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日曼古力·肉孜
(新疆庫車縣第六中學,新疆 庫車 842000)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初步探究
努日曼古力·肉孜
(新疆庫車縣第六中學,新疆 庫車 842000)
真正實施素質教育,就要看到學生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在教學中顧及學生個體化特點。因此,要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是必須的,而改革的最好方法就是分層教學。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具有理論和現實的雙重意義。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
我校是一所偏遠省份的普通中學,少是民族學生占得比例比較大,在校生文化基礎參差不齊。尤其是隨著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推進,進入初中的學生個體差異越來越大,教師授課難度也會加大,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顧及全體學生,這樣勢必造成基礎差的學生聽不懂、學不會的現象,從而產生厭學的情緒。這樣輟學現象就在所難免。這種事實無疑嚴重影響學生的個體發展,同樣也制約著學校的長遠發展。因此,對分層教學進行研究,探索實施的途徑和方法,對于初中數學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正如世界上尋不到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人海茫茫,教海無邊,我們既找不到兩個完全相似的學生,也不可能找到能適合任何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去關注,去研究學生的差異。特別是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95%以上的小學生進入初中以后個體差異越趨明顯。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從好、中、差各類學生的實際出發,確定不同層次的目標,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和輔導,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使各類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對學生按“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識和能力差異”進行分析,根據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將全班學生分成高、中、低即A、B、C三個層次,比例分別占20%、60%、20%。學習成績好、學習興趣濃、學習主動、接受快的學生屬于A層;學習成績中等、學習情緒不夠穩定或能力一般、學習勤奮的學生屬于B層;學習成績差、學習困難大、消極厭學或頑皮不學的學生屬于C層。學生分層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顯性分層或隱性分層,顯性分層是由學生自擇、師生協商、動態分層,隱性分層則只由教師掌握,作為編排座位、劃分合作學習小組、課堂實施針對性分層教學的依據。學生分層后可以按照高、中、低層1∶2∶1組成四人合作小組塊狀集中編排,或按縱向同質、橫向異質集中編排,以便于輔導和相互討論幫助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分層是課堂教學中最難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師最富創造性的部分。在課堂教學中應采用低起點、緩坡度、多層次立體化的彈性教學,將有思維難度的問題讓A層的學生回答,簡單的問題則優待C層的學生,適中的問題回答的機會讓給B層學生。這樣,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均等參與課堂活動,便于激活課堂。對B、C層的學生要深入了解他們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幫助他們解答疑難問題,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精神,讓他們始終保持強烈的求知欲。對于A層的學生,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啟發學生思考探索,領悟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并歸納出一般的規律與結論,再引導學生變更問題,幫助學生進行變式探求,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學能力,進而推動其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發展。
作業能及時反饋不同層次學生所掌握知識的情況,能反映一堂課的教學效果,還能達到初步鞏固知識的目的。因此,作業的布置也應該多層次設計,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作業。C組側重必須的基礎題,讓他們做熟弄懂,還可要求完成難度較大的選做題;B組除了必須完成C組的題外,側重中等難度題,有一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題,通過強化訓練,以扎實基礎;A組同學對C組題可少做或不做,側重中等題加一、二道綜合知識運用題,注重做考察能力題,尤其在新課結束進入全面復習的階段。
同樣,在試題編制中也要依據教學目標,把測試題分成基礎題和分層題,其中每份測試卷中基礎題占80分,層次題各20分,可完成本層次題,也可完成高一層次試題,完成高一層次試題得分加倍,以示鼓勵。
因人因組而異,在對學生進行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生特長學生品質的指導,輔導時,對差生力求堅持面批面改,及時發現其閃光點和進步之外,并予以鼓勵增強其學習信心。對優生加強檢查督促和提示。對特長生細心呵護重點培養閱讀一些課外雜志和書籍,學習多種思想和方法,把課堂教學內容加深加寬,使自己的各種能力都得到發展。
對學生進行分層評估,以其在原有知識水平上的進步和提高大小作為評價學生是否完成教學目標的一個基準,這是進行分層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分層教學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對各層學生平時的學習活動和操作活動的有效記錄與評價,將過程評價、動態評價與綜合性評價結合起來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與考核,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納入平時有效的管理和監督之下,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對達不到原層次目標的學生及時作心理輔導,解決智力與非智力因素中存在的問題,對部分學習不到位的C層學生加強心理輔導和學習輔導,讓所有學生在分層測試后保持良好的上進心態,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
我認為,只有真正意義上的分層教學,才能真正達到“以學生發展為本”,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均衡和諧發展,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發展,激勵學有余力,學有所長的學生超前發展,同時創造條件,鼓勵促進學習基礎較差,學習上暫時存在困難的學生能在學習中獲得成功體驗,得到相應發展,從而達到整體推進的目的。
[1]娜娜.初中數學分層教學課題研究方案[OL].2014.
[2]張晶.小課題——如何設置分層教學的研究方案[OL].2013.
[3]李愛娟.初中數學分層遞進教學策略探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0-06-25.
G633.6
A
1671-864X(2015)12-01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