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慧 朱 霓 熊山鷹 尹 恒(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 廣東 深圳 518055)
從社會學視角對深圳市民以柔力球為健身方法的現狀研究
□劉淑慧 朱 霓 熊山鷹 尹 恒(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 廣東 深圳 518055)
本文從社會學視角闡明深圳市民以柔力球作為全民健身方法的運動項目,通過問卷調查與現場訪談,找出存在問題并加以分析研究,為更好地推動柔力球運動在全民健身熱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社會學 柔力球 健身方法
社會這一學科,主要研究的方向是關于整個社會運行和協調發展的規律、綜合性的科學。它以全人類的社會生活及其發展為研究對象,從而揭示人類的各歷史階段的各種社會形態、社會結構和社會發展的過程和規律,為相關社會部門更科學合理的處理一些社會問題提供參考和科學的依據。
本文以福田、南山、鹽田和龍崗4個區共310名(女性 260;男性50名)經常參與柔力球運動的人群為研究對象,對他們的性別、年齡、職業、活動時間、基本組織形式及價值取向等情況為主要研究內容。
2.1、文獻資料法
從中國期刊網搜索相關的論著等文獻資料,進行整理、歸納與分析。
2.2、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文研究的需要,特向柔力球專家們進行了相關咨詢、請教后,形成最終的問卷,對四個行政區的8個練習點隨機發放了總計340份問卷調查表,回收了326份,篩出無效問卷后,獲得有效問卷為310份,有效率為95.1%。
2.3、數理統計法
數據由課題組成員收集整理,并運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確保研究的科學性。
3.1、深圳市柔力球愛好者的基本組織形式(見表1)

表1 深圳市柔力球愛好者的基本組織形式
表1說明,在310人的調查對象的中,有91人是以俱樂部、協會形式進行柔力球練習的,占29.35%;以輔導站練習有150人,占48.39%;與同事、朋友和老鄉活動的有39人,占12.58%;有25人是以家庭或自由組合的,占8.06%;有 5人為其它,僅占總人數的1.61%。
3.2、柔力球愛好者的性別統計(見表2)

表2 柔力球愛好者的性別統計
從表2中性別統計情況上看,深圳市柔力球愛好者女性人數為260人,占總人數的83.87%;男性為50人,占16.13%;表明女性柔力球愛好者人數遠遠大于男性柔力球愛好者。
3.3、柔力球愛好者的年齡統計(見表3)

表3 柔力球愛好者的年齡統計
表3統計說明,在深圳市柔力球愛好者中,18歲以下的人數為15人,占調查的總人數的 4.84%;19至30歲的為34人,占10.97%;31至49歲的柔力球愛好者為120人,占38.71%;50歲以上的141人,占45.48%;從參與者年齡段分布的情況上看,31至50歲以上的柔力球愛好者是深圳市社會柔力球運動的主要參與人群。
3.4、柔力球愛好者鍛煉的價值取向(見表4)

表4 柔力球愛好者鍛煉的價值取向統計
表4中,柔力球愛好者鍛煉的價值取向統計結果顯示:選擇增強體質的人數為153人,占調查人數的49.35%。選擇休閑娛樂的為65人,占20.97%;選擇抵御疾病的為40人,占12.9%;選擇提高球技的18人,占5.81%;選擇社會交往的15人,占4.84%。選擇緩解壓力的14人,占4.52%,選擇其它的有5人,僅占調查人數的1.61%。
從表4可以看出,深圳市民以柔力球為健身方法為首要的價值取向是增強體質,其次為休閑娛樂、抵御疾病;再次為選擇提高球技、社會交往、緩解壓力等作為鍛煉的價值取向。
3.5、柔力球愛好者每次活動的時間 (見表5)

表5 柔力球愛好者每次活動的時間
從表5中可以看出,每周練習4至5次的,每次活動時間為2-3小時的有75人,占總人數的24.19%;每周3至4次,每次活動2至3小時的有92人,占29.68%;每周2至3次,每次活動1至2小時的有108人,占34.84%;每周1至2次,每次1小時左右的35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1.29%。
3.6、柔力球愛好者練習的基本內容
目前在深圳市百人左右的柔力球輔導站或練習場中,不僅有各類風格的自選套路,還有國家簡化基礎套路和規定的競賽套路等內容。在幾十人的中型練習場地中,有簡化基礎套路或太極風格的柔力球單式或規定套路等內容。在十幾人小型柔力球練習場,可謂短時集訓或練習。在這些隊伍中,明顯的分出“甲、乙、丙”3個組別層次。甲組可進行大型的集體表演和練習高水平的國家規定套路及參加各類柔力球比賽;乙組的練習動作除了學習國家規定套路外還組編了自己喜歡的自選套路;丙組的動作內容正朝著改進與提高多元化方向發展,由于新人的不斷加入,柔力球隊伍出現了良性循環的好勢頭。
(1)深圳市柔力球運動的普及與提高在廣東省及全國處于領先水平。
(2)目前深圳市柔力球愛好者達萬余之眾。男女性別和年齡結構比例很不均衡,中、老年女性人數高于男性和青少年。
(3)深圳市柔力球愛好者價值取向的首選是:增強體質;其次為休閑娛樂;再次為抵御疾病、提高球技等。。
(1)各級政府部門要積極宣傳和大力支持柔力球這項全民健身的好項目,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她們提供必要的條件。
(2)市柔力球協會等相關群體要積極主動地多和各級相關組織部門溝通,以便及時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贏得組織的重視和社會的認可,為深圳市全民健身運動做出更大的貢獻。
(3)要加強科柔力球的科研工作,促進柔力球運動向科學、健康等方向發展。
(項目來源:深圳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項目編號:125C070)
[1]黃建軍.柔力球現狀分析及未來發展的定位思考[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1,3.
[2]欒秀群.太極柔力球的文化特征及健身價值[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07,20.
[3]鄭勤,李恩荊.太極柔力球的發源、發展及現狀[J].湖北體育科技,2001,9.
[4]高雪梅.在全民健身運動中開展太極柔力球運動的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1,09,15.
[5]王福平.山西省太極柔力球運動的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