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毅
(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青島 266000)
技能型名校“問題學生”教育管理機制存在的問題
孫毅
(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青島 266000)
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主要構成要素涵括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疏導、行為規范及獎懲制度建設、學生宿舍管理、學生資助和勤工助學、學生組織及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就業創業指導等七個方面。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中,問題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作為問題學生管理者是為學生服務的。如果學生管理者一直處在主體地位,充當保姆、警察與裁判的角色,問題學生會有抵觸情緒,從而影響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弱化教育和服務功能,片面強調管理的重要性,忽視了對問題學生的教育和服務。
技能型名校;“問題學生”;教育管理機制
隨著我國技能型名校的建設與發展,在技能型名校學生管理中出現了新問題、新情況。面對新問題、新情況,傳統的學生管理理念,已很難適應學生的發展需要。因此,需要創新學生管理理念,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教育,以使每個學生在校期間得到較好的發展。
試圖以我國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相關政策為指導,運用新思想新觀念,全面審視技能型名校的學生管理,分析其特點,力求抓住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學生觀、人才觀和學生管理理念落后等關鍵問題,從而樹立技能型名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理念:“以人為本”的理念;教育、管理、服務相融合的理念;科學性、時代性、層次性相結合的理念。
學生觀念落后。對學生的獨特性、可發展性、人人都可以成功等方面認識不足,因而對學生持消極的態度,有的管理者至少認識不到學生都是可發展的,認識不到學生都有學習的需要,都有發展的需要,認識不到每個學生都是需要幫助的。人才觀念落后。唯學歷論英雄、鄙薄職業教育。只有教授、專家是人才,不認為理論素養低但能創造社會價值的技術工人是人才。
技能型名校有的學生管理者未能清楚了解問題學生的情況,沒有認識到問題學生個性的差異性、需要的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視或回避問題學生之間的差異,在管理目標和管理內容的確定上千篇一律,管理方法選擇上刻板劃一,難以做到“因材管理”。缺乏對合作育人、環境育人認識。技能型名校學生管理者處于對問題學生的安全考慮,從而對問題學生實行封閉管理,而對學校、家庭、社會環境具有教育功能,學校內部各部門、家庭、社會是問題學生管理資源缺乏認識,導致教育合力難以形成。這種重管理輕教育的管理模式是由歷史上我國教育管理理念的缺失和落后造成的。在傳統教育理念中,往往以嚴厲的管教作為教育的主要理念,認為只有嚴格要求才能真正的學到知識,記住應該遵守的學習法則。但這種灌輸式的傳統教育理念已經不適合當今社會的時代發展,但是在我國教育管理工作中還存有部分殘余,這種殘余的表現形式不是明顯的表露出來,而是在改革和向現代教育理念變化的過程中,由于原有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和新教育理念實行初期的不適應導致殘余傳統理念的流露。表現為在制度實施過程中,主要依靠制度規定中關于做某件事情的處罰措施加以管理,而不是通過制度保障,讓問題學生在發生問題之前或之初,通過心理疏導等方式對其進行問題干預,做到及時糾正及時教育。
現在技能型名校有的學生管理者沒有把問題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而是把問題學生作為客體來對待,不是圍繞問題學生自身的需求來做安排,而是作為管理的對象。
大以往高校教育管理的弊端,突出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高校教育管理的觀念比較落后,表現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就是習慣于按照傳統的經驗和管理方式來處理和解決問題,有的甚至寧可保守一些不出問題也不愿意大膽進行教育管理創新,使得教育管理停留在“管”的層面上,不注重為教職工和學生服務,也不注重發揮高校工會等各方面的智慧和作用,民主化程度不夠高。二是高校教育管理沒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標準和管理制度,即使已經形成的一些制度也沒有及時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進行修訂完善,很多還停留在計劃經濟的層次上,這就使得在高校教育管理過程中缺乏一定的現實管理依據和標準,管理的計劃性和程序性不夠強,有的管理處于應付和混亂狀態。三是高校缺乏對教育管理隊伍的優化配置,不注重加強高校教育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有的高校把教育管理崗位當作安排“閑人”的位置,使得高校教育管理缺乏一支強有力的教育管理隊伍,教育管理人員的素質不是特別高,而且對于現代化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運用不夠,影響了高校教育管理效率和質量的提高。
關于高校學生管理制度,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是,諸多高校普遍注重學生管理的正式制度,如文字性條例,卻忽視了學生管理的非正式制度,如校園文化、生活環境等,而這些非正式制度在學生管理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這一點在技能型名校建設單位當中尤其突出一些學校存在“家長式、家族化”管理的現象。雖然山東省職業院校都建立的學生管理機制,但是一些技能型名校的學生管理機構中缺少學生代表;相當一部分技能型名校的學生管理機構成員中,教工代表所占比例過大,保留著家族式管理的典型特征;由于當前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制度仍然處于建設階段,在很多方面還存在不健全的地方,導致的后果就是缺乏有效合理的指導。在具體管理過程中人們往往依據自己的主觀判斷來斷定這件事情是否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這主要是由權限不明造成的。每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有自己的權限要求,在程序管理程序執行的具體操作中,往往容易產生合作不力即各管理部門之間的職權范圍不明確,在當前學生問題向著復雜性和綜合性發展的趨勢下,單獨依靠某一部門已經很難徹底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但實際上相關部門聯動運作的少,互相推諉的多,未能從根本上達到服務學生的宗旨。這主要是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缺乏統一的組織協調,缺乏借鑒管理學上的組織經驗,各部門缺乏對學生管理的工作交流。
[1]何樹德.試析問題學生管理中的敘事策略.教學與管理,2012,(1) : 50-51
[2]冉亞輝,石慶新.重用問題學生: 一種特別的教育方式.教學與管理,2010,( 7) : 50 - 51
[3]王嘉樂.“愛”行走在細節之間.中國教育學刊,2010,(6) : 83-86
[4]關于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理念創新的思考 教育與職業 屈 戰偉;2013-03-21
[5]楊浩,新形勢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創新性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12-05
[6]胡慕鴻 許在華,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創新問題探析[J]科技信息,2009-02-25
G718.5
A
1671-864X(2015)12-0295-01
孫毅,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學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