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普年
摘 要:本文從電力傳輸和配電線路安全管理的概念和意義入手,論述了輸電線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內容,并提出了相應的標準化管理措施。
關鍵詞:輸配電線路;安全管理;預防為主;責任管理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3.120
1 輸電線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含義
安全管理是管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的安全的中心。建設電力輸配電線路的建設安全管理,是實現輸電和配電線路的決策、規劃、組織和控制的生產安全目標,它需要充分利用生產管理人員的智慧,通過與生產人員的共同努力,實現人與機器設備的和諧統一,在生產過程中物質環境,實現安全生產的目標。安全管理人員應運用現代安全管理的原則、方法和手段,對施工過程中各種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從組織、技術、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和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減少和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2 輸電與配電線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意義
安全生產是輸電線路和配電線路建設的重中之重。它關系到國家的財產和人員的生命安全,甚至關系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輸電線路和配電線路的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就安全是企業或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是最有價值的因素,是企業的主要生產活動因素,保護職工就是保護生產力,更好地實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就必須保證生產活動的主要位置。企業應重視安全管理工作,將整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形成了良好的環境,為每個人的安全著想。
(2)安全生產關系到企業經濟效益和國民經濟發展。項目的經濟效益取決于技術管理和安全管理。它對經濟效益有很大的影響。
(3)個人安全問題關系到社會穩定和國家的穩定,一個團結的國家必須一直高度重視企業安全生產的工人的健康問題,項目管理人員應加強安全意識和責任,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時刻不忘工作安全。
3. 輸電線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則
輸電線路中的施工是一個復雜的生產過程,環境和氣候對其影響較大;同時,對多種類型的立體作業、人員、復雜工作的傳輸和分布線的建設也有影響。與此同時,施工現場安全風險和突發事件(如高空墜落、觸電、起重等)不可預測;因此在實施安全管理過程中應堅持同時抓生產和安全,堅持安全管理的宗旨,堅持“四個”動態管理,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在管理上發展和完善原則,減少和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輸電和配電線路的安全穩定發展。
4 輸電和配電線路建設的主要內容
標準化管理的電力傳輸和配電線路管理,是實施企業標準化管理規劃,指導,檢查和決策的依據,同時,它是確保生產的基本環節的最佳安全狀態的依據。配電線路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的內容,可以歸納為施工管理,施工標準化系統管理、施工標準化技術管理、施工標準化設施管理和施工人員操作規范化管理五個方面,分別對生產人、物、環境、行為和狀態,具體管理和控制。
5 配電線路規劃設計原理
對于大多數的新創建的配電項目,它是需要分析的整體經濟利益,從創造的地區,并利用更嚴格的經濟分析規劃設計,再讓電力建設與客觀經濟規律相一致。
在設計和規劃的配電線路,需要設計工作,通過新的設備和新的技術,從而使被污染的設備環境及時更新。
電力生產,供應和銷售似乎是相互獨立的,但在同一時間,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的過程,因此,必須在相同的時間。充分調動通信自動化的規劃和建設
6 輸電和配電線路的合理規劃與設計
6.1 正確選擇配電裝置
例如,當風速在某些地區超過35m/s,配電裝置電氣設備的安裝高度應降低,使它能夠加強措施之間設備和基礎的固定。如果在住宅區和工業園區設置了配電裝置,則使用該設備控制噪聲的功能,以滿足相應的要求和標準。總之,在什么情況下,都必須符合相關規定和標準,并應注意抗震設計要求的分布。
6.2 電器、導線的選擇與設計
配電裝置的絕緣水平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我們應適應我國的相關標準,選擇工作壓力高工作電壓小于所選電路的最大工作電壓,而導體電流應大于最大連續工作電流。
6.3 配電線路路徑設計
(1)總路線設計原則。根據電路設計的基礎,路線和工程測量構成總路線。根據設計的基本原則,根據設計的基本原則進行,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而且要符合有關文件的要求,在設計過程中的整個過程應根據設計路線。在此基礎上,有必要列出的任務,需要簽署的設計合同,批準文件等。設計路線路徑長度,要分析當地交通條件,水文和地質條件,以及相應的比例,這樣得出的路徑被認為是選擇最佳路徑。工程測量涵蓋了電路設計的各個部分,在整個項目的運作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2)在桿的基礎上,選擇四種類型的配電線路。在塔型的選擇和塔的高度上要考慮是否更經濟,操作和維護方便。當選擇一個高度的電阻對極,高度相對較低,以確保良好的時期的受力性能。除了不要交叉,應盡可能使用的懸掛高度的使用更為合適,以保持線和地線的位置。
6.4 路線和機器的路線設計
線部分包括天氣,導線架設,安裝組件,絕緣子串線和防震等。在,如果所有可用的線路中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能出現不能正常運行的情況,就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調整線路。并確保各方面的電力傳輸的要求,如電線的最大使用和結構以及材料,等等,而且還把重點放在抵抗地震的措施,并提高其抵抗沖擊性能。
7 結束語
電網建設是公共設施建設的基礎,是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科學認識線路,注重其合理運用能量原理,秉承提高經濟效益的原則,支持電網發展的原則和原生態環境保護原則。然后,在合理規劃和設計配電線路的基礎上,通過各方面的努力,使配電線路的安全運行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盧艷超,溫衛寧,汪亞平,陳立.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輸電線路工程造價評價指標模型[A].電網工程造價管理優秀論文,2011(05):45-47.
[2]徐華,王曉東.設計階段影響工程造價因素分析及對策[J].科技咨詢,2011(01):78-79.
[3]包權宗.基于工程量清單的送電線路基礎工程限額設計控制指標研究[J].科技與致富,2011(04):98-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