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鳳
〔關鍵詞〕系統式家庭治療;學校咨詢;心理輔導
系統式家庭治療是家庭治療的重要流派之一。該療法從系統論的觀點出發,將家庭看成一個系統,將家庭成員看成系統的組成部分,并認為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認識事物的模式,稱為內在解釋( inner construction)。內在解釋決定一個人一貫的行為模式,反過來又受行為效果的作用和影響。而每個成員的內在解釋與外在行為又會在接受家庭其他成員的影響之同時,反過來也影響其他成員,其間的關系同樣是循環反饋式的而不是線形因果性的。系統式家庭治療認為,無論是正常行為還是病態行為,都是這種連環套式的循環反饋關系層層作用的結果。家庭治療的要義在于通過引入新的觀點和做法,來改變與病態行為相互關聯的反饋環。它強調摸清家庭內部的相互關系格局,并通過對整個家庭的干預來改變孳生個人心理癥狀的家庭關系格局,使家庭產生新的沖突,并通過對沖突的重新自我組織,獲得新的變化(感受、行為方面),產生新的規則和互動模式。
系統式家庭治療認為,孩子表現出的種種“問題”其實是家庭互動的結果,孩子的種種“問題”是他們發展出來的、能夠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家庭系統)的方式。換句話說,孩子的問題是有功能的,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生存下去。例如,在一個家庭中,父母關系不佳,父親長期在外地工作,孩子表現出各種嚴重違反校規的行為,經常接到投訴的母親煩躁不安,身心疲憊。通過家庭治療,可以呈現出家庭成員的互動方式:媽媽一方面希望爸爸能夠回到自己身邊;另一方面又不停地指責爸爸的失職。這樣的指責讓爸爸逃離家庭。媽媽對于爸爸的不滿情緒日益積累,煩惱不堪,這樣的情緒不自覺地朝向了孩子。孩子“接收”到了媽媽的情緒,知道爸爸媽媽關系不好,潛意識中通過不停地違反校規,表現出各種行為問題,“尋求”爸爸媽媽的關注,希望通過“犧牲”自己來挽回爸爸。從家庭互動的模式可以清晰地看出,孩子表現出的問題是可以理解的,是他生存下來的方式。來訪者的癥狀是由家庭成員互動的結果,而非僅僅是個體本身的原因,只有改變家庭互動的方式才能改變個體的癥狀。
系統式家庭治療在學校的心理咨詢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它彌補了個體咨詢的一些不足,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學生的行為問題。例如,雖然有些學生可以意識到自己與父母的溝通存在很大的問題,但他們表示很難改變,因為家庭互動的方式一直都是這樣。如果我們不能獲得父母的參與和支持,這些問題很難有效解決。此外,當我們運用一些心理學方法來改善學生的行為問題,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之后,學生很容易“現出原形”,因為他們所處的系統沒有發生任何改變,“適應性”的行為會重新出現。系統式家庭治療則能夠克服以上弊端,在學校心理咨詢中發揮重要的應用價值。
首先,它為我們了解學生的問題提供了更廣闊的視角。當我們把放大鏡聚焦于孩子的時候,我們獲得的信息是有限的,咨詢能夠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而,學校心理咨詢教師不要僅僅盯著孩子本身,而要退后一步,看到孩子所處的系統。例如,有位班主任向我反映他們班的一位學生小玲(化名)十分叛逆,學習成績很差,真是“無藥可救”。家長也因為孩子叛逆、學習成績差、想退學而向我咨詢。當我邀請父母一起參與咨詢時,孩子的回答卻出乎意料。她憤怒地說:“問題不是我,是你們(爸爸媽媽)?!边@次的家庭治療,讓我看到由于父母關系緊張,母親的情緒化地遷怒女兒,以及父母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給她造成的影響,孩子其實是家庭問題的替罪羊。因而,在面對學生的問題時,從更大的系統看孩子,我們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更好地理解學生。
其次,通過挖掘并利用家庭資源,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學生的行為。中小學生的自制力、認知都比較弱,僅僅依靠學生的力量來改變自己是十分困難的事情。而且,學生的行為是適應家庭環境的,只要家庭系統沒有發生改變,孩子的行為就會反復出現。上述小玲的例子中,要讓孩子有所改變,家庭成員的互動方式就需要調整。再舉一個例子,本班有一個體型魁梧、十分懶惰的男生小鴻,不愛動手動腦,上課經常發呆,不愛參加體育運動,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當我了解他的家庭時,我意識到他的行為表現是“正常”的。男孩一家是潮汕人,爺爺奶奶有著根深蒂固的觀念,認為男孩是非常尊貴的,不能做任何家務。在被媽媽要求做自己的事情時,他也可以不做,因為有爺爺奶奶替他收拾。在這樣的家庭中,男孩的行為是正常、合適的;但這樣的習慣在學校情境下,卻顯得不合時宜了。而要改變孩子的行為,家庭資源的挖掘和利用是至關重要的。經過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讓家長意識到問題,并給出具體的建議后,孩子的行為有了很大的改善。
最后,系統式家庭治療的一些觀念也為學校開展家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導。系統家庭治療的理念為提高家長家庭教育水平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方向。我們可以通過講座、家長工作坊等形式讓家長意識到家庭系統對每個人的影響,從而更好地分析、理解孩子的行為,并引導家長建立更加有效、健康的家庭成員互動模式。
總之,系統式家庭治療通過了解孩子所處的家庭系統,能更清晰地看到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并且通過對家庭系統的擾動以及對于家庭資源的挖掘和利用,可以更好地改善孩子的問題。它在學校心理咨詢輔導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是心理教師值得一試的輔導方式。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夏灣中學,珠海,519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