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機械在實際生產中的作用越顯突出,在這樣的背景環境,加強對機械設計中的機電一體化問題進行探究,明確機電一體化的重要性和實際應用,對于指導實踐活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機械設計中的機電一體化問題的探究,將注重分析機電一體化的含義,并就機械本體進行相應分析,為機電一體化技術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分析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機械設計;機電一體化;機械本體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3.142
0 前言
機電一體化是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微型計算機為代表的微電子技術,其在傳統工業領域的滲透,使傳統工業在生產效率以及生產質量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是現代工業發展中的重要技術。機械設計中的機電一體化問題,對于當下我國工業化發展來說,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有利于促進我國工業化發展和進步。本文對機械設計中的機電一體化問題的研究,將注重對實際問題的分析,闡明了機械本體、動力部分、測試傳感部分、執行機構等在機電一體化中的重要作用,對于指導實踐活動來說,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1 機電一體化的內涵
機電一體化即微電子技術,是以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微型計算機發展為背景的新興技術,其在傳統機械工業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是現代化工業發展的基礎技術手段。機電一體化通過綜合利用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編程技術,更好地實現了機械生產的標準化和信息化,實現了現代化機械生產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生產目標。機電一體化這一技術,使機械本體、動力部分、測試傳感部分、執行機構等進行合理布局,使各硬件元素之間的銜接口更加完美,保證了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機械一體化技術,是以微電子技術為主導,以現代高新技術為支撐的機電一體化系統,是實現現代化工業機械生產的關鍵技術手段[1]。
2 機電一體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2.1 機械本體部分
機械本體部分,即機械支持機構,主要由機身、框架、機械聯系等構成。隨著機電一體化系統的發展和進步,機械本體的結構以及材料性能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時,在進行實際生產過程中,機械本體更好地滿足了現實需要,能夠實現機械產品加工的節能性和可靠性目標,使加工零件更加美觀、標準化。
2.2 動力部分
動力部分是機電一體化系統的主要生產部分,是進行機械生產的關鍵環節。根據系統控制,動力部分為系統提供動力和能量,以保證系統能夠正常運轉。動力部分在機電一體化設計過程中,注重以小的消耗獲取更大的動能,是實現機械生產節能的關鍵部分[2]。
2.3 傳感器
傳感器是機電一體化系統中的信息傳輸部分,通過傳感器內對數據信息的反應,能夠更好地執行系統下達的相關命令,并根據命令,進行信號傳輸,實現機電一體化系統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傳感器部分主要由專門的傳感器和儀表構成,精度較高。
2.4 執行機構部分
執行機構能夠對傳輸的信息進行有效的反應,根據信息進行動作執行。執行機構是機械生產中的運動部件,其主要由機械、電磁等部分構成。一般來說,執行機構部分的變化較大,在進行實際生產時,會根據實際情況,對執行機構進行有效的調整,以提高剛性、減輕重量為調整目標,保證執行機構的可靠性,更好地滿足實際生產需要。
2.5 驅動部分
驅動部分也是信息接收部分,是對控制信息進行反應的單元,驅動部分接受信息后,會對執行機構進行驅動,按照信息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動作。機電一體化系統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要保證驅動部分的高效率,這主要是因為驅動部分關系到了機械生產的效率性,只有驅動部分效率高,生產效率才會高。同時,驅動部分的可靠性要求更高。當下機電一體化系統應用的驅動部分,多以高性能步進驅動和直流伺服驅動為主。
2.6 信息處理部分
信息處理部分相當于機電一體化系統的大腦,它對各部分傳回來的信息數據進行實際分析,并根據實際生產需要,對各個部分進行有效控制,更好地完成生產。信息處理部分是保證機電一體化系統有目的運行的關鍵,也是發揮機電一體化系統實際生產作用的核心部分。
3 機電一體化的效益
3.1 機電一體化的技術效益
機電一體化技術減少了機械傳動部件數量,降低了機械磨損,保證機械生產能夠順利進行。這樣一來,機械生產過程中,由于設備故障導致的停產問題得以有效解決。同時,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更好地提升了機械生產的精度,降低了機械部件校驗的繁瑣,使機械部件生產更具效率性。機電一體化的技術效益主要表現為:利用微型計算機進行零部件誤差檢驗時,其精度能夠由原來的0.025微米提高到0.01微米,極大地實現了高精度零部件的精度,對于促進工業機械化發展來說,意義重大[3]。
3.2 機電一體化的經濟效益
機電一體化在應用于機械生產中,能夠降低機械磨損性,減少機械維修時間。同時,機電一體化技術更好地實現了高精度生產,提升了產品合格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有效地實現了經濟效益。
3.3 機電一體化的社會效益
機電一體化應用于實際生產過程中,能夠對機械生產出現的故障問題進行有效監控和預防,并在故障發生后,能夠主動地采取保護措施。同時,機電一體化系統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系統參數修正,極大地提升了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大型火力發電設備出現故障后,機電一體化能夠對運行參數進行修正,并在第一時間采取有效措施保護,避免設備損壞對環境造成污染,以及影響到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很好地實現了社會效益[4]。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機電一體化在機械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對此,在機械設計中要注重機電一體化的實際應用,使其更好地發揮技術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促進我國工業機械生產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胡鳳英.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初探[J]. 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2):94-96+101.
[2]蘆景英.煤礦工程機械中機電一體化的科學運用[J].河南科技,2012(22):21-22.
[3]《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年總目錄[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1):120-142.
作者簡介:張建(1979-),男,江蘇如東人,講師,高級技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