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2015-12-08/ 第04版面/新聞背景 /作者: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孫微 本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

彼得斯展示他被兇徒刺傷的脖子
“平民英雄勇斗持刀兇徒”——英國多家媒體6日再現(xiàn)了英國倫敦東區(qū)雷頓斯通地鐵站上演的“驚魂一刻”。不僅如此,媒體還爆出當時有兩名見義勇為的乘客有效控制住了兇徒,才沒有造成更大規(guī)模的傷害。7日,地鐵兇徒穆海丁·邁爾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地區(qū)法院出庭受審,被控謀殺未遂。
英國《每日鏡報》6日對整個事件進行了回顧:當?shù)貢r間5日晚7時,對于雷頓斯通地鐵站來說,當時并不是運營的晚高峰,但過往乘客依舊不少。一名身材高大的黑人男子突然出現(xiàn)在檢票口,并開始對過往乘客發(fā)起襲擊。據(jù)現(xiàn)場目擊者稱,一名背著吉他的中年男子成了這起兇案的頭號受害者——強壯的兇徒對他拳打腳踢、直至受害人倒地昏死過去。據(jù)目擊者稱,兇徒操著阿拉伯口音的英語喊道“為了敘利亞”同時掏出一把約10厘米長的美工刀,對受害者的頸部狠狠地割了幾下。受驚的路人以為兇徒此舉是要效仿恐怖分子將受害者“斬首”,嚇得高聲叫喊、四散奔逃。隨后,兇徒就開始襲擊其他路人。
英國《每日郵報》7日報道稱,從兇案發(fā)生到警方制伏兇徒,中間有幾分鐘的間隔。在此期間,一名年輕男子挺身而出,使不少過往行人免受殃及,成了多家英國媒體所稱頌的“平民英雄”。案發(fā)當時,33歲的電梯工程師大衛(wèi)·彼得斯剛好順樓梯進站,看到了兇徒的暴行。當時,兇徒已經(jīng)“放倒”了第一名受害者,并通過檢票口進入地鐵站內(nèi)部,準備尋找下一個目標。彼得斯迅速轉(zhuǎn)身向準備進站的乘客高聲喊話,要他們迅速撤離。接著,他又喝住了持刀男子,持刀男子隨后徑直向他走來。此時,另一名背帆布包的男子也湊了過來,二人和兇徒扭打在一起,試圖將他控制在購票區(qū)的一個小角落。彼得斯的下頜在搏斗中被兇徒的刀劃出一道長長的口子。數(shù)名警察很快抵達現(xiàn)場,最終用泰瑟槍將兇徒擊昏逮捕。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彼得斯謙稱自己并非“英雄”,“一切發(fā)生得太快、顧不得想太多”。他表示,事發(fā)當時周圍有很多小孩,甚至還有襁褓中的嬰兒,他當時的想法只是要不顧一切地“制止這個蠢貨”。他回憶說,通過和兇徒的近距離接觸,他認為兇徒神色有異,好像是“磕了藥”。媒體稱,以“恐怖襲擊”的程度衡量,這起持刀傷人案遠不如巴黎恐襲案那樣兇險。因此,在事發(fā)當時,很多人拿著手機拍攝卻沒有人上前制止,這被不少媒體視為“社會怪象”。當事人彼得斯也為此感到很沮喪。他說,當時人們有很多機會一舉制伏兇徒,但幾名男子就在不遠處拍攝,絲毫沒有上前援手的意思。他對媒體“吐槽”稱,事情過后,還有拍攝者走過來和自己握手,“簡直是腦子有病”。
《每日電訊報》說,雷頓斯通持刀傷人事件的兇徒是一名29歲的黑人男子,名叫穆海丁·邁爾。消息人士認為,他有可能來自索馬里或蘇丹。這起兇案并沒有其他共犯,兇徒有可能是受到激進思想的蠱惑,作案動機可能是針對英國轟炸敘利亞的“報復”。此前,穆海丁未曾被情報部門視為“危險分子”而受到監(jiān)視。但是,警方在搜查其住所時,發(fā)現(xiàn)了宣揚極端主義的讀物。目前,英國警方還在排查穆海丁是否曾有精神病史。
《每日郵報》稱,這起襲擊事件使輿論質(zhì)疑英國警方是否具備足夠的資源應對棘手的大規(guī)模殺戮行徑。倫敦警察廳前資深工作人員凱文表示,這起案件充分顯示出首都執(zhí)法力量不足,特別是配槍警員的人數(shù)。他表示,作為一名老警察,遇到這樣的情況他會毫不猶豫地將歹徒擊斃。▲
環(huán)球時報2015-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