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偉
(新鄉醫學院管理學院,河南新鄉 453003)
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的運行現狀與困境破解
——基于河南省的實證研究
袁秀偉
(新鄉醫學院管理學院,河南新鄉 453003)
城鄉社區公共衛生均等化是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側面。目前,河南省農村社區衛生服務在機構規模、服務人員數量、服務人員培訓人次等方面都呈現上升趨勢。但是,河南省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仍存在培訓工作弱化、醫務人員較少、衛生機構數量不足、衛生總費用不足、衛生機構運營現狀不佳等困境。因此,要統籌規劃,增加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數量,不斷加強社區衛生服務隊伍建設,拓寬籌資渠道,優化支出結構。最終全面提升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的整體水平。
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社區衛生機構;河南省
為進一步改善河南社區衛生服務管理,本文對相關資料和數據進行了對比分析,發現河南省社區衛生服務仍有下列問題:機構數量還顯不足;社區衛生醫務人員較少;培訓工作有待加強;衛生總費用不足,支出結構不完善;社區衛生醫療資源利用不充分等。通過分析,文章提出了改善河南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社區衛生機構規模方面
2014年河南衛生廳統計數據和2010-2014年衛生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數量及規模在2010-2014年間得到迅速增長,且增長協調一致。其中機構數2014比2010年增長了223.64%,床位數增長了407.62%,人員總數增長了506.15%。相關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河南省2010年-2014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數量
但與全國及其它省市水平相比,河南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數量少、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量的比例較小。2014年河南統計年鑒及中國衛生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河南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占基層機構數的比例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約2個百分點,最高低于上海21.44個百分點。相關數據如表2所示。

表2 2014年全國及部分地區基層醫療及社區衛生機構數量
(二)衛生服務人員數量方面
2014年河南衛生廳和中國衛生統計年鑒有關數據表明,直到2014年河南社區衛生服務人員數量仍落后全國平均水平。相關數據如表3所示。

表3 2014年河南省與全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人員數量
1.衛生服務人員培訓情況
目前河南社區衛生人員培訓工作仍比較落后,2014年河南衛生廳相關統計數據只略微高于2010年《全國重點聯系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力資源研究》數據。相關數據如表4所示。

表4 2014年河南省與2010年全國重點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轉崗培訓對比情況
2.衛生費用支出情況
2012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河南衛生費用支出結構具有“兩高三低”特征,即“政府衛生支出比例較高、個人支出比例較高、社會支出比例較低、人均衛生費用較低、占GDP百分比低”,支出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相關數據如表5所示。

