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社會關注的網絡聲音展示異彩紛呈的網絡生態

編者按:
“雙十一”是阿里巴巴集團在2009年開始的一項網上商店促銷活動,參加活動的商家以五折甚至更低的折扣吸引消費者。這一天日期恰逢四個“1”,所以有人戲稱為光棍節促銷。
經歷并見識了去年雙十一的前前后后,今年大家是否依然期待?或許,消費者應該回歸理性。因為那不光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敲醒“營造”雙十一效應的商家,真正用心去對待,始終如一的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或許,將每年的雙十一定為“理性消費日”更能體現我們的商業生態邁向成熟。
簡容易準精營銷:被炒作多年的所謂“雙十一”光棍節和網購狂歡節快到了,在固定時間段集中購物與在國定節假日集中出游一樣,是與小康社會所追求的品質生活趨勢、年輕人所崇尚的個性化生活訴求背道而馳的,況且多數商家雙“十一”并沒有賺到什么錢,光沖銷量沒有利潤可賺,寅吃卯糧,破壞商業生態。
小婉同學1215:阿里也有做并購和布局,但是沒看到他的布局是真正能讓淘寶用戶的活躍度增加(除一年一次的“雙十一”),也沒讓客戶粘度增強,我就是他流失的客戶之一,用京東棄阿里是沒有任何替換成本的,它也沒有針對淘寶平臺設計出一個商業生態圈,穩定并引流客戶在生態圈里良性循環。我好奇阿里未來增長點會在哪里?
你的樣子_小堡:什么是“雙十一”?不知道你長大后“淘寶”是什么樣子。淘寶是比爸爸大一點的一位叫馬云的伯伯十年前創立的,集團叫阿里巴巴,中國電子商務的創始領袖。他出生平凡,從一名有魅力的英語老師,辭職追夢,集合身邊18 位鐵桿小伙伴(18 羅漢),基本上是憑勇氣執著勤奮創新加機遇開創了中國新的商業模式和生態。
養老研究鄭海潮:在互聯網商業生態下,一個個這樣小小的、頻發的碎片化需求聚合起來,卻成為一個總體體量極其巨大的需求市場。
曾鳴:商業邏輯趨向生態化,是社會邁進數據時代的必然結果。未來企業的核心資產不再是勞動力和資本,而是數據與創新能力。隨著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在以往商業模式下構筑起的各種門檻將陸續消失,商業本質將因互聯網技術而變。
傳說中的女網警:“雙十一”期間各大電商平臺發起了“促銷戰”、“價格戰”,然而,這場熱潮在給消費者帶來優惠的同時,也給網絡詐騙分子帶來了可乘之機。網絡詐騙分子利用各種手段盜取消費者個人信息,通過不同形式詐騙錢財。
坎普分子:“雙十一”與春運有相同,只是“雙十一”送物,春運送人,都是每年舉國等待的儀式性時段,對這種時刻的存在,春運年年有人褒貶,而“雙十一”,媒體則極盡贊美,“雙十一”除了對線下實體店的沖擊(看上去也是件好事),就是一場全盤勝利嗎?24 小時網絡消費的非正常繁榮,背后有沒有商業生態的破壞和社會資源的浪費?
傳媒老王:當全世界為“雙十一”期間中國消費者巨大的消費能力感嘆不已時,呼和浩特的網購者和快遞企業卻過得相當郁悶。人們從新聞中看到呼和浩特快遞員騎馬送快遞、用滴滴快車送快遞的場景。快遞哥成為“套馬的漢子”,這事一點都不浪漫,這不是快遞公司的營銷手段,而是在呼和浩特集中整治機動三輪車之后的無奈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