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藝術創作 推動藝術創新 促進社會進步 文化惠民,50余萬人共享家門口的藝術盛宴
2015年5月20日-6月20日,由省委省政府批準,省文化廳主辦,省演藝集團和各省轄市文廣新局承辦的第二屆江蘇藝術展演月在南京主會場和鹽城、常州、揚州三個分會場舉辦,并取得圓滿成功,有力推動了江蘇文化惠民和藝術交流工作。本次活動貫徹“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以“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為宗旨,以“繁榮藝術創作、推動藝術創新、促進社會進步”為主題,以“政府主導、文化惠民、突出特色、務實節儉”為原則,充分發揮了文藝作品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本屆江蘇藝術展演月包括舞臺演出、藝術展覽、藝術品博覽會三項內容,精彩紛呈、亮點頻出,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據統計,展演月期間共有4萬多觀眾走進劇場,40余萬人次參觀展覽,10萬人參觀藝博會。與上屆展演月相比,本屆展演月取得了明顯進步,特色鮮明。

與上一屆相比,本屆展演月內容更加豐富,增加了8臺劇目6場展覽以及藝術品博覽會。展演月由舞臺演出、藝術展覽、藝術品博覽會三大版塊組成,舞臺演出包括40臺劇目45場演出,其中文華獎參評劇目21臺,展演劇目4臺,外請劇目15臺。展覽項目11個,其中書畫展覽9個,其他類型展覽2個。江蘇(國際)藝術品博覽會是首次舉辦,是江蘇規模最大、品類最全、傳播最廣、開放度最高的藝術品博覽會。參演劇目類別豐富,種類繁多,有戲曲、音樂劇、舞劇、曲藝等品種,有來自國外、省內外各地劇目,更加貼合群眾需求,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戲劇堅持以江蘇自己的地方戲為主,同時現實主義題材占到總劇目的60%以上,更加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藝術品博覽會設置“每天我鑒寶”環節,由省藝術品鑒定評估中心專家為廣大市民現場免費鑒定,提供評估、咨詢等服務。
所有活動全部遵循文化惠民的原則,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惠民范圍更加廣泛,除保留南京主會場外,還增加了常州、揚州、鹽城三個分會場,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先進文化的發展成果。舞臺演出實行低票價制和梯度票價制低票價,明確省外精品劇目最高票價280元,省內參評優秀劇目最高票價180元,確保100元以下占70%以上的紅線,還針對學生、軍人、低保戶、農民工等特殊群體,特設省外劇目20%和省內10%比例的30元特價票。惠民政策得到觀眾的熱烈歡
迎,售票率比往年有較大突破,有力推動了演出市場的培育工作。以南京為例,19場演出總票房數21051張,總出票數17783張,上座率達84.5%,其中《維也納大提琴》《魔法鋼琴》《甄嬛傳》《生命·陽光》等8場演出全部售罄、一票難求,《丑小鴨》還因此加演一場。所有展覽全部實行免費開放,吸引眾多觀眾前往,僅省美術館的畫展和南京博物院的展覽就吸引觀眾達到34多萬人。


本次展演集中展示了江蘇近兩年新創作的一批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俱佳的優秀劇目,特別是一批現實主義題材,以藝術的形式反映對當下社會的關注,如淮劇《小鎮》著眼社會誠信問題,揚劇《花旦當家》聚焦文化遺產保護與新農村建設,話劇《民生巷11號》反映城市老人對往昔歲月的回憶和對老城市文化的眷戀,《探親公寓》從一個側面表達了對當今社會農民工問題的關切,錫劇《夕照青果巷》通過空巢老人的生活與情感等問題的書寫呼喚對老人生活的關注。同時,契合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一批反映抗戰題材的優秀劇目在展演月亮相,如話劇《二月蘭》、舞劇《金陵十三釵》和柳琴戲《古城拉魂》等。更有一批高質量、大品牌的劇目首現南京,如上海越劇院的越劇《甄嬛》和孟京輝的話劇《琥珀》等。
特別是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辦的四個美展,成為江蘇藝術展演月乃至近兩年江蘇美術屆的藝術盛事。“江蘇省青年美術作品展覽”是首次創辦,旨在鼓勵江蘇青年藝術家創作出人民喜聞樂見、具有時代特征和深刻內涵的優秀作品,展現他們的創新精神和探索銳氣。“江蘇省重大主題美術創作精品工程二期作品觀摩展覽”,則在以中國畫為主的精品工程一期基礎上,推出了一批版畫、雕塑的精品佳作,將在江蘇當代繪畫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又一屆傅抱石雙年展張揚“其命惟新”的創新精神,構筑推出江蘇中國畫名人名作的高端學術品牌。“江蘇優秀美術作品展”是本屆展演月的重點展覽之一,集中展示了江蘇近兩年來美術創作的最新成就,也是本屆江蘇省文華美術獎的評選平臺,共收到366件申報作品,匯集了2013
年以來江蘇作者在全國重要美術展覽中的入展作品,及在省內重要美展中的獲獎作品,包括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粉)、雕塑等各畫種。
展演月期間,省文化廳組織了第二屆江蘇省文華獎評選工作。該獎項與國家文化部文化獎配套對應,是省內最高級別的專業藝術政府獎。為確保本屆文華獎評選的公開公平公正,省文化廳制定了規范嚴格的評選辦法,紀檢部門全程參與監督。所有評委由紀檢部門在評委專家庫中隨機抽取產生,評選過程由紀檢部門派人現場監督。舞臺藝術類共有13個劇目、69個節目參評,共評出文華大獎7個,文華優秀劇目獎6個,文華優秀節目獎15個,單項獎54個;美術獎共評出文華美術獎10個,文華美術提名獎29個。與江蘇省文華獎創辦前相比,省文化廳藝術評選獎項、數量壓縮了2/3以上,既貫徹落實了規范獎項的要求,又體現政府獎項對藝術創作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為推進文化活動真正親民、近民、為民,省文化廳積極加強宣傳組織工作,有效擴大展演月的社會影響力和群眾受惠民面。共召開6場新聞發布會(媒體見面會),組織媒體集中采訪17次。舉行了《如姬》戲迷見面會、《魔法鋼琴》征集琴童、《丑小鴨》觀眾工作訪、《琥珀》愛情讀詩會等5場觀眾見
面活動。舉行“京昆是一家,一張票看兩場戲”、“話劇迷專屬,展演月話劇套票優惠”、“老兵,我們請您來看戲”等票務推廣活動,吸引了眾多群眾參與。媒體對展演月關注度很高,各媒體發稿120多篇(不含網絡媒體),其中版面較大配圖的92篇。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中國文化報》、《新華日報》、江蘇電視臺、江蘇人民廣播電臺均在重要版面、時段多次重點報道。據新浪江蘇的數據分析,“第二屆江蘇藝術展演月”相關監測頁面總瀏覽量達到228萬頁次,截至6月28日,百度搜索“第二屆江蘇藝術展演月”網頁34.5萬個,新聞944篇。藝術品博覽會現場成交2.86億,意向金額近12億。
本屆藝術展演月強調“文化惠民、厲行節約”的原則,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有關規定,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展演月以原創京劇《如姬》啟幕,以雜技《生命·陽光》收官,不搞開閉幕式,不舉辦文藝晚會,不請明星捧場。第二屆江蘇省文華獎的頒獎儀式壓縮在20分鐘左右,做到簡樸大方莊重。活動經費支出嚴格遵守財政預決算有關要求,用好每一分錢,把好每一道關,把錢花在刀刃上,突出藝術創作本體,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真正做到文化為民、文化惠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