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慧
摘 要:要將審計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使審計權力不可任性、不能任性,使審計人員不敢腐敗、不能腐敗,關鍵要編織一個堅硬、嚴密的自身建設制度,并確保審計權力能正當發威,而不是濫用。審計機關在發現腐敗問題、參與懲治腐敗方面應當充分發揮國家財政“看門狗”的職能優勢,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主動意識,為推進政治體制發展和改革、強化懲治和預防腐敗貢獻更大智慧和力量。
關鍵詞:審計力度;自身建設;權力;責任
一、自身廉政創新
(一)抓重點,突出必須提醒。廉政對象包括所有干部、相關審計人員及參與審計工作中的執行人員,包括出外活動司機等,除正常廉政宣傳教育之外,當出現以下8種情況時必須對相關干部進行廉政提醒:干部個人或少數人員受單位委派獨立外出執行工作任務,包括交流(掛職)、被抽調參加其他單位工作、執行出國任務等;聘請外單位人員參與本辦審計工作等;組織開展相關工作或活動可能涉及廉政風險的,如黨日活動、文體活動;延伸審計基層單位、民營企業;機關涉及人、財、物崗位的干部晉升、調整變動;重要節假日、統一休假;干部本人或家庭遇有婚喪嫁娶等可能涉及廉政風險的事項;干部遇到可能影響嚴格執行廉政紀律的其他需進行提醒的事項。
(二)抓實效,落實廉政責任。制度對廉政責任作了劃分,明確黨組書記、特派員職責;處室主要負責人、審計現場負責人由分管辦領導負責;處室內部人員、審計組內部人員由處室主要負責人或審計現場負責。增強審計人員的自信力和責任感,努力打造一支意志堅強、勇挑重擔、敢負責任的審計隊伍,必須培養審計隊伍敢打硬仗、不畏艱難的工作作風,克服遇難而退、畏首畏尾的狀況。
(三)抓規范,確保廉政實效。制度規定了廉政要點,一般應在得知或確定上述情況出現之前,特殊情況也可在相關情況出現之后。規范廉政內容包括: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和糾正“四風”,厲行勤儉節約,樹立文明新風尚;嚴格遵守“八不準”審計紀律和其他廉政規定;正確行使權力,嚴格執行規章制度,依法審計、獨立審計、廉潔審計,杜絕托請說情,不隱瞞和私放審計發現問題;貫徹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等。廉政方式可采取談話、會議、電話以及書面等形式,要求做好記錄。其中特別要規范廉政談話,進一步增強審計人員廉潔從審意識,對“何時談”、“誰來談”、“談什么”等作出明確規定。如果遇到以下幾種情況下應開展廉政談話:審計項目進點前;干部職務晉升任職前;干部輪崗交流任職前;新招錄公務員入辦時;群眾對某一干部的道德品質、工作作風、廉政勤政等方面有不良反映時;其他需要進行廉政談話的情形。領導班子成員和各處室負責人在日常工作中應注意觀察、了解和收集干部廉政勤政、工作作風和思想狀況等方面的情況,并及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廉政談話。紀檢組長與處室負責人,處室負責人與本處室所有人員每年至少開展2次廉政談話,并做好談話記錄。廉政談話分為個別談話和集體談話,談話的內容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向談話對象說明談話原因,提出談話的有關要求;二是了解談話對象廉政勤政、工作作風和思想狀況等方面情況;三是聽取談話對象對有關問題的解釋和說明;四是指出談話對象存在的缺點和差距,提出改進的建議和要求;五是開展黨風廉政相關制度、規定和精神的宣傳教育。
(四)抓落實,強化廉政追責。要切實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廉政學習。嚴格執行情況報告制度,出現應當進行廉政匯報處理,相關單位和人員應按工作程序及時報告、告知,相關責任人要及時履行職責。對不報告、不告知,不認真履行各自責任的單位和人員,提出批評、通報,造成后果的按有關規定處理,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二、審計技術創新
(一)引入云審計技術,與審計對象聯網。目前的審計是在評價被審計單位風險的基礎上實施抽樣審計。其特點是只選取部分數據,從抽樣數據的測試結果中尋找因果關系,從而推斷出被審計單位的總體情況。這種思維模式會因人力資源、項目時限等因素的限制,降低被抽取樣本數據的有效性,從而增加審計風險。大數據和云審計平臺的出現,將提供一種全面的審查方式,轉變目前的審計思維模式。在大數據和云審計平臺的支撐下,不僅能夠審查被審計單位的總體數據,而且能關聯其他部門行業的相關數據,有利于高層次、多維度地掌握被審計單位的各項信息,從而規避審計抽樣帶來的審計風險。
(二)審計組織實行縱向和橫向的聯網互動。傳統的審計組織方式主要以單一審計組為基礎、對某個審計項目進行“單兵作戰”,審計組之間分塊割據嚴重,不易共享信息資源和審計成果。在大數據與云審計平臺下,審計組織方式將由傳統模式向“矩陣式、多層級、聯動聯網”組織管理模式轉變。如在審計組內設項目領導小組,下設綜合指導組、數據采集分析組、審計查證組三個并列小組。項目領導小組內設審計組長,負責分析政策,制定計劃,審定實施方案、報告、處理處罰決定等事項,統一管理審計組全體人員。綜合指導組負責開展審前調查,制定實施方案,組織審前培訓,召開進點會,編發工作動態,傳達審計法規,做好后勤保障,起草審計報告等。數據采集分析組負責對審計數據統一采集、轉換、整理和分析,對上接受和對下分發數據,查找審計疑點并交付各審計查證組核實。審計查證組負責根據對交付的審計疑點,通過實地盤點、基層延伸、調查談話、翻閱資料等方式查證核實。中央、省、市、縣四級之間也可實現縱向和橫向的聯網聯動。這種組織方式的轉變將進一步提高審計效率,有利于構建大審計格局。
(三)審計內容即時查詢跟蹤。審計工作要改變單行業部門之間信息孤立、數據分散等問題,以綜合分析視角挖掘以往缺乏關注的審計內容。傳統的審計是根據已完成的財務業務事實開展審查工作,具有一定的延遲性。在大數據和云審計平臺的支撐下,審計機關將可以對被審計對象進行適時評價、持續監督和及時反饋,有效避免事后審計“雖然查出問題,但己既成事實,糾正起來難度較大”這一難題。尤其在政策落實跟蹤審計中,可以憑借數據的高度混雜性、多部門交叉關聯性等優勢,以宏觀、科學的層次和角度分析、反饋政策落實效果,提出切實可行的審計建議。另外,現在審計人員往往過度信賴被審計單位的信息系統,如果被審計單位的信息系統存在舞弊或者錯誤,就會導致出現傳統審計條件下“假賬真審”的問題,從而產生審計風險,影響審計質量。在大數據、云審計平臺的支撐下,信息化審計的專業性將大幅提高,審計機關將前置關口,對被審計單位的信息系統進行審查檢測,避免出現“假賬真審”的問題。
三、結束語
總之,反腐倡廉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政治任務,關系到黨的執政能力和生死存亡,關系到民心向背,關系到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審計工作者只有牢牢把握好審計和反腐倡廉的關聯性和規律性,充分認識審計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途徑和優勢,更好地履行好審計監督權、審計報告權和審計公開權,才能為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發揮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1] 潘洪其.審計機關要參與編織“制度籠子”[N].北京青年報,2015-06-29(A02).
[2] 崔綱.大數據時代基層審計機關應加強數據中心建設[J].2014(07):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