摘要:新形勢下,媒體對播音員主持人整體素質的要求有所提高。播音主持專業在全國各類高校中驟然升溫,可是許多學校的硬件和軟件設施都不完善,這其中包括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課程不合理、硬件設施匱乏、教學模式單一等問題。新形勢下,如何在新形勢下培養出適應社會的高素質人才成為了高校面臨的最大問題,而教學改革則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8-0125-01
作者簡介:劉志慧(1991.2—),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安徽阜陽,學歷:碩士研究生,單位:安徽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戲劇與影視學,研究方向:廣播影視藝術學。
據不完全統計,設有播音主持專業的院校已經有400多所,一些專業院校還常年開設短期培訓班。播音主持年度畢業的人數有千萬以上,但奇怪的是全國著名的主持人許多都是非本專業的畢業生,而科班出身的學生面臨競爭激烈的崗位往往不能勝任,顯然沒有自己的優勢。因此,我們需要從教學的硬件與軟件兩個方面下手,在抓準行業發展的前提下提出符合新時代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改革。
一、課程設置改革
傳統的課程設置一般遵循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幾十年一直沿襲至今的課程設置。新形勢下,這套傳統的課程設置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學生多數情況下在大三暑假就進入一線實習,考研的學生也從這一時期認真備考,而大四又忙于找工作和畢業論文的創作。因此,學生在學校的時間只有三年左右,這時相關課程少、開課周期短的情況顯現出來。
(一)思維訓練課的增設。
對于廣播和電視的從業者來說任何時候都會遇到突發性事件,萬變不離其中,應變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持不可信口開河亦不能唯唯諾諾。所以,部分沒有開設此類課程的高校應該重視起來,而已經開設的學校應該提前開設,因為對于提早進入一線實習的學生來說,這類課程不宜設置得太晚。
(二)“2+2”模式的應用。
前一個“2”指的是學生在廣州大學任何一個專業學完本科前兩年的學業,后一個“2”指的是在任何專業讀完二年級的在校生,都可以提出轉入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再讀兩年的申請,之后經過一系列的考核、編班程序完成學業,走向社會。2008年8月8日到24日,實驗班25名同學在老師帶領下進入廣東電視臺,承擔了北京奧運賽事原始信號場記工作,師生和媒體人員一起奮斗20余天,為保證廣東全省人民順利收看北京奧運會立下功勞,收到廣東電視臺的高度評價。
二、教學方法改革
播音主持藝術專業極強的實踐性是它區別于其他應用學科的重要標志,而教學方法的單一,與實踐脫軌,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的應用型人才。現今,提升該專業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就是對教學方法進行大膽的改革創新。從具體操作層面而言,可以致力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尖子生計劃的實施。
播音與主持藝術屬于藝術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學中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并注意多種方法的配合使用。 四川師范大學在研究培養尖子生策略提出,根據每個尖子學生的特點來分類,開設了“新聞播音提高班”、“少兒節目主持提高班”、“綜藝娛樂節目主持提高班”,讓優秀學生在課余時間再次強化了專業實訓,讓他們在全國的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并且簽約到省市電視臺工作。
(二)通道班教育的啟動。
到目前為止,根據辦班目的和方式的不同,我國播音主持專業通道班的建設主要采用三種模式:
第一、播音主持院系自主創辦通道班。比如,從2004年起,江南影視藝術學院針對目前播音主持崗位的一般性人才過剩,個性化人才緊缺,以及大部分專業老師缺乏媒體 實踐經驗和操作技能,很難給學生進行話筒前和鏡頭前的演練和示范等現象,學院每年都會從影視傳播系的全體學生中海選出數十名優秀學員,邀請省內、上海和武漢等地區品牌電視欄目的主持人、資深編輯就訪談類、娛樂類、新聞直播類等欄目,對學生進行模塊式教學。“
第二、播音主持院系和外界傳媒公司合作創辦通道班,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與北京名座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影視配音藝術通道班,就是采取這種學院與傳媒公司合作的形式培養學生。
第三、傳媒公司獨自創辦通道班,優秀學員可被推薦進入電臺實習以及參加電臺主持人選拔大賽;通道班還向全國廣電節目制作單位和廣電媒體推薦成績優異者等等。這些政策對學生的實習和就業大有裨益,因此,這種通道班也很值得推崇。
(三)格教學法的應用。
第一,要求學生了解播音主持的基本理論,理清來龍去脈及傳承的關系。第二,組織學生觀看播音主持的經典片段或教師示范。第三,學生針對訓練的專業技能,編寫微格練習方案,隨后輪流進行項目展示,并進行實況錄音、錄像,記錄進行角色扮演的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的全過程。最后師生共同進行評議,另外在整個實施的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反思和監控,而且這個過程是循環流動的。
三、結語
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與現代科學技術密切相關,伴隨新一輪以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訊技術為核心的科技革命,尤其是面對本世紀初開始的新媒體變革,廣播電視事業正在面臨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高等院校的播音主持藝術專業擔負著為社會、為廣播電視事業培養傳媒人才的重要角色,在此背景下,本文對播音主持教學改革工作作出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