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教學隨著新的教育觀念的出現,也在處于一個生機勃勃,頗具發展空間的狀態,因而辦出特色的教學是新的舞蹈教育改革的一個堅定目標。特色的教學,并不能單單只是一句空話,它需要教師有課上的不斷積累和課下總結經驗的能力和素質。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7-0156-01
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的教育觀念、辦學思路、教育模式、教學方法,都為舞蹈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幾年來,一系列的改革舉措,使知識結構更趨合理,人才資源更加豐富,多渠道、多層次、多類型的辦學形式,也為舞蹈教學開辟了新的發展之路。新的歷史時期,競爭挑戰已擺在每位教師的面前。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辦出特色是每位教師的天職。
一、舞蹈基本訓練要突出示范性
因缺乏教師的職業素質而不能勝任舞蹈教學工作,被稱為一介舞夫,跳舞匠人。這樣的教學與訓練不僅失去了培養目標,也是對培養教師資源的浪費。如今決不能重蹈覆轍,要積極探索培養教師的模式:從教育觀念上建立知識、能力、素質統一協調的思想,把培養教師的指導思想滲透到基訓課的各個環節。 引導學生提高對扶把訓練的認識,在訓練中增長知識和傳授知識的能力。剛步入訓練的學生一般對把桿的作用,訓練動作的針對性和訓練的目的不明確,要解決好這些問題,首先要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將把桿的動作、訓練動作的目的和要求向學生講清楚。其次是引導學生在訓練實踐中體會把桿、動作和培養能力三者之間的關系。采取把理論知識和學生的訓練密切結合,讓學生在訓練中能夠深刻體會到扶把訓練時自身力量不足的補充,能增強人體的穩定性,能協助人體將力量準確地傳送到訓練部位,從而增強大腿的韌力和膝關節及小腿的靈活性。只有提高認識才能做到積極訓練,長期堅持。在此基礎上,老師還要培養學生對扶把訓練的情趣,情趣能使人的大腦興奮,思維活躍,記憶力強,反應敏捷,動作有力,產生進取精神,使訓練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聯系學生實際,選擇訓練的內容,在訓練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傳授能力。以往的教訓告訴我們,訓練課的內容難度過大,學生難以掌握,就會失去信心,嚴重者還有可能產生抵觸情緒,無故缺課,造成基訓練課無法正常進行。因此我們要堅持先易后難的訓練原則,采取由淺及深、循序漸進的方法。選擇學生容易掌握的訓練內容。反之,一開始就訓練他們難度大的動作,不僅會有一定的危險性,還會令學生望而生畏。如果盲目訓練,急于求成,強拉硬搬就很容易受傷,嚴重的還會造成終身創傷。我們要聯系學生的實際,不要求搬到位,但必須方法對,淡化局部,優化整體,要求學生能夠用流暢的語言敘述訓練內容的名稱、方法步驟以及訓練動作和培養能力的關系,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和傳授知識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創造輕松的教學氛圍
在舞蹈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應當充當體現平等與和諧,這種平等與和諧表現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和幫助的融洽關系,不再是那種“教師權威”、“師道尊嚴”的教學關系,學生能夠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自立、自主地學習。教師還要愛學生,承認學生間的差別,允許他們在學習中有機會選擇,有不同的疑問,有不同的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發表的見解,延緩對學生意見的評判,給他們制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同時,強調教師與學生人格平等,以正面鼓勵為主,杜絕用傷害學生自尊的語言,教態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消除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提倡學生個性表現,輔以正確引導,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自身特點,勇于探索和創新。比如:在舞蹈創編作業中,有的學生作出“荒誕”的作業,不符合教學要求,教師不要隨意發脾氣,而要導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們慢慢提高自己的藝術追求和審美品位,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只有在開放、自由的環境中,才能促使求知欲的發展,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開拓新的思路。創新本身是一項自主性的活動。教師在培養學生創造意識的教育過程中,主要作用在于啟發和引導,注重對學生的開導以及培養學生的獨立性。通過啟發式的教學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以及激發積極的思維,增強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根據不同情況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經常提出與之相應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應該怎樣?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自己找規律,使之有新的發展和創新。例如:在上基訓課“蹲”的教學中啟發學生——什么是蹲?蹲在彈跳中起什么作用,我們應該怎樣做?這樣使學生靈活的思維和獨立學習思考的能力相應得到提高。
三、注重學生形象思維的引導,發揮想象
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現有的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是無窮的。善于想象的人,才善于創造,這是實踐所證明的,所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高師舞蹈教學中是極其重要的。鼓勵學生在模仿過程中發揮想象。在高師舞蹈教學中,不僅局限于動作的準確性和規范性,還要鼓勵學生的想象,這樣才會使舞蹈動作熠熠發光。例如,在訓練學生的“蘭花手”時,要引導他們想象“蘭花葉子修長,嫩綠又美”;“射雁”要想象“撥弦拔尖的勁兒”等等,設法創設美好的舞蹈意境,有助于學生發揮藝術想象力。雖然教室不像劇場里有舞臺布景,藝術氛圍、音響效果等相應條件,但只要通過教師創設相應舞蹈意境,靈活運用“創設情境,激情引趣、游戲穿插,愉快教學”的方法,就可以達到預定的目的。例如,授新課時,舞蹈教師激情地合著音樂跳著舞蹈,調動了課堂氣氛,然后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再啟發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接著討論探究,讓學生總結概括這一舞蹈的風格特點,最后教師明確概括,布置課堂的學習內容,提出練習鞏固的要求,這樣因勢利導,增強教學藝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挖掘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樂于思考,善于思考,以致產生極好的教學效果。
另外,還可以通過欣賞文學作品發展學生想象力。文學作品包羅萬象,通過大量的欣賞學習有利于舞蹈學生開發智力、增長知識、塑造舞臺形象、把握作品內涵、開發想象力,特別為舞蹈創編提供良好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