表5 2014年全國與河南省衛生費用結構圖
(一)社區衛生機構數量仍然不足
雖然河南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數量持續增加,但仍然不夠。《2014年河南人口發展報告》顯示其2013年常住人口為9406萬人,城市人口約為4000萬人。《河南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指導標準》規定,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服務人口一般為1.5萬—2萬人。據此計算,河南省2014年社區衛生機構應為2000-2667個,但實際僅有1726個,缺少274-941個。同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數量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量的比例不足1.7%,充分表明基層衛生服務的狀況很不樂觀。
(二)社區衛生醫務人員較少
《河南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指導標準》規定,2000—3000服務人口配備0.5—1名全科醫師,全科醫師與社區護士比不低于1:2。據此計算每萬名城鎮居民應擁有醫師至少1.7人,最多5人;社區護士最少3.4人,最多10人;中央編辦《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和編制標準指導意見》也規定“原則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每萬名居民配備2-3名全科醫師,1名公共衛生醫師。全科醫師與護士的比例,目前按1∶1的標準配備”。而河南全科醫師數量缺口較大,護士人員缺口更多。可見,河南社區衛生服務人員數量偏少,需進一步增加。
(三)衛生總費用不足,支出結構有待完善
雖然河南省衛生總費用逐年增加,但目前總量和人均水平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與河南GDP全國第五的身份不符。而且,總費用分配到社區衛生服務的比例更低。河南省衛生總費用核算研究課題組《“十一五”河南省衛生總費用核算結果公報》顯示,河南省衛生費用流向社區服務中心的比例從2006年(0.02%)比2014年(0.53%)僅增長0.51,總量不足,且流向仍有較大調整完善空間。
(四)社區衛生機構運營現狀不佳
社區衛生機構很難獲得居民認可,相關醫療服務資源利用不足。由于多數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治療條件較差,社區門診全科醫生醫療技術水平較低,難以勝任社區衛生的全部任務。這直接降低了居民就診時的滿意度,減少了病人數量[1];另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醫藥報銷限制較多,醫院用藥和社區用藥報銷范圍不一致,報銷內容不夠全面,增加了報銷難度。雖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購買醫藥服務的報銷比例稍微大一些,但報銷之間的“價差”不足以吸引更多的居民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
(一)統籌規劃,增加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數量
1.統籌管理、規劃社區衛生機構建設
首先,各級政府應依據當地現有衛生資源狀況和居民需求,認真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建設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按照科學管理的原則,推進規劃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并綜合考慮行政區劃、服務人口數量、服務半徑等綜合因素,引導城市存量衛生資源向基層、社區分流。要圍繞農戶需求進行惠農資源的整合[2]。同時,整合區域內公辦醫院、街道衛生院(所)、企事業單位衛生所和社會辦醫機構等衛生資源,合理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2.堅持社區建設與社區衛生機構建設有機結合
近幾年,河南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和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取得一定成績,在此過程中新建、擴建了許多社區。但有些新建、擴建社區特別是農村地區的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工作卻嚴重滯后于現實需要
[3]。要將社區衛生服務規劃與社區發展結合起來,提供政策、人力、資源和經費保障,增加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數量,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為更多居民提供全面、優質和可及的醫療保健服務。
(二)加強社區衛生服務隊伍建設,提高服務水平
1.增加社區衛生服務專業技術人員
河南社區衛生技術人員現有數量距離有關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政府要重視全科醫生的培養和引進,抓好全科醫生這一關鍵環節。采取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西醫在職人員轉型培訓、現有中醫隊伍的挖掘培訓等多種措施增加全科醫師數量。還應積極培養引進社區護理人員,優化醫護比例結構。特別要增加編制,提高福利待遇,出臺職稱評定的優惠政策,以此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總之,要擴大社區衛生服務隊伍,優化社區衛生人力結構。
2.加強社區衛生人員培訓
針對目前河南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隊伍全科醫師少、人員來源雜、素質高低不齊的現狀,應建立穩定的培訓基地,制定長、中、短期培訓計劃,有計劃、分期、分批對現有服務人員進行培訓。要真正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的三類培訓:社區醫師和社區護士崗位培訓、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職人員轉崗培訓和新上崗人員的崗前培訓。通過培訓,切實提高醫護人員業務能力和素質,提升職業道德修養,全面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水平,適應社區衛生服務的需求。
(三)拓寬籌資渠道,優化支出結構
1.增加政府投入
社區衛生服務領域中絕大部分是公共產品,這決定了政府對社區衛生不可回避的財政支持責任。而且,政府本身就是社區衛生服務的主要財政支持者。各級政府和衛生部門要統一思想,把社區衛生服務建設列入工作目標,以立法的形式確保對社區衛生服務的財政支持。提高衛生事業經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科學調整衛生經費分配結構,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的財政投入。不斷整合農村資源[4],對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立穩定的投資機制,設立專項基金,用于社區衛生服務的啟動和發展,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設備維護和網絡化建設等。
2.推動服務轉型,合理定位功能
有學者提出社區衛生服務應該轉型為健康管理[5]。即社區衛生服務主要承擔健康保障責任,以提高轄區居民的健康水平為目標,對社區居民進行以社區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為主要內容的健康管理。這與國務院八部委《關于城鎮醫藥衛生改革的指導意見》“社區衛生服務組織主要從事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常見病、多發病、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的治療和康復。”的要求是契合的。社區衛生機構要發揮自己離居民居住點較近、對居民身體狀況比較了解的優勢,在多發病、慢性病和常見病方面發揮作用。同時社區醫生應該經常深入社區家庭,主動為居民提供服務,不能僅是坐等患者上門求診。
[1]姜天一.全科醫生人力發展,路在何方[J].中國衛生,2011,(4):34-36.
[2]陳浩天.回應性治理:農戶需求與國家政策整合的基層面向[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 124-129.
[3]苗雙虎.河南省與中部地區其他省份社區衛生服務狀況比較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1,(12):38-40.
[4]陳浩天.資源下鄉:農戶需求治理與政府治道變革的服務轉型[J].學術交流,2014,(9):192-197.
[5]蔣天武,蔡衛平,等.社區衛生服務轉型健康管理的理論探討[J].中國衛生經濟,2013,(12):56-58.
(責任編輯:王戰友)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績效差距、績效差異與地方政府績效評估制度創新研究”(項目編號:13CZZ043)的成果之一。
R197.1
A
2095—7416(2015)03—0049—03
2015-05-19
袁秀偉(1977-),男,河南新鄉人,碩士,新鄉醫學院管理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