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安徽省阜南縣許堂鄉運河小學,安徽 阜陽 236323)
談談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與教育
張麗
(安徽省阜南縣許堂鄉運河小學,安徽 阜陽 236323)
隨著我國經濟格局的改變,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的比例急劇攀升,這就孕育了一個新的代名詞“留守兒童”,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相關的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他們的生活環境,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給國家和社會提出了一個個難題。作為教育工作者的一份子——教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用愛心來喚醒祖國的下一代,使他們健康成長。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的孩子,一般由隔輩親人照顧,甚至與自己的親戚或朋友一起生活。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后,一些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為了改善生活,紛紛外出打工。然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到了入學的年齡,把他們帶去外地就近入學有諸多困難,而且花銷又大,所以父母會選擇讓自己的子女在老家上學,由爺爺、奶奶照顧生活。但往往爺爺、奶奶只能管好吃穿,沒能力教育好孩子,因為他們本身年齡大,文化素質不高,或壓根就是文盲,就造成了一些留守問題。
最近幾年,留守兒童的自殺和犯罪率增幅顯著。電視、電腦上報到的年輕鮮活的生命悄無聲息的隕落,讓其親人痛心不已,讓旁觀者感慨不已!人的生命是那么的脆弱,比起這較弱的生命,分數、成績、金錢、權力、地位又算得了什么!為什么人們要樂此不疲的去追求“幸福生活”,而把孩子的幸福生活犧牲掉,是什么讓我們的“小希望”選擇輕易的離去?這是我們所要思考的。
由于親情的缺失導致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隱患,很大一部分表現出自卑懦弱、行為孤僻、性格內向,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沖動易怒,常常將無端小事升級為打架斗毆。這一群體的孩子們由于缺乏父母的關愛,遇到問題沒法自己解決,又不能及時的尋求幫助,內心是矛盾和苦悶的,就衍生了許多心理問題。
(一)自卑。自卑是相對自信而言的,指對自己有著不良的觀念、不適宜的評價及賦予過低的自我價值。就農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在課堂上得表現來看,城市的孩子回答問題比較積極主動,自我表現的欲望比較強,回答問題條理清晰、落落大方;而農村的孩子一般比較被動,怯于表達,語言的邏輯性不是太好,還有的學生干脆站起來就低著頭不說話,拒絕回答。這都是自卑的表現。
(二)厭學。青少年容易受外界不良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如“讀書無用論”等,認為讀書苦,不如去打工掙錢,活得輕松自在。而家庭教育環境更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一些農村孩子的生活環境是父母外出務工,爺爺奶奶不管孩子的學習,孩子的學習處于“放羊”的狀態。再者,學生在整個求學階段要受到學校環境的影響,而良好的學風與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影響學生學習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但糟糕的是,現在的農村小學,學校環境差,學風日下,有的學校只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老師的優劣全都是以學生的成績來評定,致使老師拼命的給學生布置作業,瘋狂的給他們考試,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就是考與被考,師生關系惡化。
(三)情緒不穩定。情緒不穩定的人,心情就像夏季的天氣一樣變化不定,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青少年正處于生長過程中,心理還不成熟,自我調節與控制能力本來就差,情緒變化強烈且不穩定,其消極情緒多于積極情緒。農村的留守兒童在遇到情緒問題時,得不到應有的慰藉和排遣,處理不得當,就容易引起情緒困擾,甚至導致了不良的行為,如打架,抽煙,酗酒,自殺等。
(四)自殺。自殺,這是個嚴肅而沉重的話題,我們不能回避,現實也容不得我們回避!隨手翻開報紙,打開電視,我們不難發現,自殺的悲劇時有發生,而這其中以中小學生比例為重,并且留守兒童為更甚。
(一)潤物細無聲。城市化是不可回避的歷史潮流,作為教育工作者,既然改變不了大環境,就要擔起自己的教育責任,獻出自己的愛心。那就通過自己的三尺講臺,來讓自己的學生心理變得強大,耐挫抗壓能力增強。我們都知道身教勝于言傳的道理,作為一個老師要積極樂觀,笑對人生,這樣容易使學生受到感染,也容易讓學生樂觀、開朗。要讓學生知道遇到問題不能簡單逃避,更不能輕易的放棄生命,死是最容易的事情,但這是最愚蠢、根本就不能解決問題的方式。好多事情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可怕,如果我們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這些問題解決起來就很容易,變復雜為簡單。
(二)用愛心澆灌這些干涸的心田。這些留守兒童是極其缺少關愛的,光講些大道理也不行,他們缺的是愛、溝通、理解和疏導。所以老師要做個有心人,不僅要關注這些孩子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善于從學生的細枝末節處捕捉本質的東西,通過表象來窺視內心的世界,進而有效地教育學生。要讓這些孩子感受到在這個世界上是有人愛他的,他是不孤單的,遇到任何問題是有人在鼓勵他去勇敢面對的,這樣他們就不會輕易放棄一切的。
(三)志趣充實人生。我們都知道忙碌的生活會讓我們感到充實,如果內心空虛即,使有再多的金錢也不會感到幸福。作為老師的我們要培養學生遠大的志向,要讓學生對某方面或多方面感興趣,即使這些興趣跟考試無關,也可以引導他們鉆研下去,畢竟能做自己所鐘愛的事情是件無比幸福的事。
(四)給予情感關懷,創美好教育。班里有學生家里出現了生活上的困難,我就引導孩子們給予幫助。我們還專門開了“愛心就在身邊”的主題班會,對學生開展了一次生動的愛心教育,使他們心靈受到觸動,靈魂受到洗禮,意識到幫助別人是件幸福的事。后來,班里還自發組織了為他人服務的“愛心服務站”活動,絕大部分的同學都積極的參與了這個活動。
“留守兒童”是一支不容忽視的龐大的隊伍,是祖國的未來?!傲羰貎和钡慕逃c管理是構建和諧社會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之一,它直接關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戰略性工作,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的社會系統工程,僅僅由學校、老師來承擔這么重大的任務是不行的,需要全社會來關心、關注,給予幫助,讓他們健康成長。
[1]明宏.心理健康輔導——基礎理論[J].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年.
[2]明宏.心理健康輔導——個體輔導[J].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年.
[3]明宏.心理健康輔導——團體訓練[J].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年.
G611
A
1671-864X(2015)12-0080-01
張麗,女,1985年生,安徽省阜陽市人,阜南縣運河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