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露露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東西方服裝版型的共性與區別
賈露露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東西方服飾版型是當前人們穿著的兩種主要服裝版型,受文化因素的影響,兩種服裝版型設計存在許多區別。但是東西方服裝版型設計也存在一些共同點,尤其是兩者的設計出發點,都體現出不同人群的穿著觀念,既版型設計是人們穿著觀念的具體表現。
東西方服飾;版型設計;共性;區別
從制作與設計服飾開始,東西方服裝版型設計始終存在巨大的差別,不同區域或民族的服裝版型設計沿著不同軌跡和方向發展,導致東西方服裝版型設計的差別越來越大[1]。但是,服裝不僅是文化具體表現的形式,服裝也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物品,雖然文化差異使東西方服裝版型設計在許多方面存在差別,但是兩者仍存在許多共性。
東西方服飾版型設計的共性主要體現在兩者都是穿著觀念的體現。古今中外,人們的服裝穿著狀態、行為及演繹發展都受穿著觀念的影響。不同個人、民族和時態的穿著觀念不同,穿著觀念始終影響著服飾版型設計。
(一)服裝版型是在外在美的體現。東方穿著觀念認為穿著是為了表現禮儀觀念,也體現出穿著者的權力和地位,因而服裝版型設計重點突出修飾穿著者的儀表。雖然西方的穿著觀念與中方不同,但是西方服裝版型設計也重點突出服裝需要為人提供服務,重點突出人體美。通過服裝掩飾人的缺點,突出人的優點,將穿著者裝點的更美[2]。隨著東西方思想、文化不斷交流與融合,東西方服飾版型設計理念更加接近。東方服裝版型設計融合的西方服裝版型設計對人體美的追求,大量運用西方服飾版型設計理念。如服裝裁制時要求折裥、墊肩、系腰帶、開叉等,調整裙子長使下肢更加符合黃金分割定律。
(二)突出內在體現。東方人的心理定向為“內省”,對服裝要求以“自尊”、“自愛”為主。因而東方服裝版型設計充分體現了保守穿著的觀念,對個性美缺少追求,服飾版型變化較少。如秦漢至明代期間,中國服裝版型設計雖然變化,但是變化總體不大,直至清朝才有所突破。西方人心理定向為“外向型”,更注重自我表演,西方服飾版型設計更加開放,版型款式更新變化速度更快。如嬉皮士服版型、流浪漢式服裝版型、補丁裝服裝版型等,都是西方人追求新異的結果。
(三)重視美的追求。東方人對美的追求不在于直接顯示人體美,而在于服裝版型美掩蓋人體美,并通過版型美向外界顯示社會地位。因而東方對服裝版型美注重平面的衣片上,如使用圖案和裝飾作為點綴。西方服裝版型重點突出人體美,服裝版型美式人體美的襯托[3]。因而西方服飾版型具有變化性,靈活運用不同版型與人體搭配,充分顯露人體的美,并修飾人體的不足。正因如此,西方立體造型服飾成為時代潮流的象征,備受世人青睞。
雖然東西方服飾版型設計都是基于穿著理念,但是不同文化差異使穿著理念也存在許多不同,東西方服飾版型存在巨大差異。
(一)版型結構的不同。
東方服飾版型結構屬于整片式平面型和平直寬松型,西方服裝版型結構則屬于分割式立體結構,更加合體。東方服飾版型根據人體雙臂平展和兩腿站立姿勢的結構形式,因而服裝版型多采用直線、整片式和平面型設計方式[4],穿著者舉手抬腳、蹲坐跨步都不受拘束,有利于勞作。該設計方式也使東方服飾更加利于折疊收藏。另外,東方上衣版型結構采用獨片相連,前片、后片和左右衣袖都與幅衣料上才成。同時,版型采用直線設計為主,曲線和弧線使用較少,堆疊縫合更加方便。而西方服裝版型更加注重衣服合體,因而服裝版型設計需要結合人體的軀干、肢體等局部結構特點,單獨設計各個局部結構,并加上附屬部件構成整衣。另外,各個主要部件也需要根據人體外形輪廓設計不同的形式。如按照臀和腿的外形構成上粗下細的袖管和褲筒。因而西方服裝版型屬于分割式、曲線狀和立體型的結構,整衣由多塊衣布組合而成。再如西式褲子版型結構,采用緊腰式設計,褲前后或側旁需要開襟。褲片采用四片組合設計,兩側風有腿縫,外側根據人體臀部和大腿形狀設計,上段大而圓,下段窄而直。褲子后片更大。由于造型結構合成,西式褲子不能前后輪番穿著。
(二)版型內涵不同。東方服飾造型更封閉而含蓄,西方服裝版型則更具開放和顯露特點。東方服裝造型歷來要求把人體包裹起來,緊扣的衣領、寬空的衣身、長衣袖和長裙等,如同一只口袋,將人嚴嚴實實地包裹在衣服例,如同“裝在套子里的人”。這種版型設計極為封閉、保守和呆板。該特點在傳統中式服裝版型設計中極為突出,如幾千年以來不變的衣裳制和深衣制,無論男式袍服或女士襦裙,總是推裹行藤,衣長拽地,且里外衣服重疊[5]。而西方版型則重視突出自我,意圖炫耀自身之美和服裝之美。因而服裝版型設計樣式更加開放而靈活。如袒露裝,仍是當前西方服裝的主流版型,各類大坦領、V字領、馬甲袖,都被頻繁使用。雖然西方服裝造型也有各種封閉裹身式設計,但是西方的裹身版型屬于立體緊窄式風格,服飾津貼肌膚,充分顯露人體的體形美。如緊臀式牛仔褲、彈力衫、羊毛套裙等,都具有突出體型美的效果。因此,無論西方袒露式版型和裹身式版型,都是開放式服裝造型設計的結果,屬于同一主題的兩種不同表現形式。
雖然在不同文化的影響下,東西方服裝版型的差異性更大,而且西方服裝版型更加符合現代化要求。但是隨著全球一體化不斷深入,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使東西方服裝版型設計理念也在不斷融合,設計者不應追求版型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之間的優劣,而應從交流中不斷創新和發展。在保留優秀民族性和傳統性設計元素的基礎上,借鑒和參考外來優秀設計思想,挖掘民族的、傳統的和現代的優秀文化,才能在明辨的基礎上發揚光大,設計出符合大眾審美需求的服裝版型。
[1]王淑靜. 影響服裝版型的因素與分析研究[J]. 山東紡織經濟,2010,03:86-87.
[2]伍魏,肖英. 職業女裝消費需求和產品設計研究[J]. 消費經濟,2010,04:65-67.
[3]李華麒,張俊華,宋福強. 服裝版型的技術性與服裝藝術美[J]. 紡織導報,2012,02:96-98.
[4]楊曉冬. 從服裝的性別差異對立看東西方服飾審美觀[J].華章, 2011,(1):
[5]徐萍. 從迷你裙和旗袍論中西方流行服裝的文化內涵[J].科教文匯旬刊, 2009,(12):239-240.
TS941
A
1671-864X(2015)12-02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