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潔
(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上海 200335)
基于環境因素的機場跑道入侵風險評價
沈潔
(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上海 200335)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我國交通運輸業業隨之蓬勃發展,空中交通是交通運輸的組成部分,在提高運輸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空中交通在發展過程中,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會出現機場跑道入侵安全事故,對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為了避免跑道入侵安全事件發生,構建基于環境因素的風險評價體系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對跑道入侵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分析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跑道入侵風險評價模型構建,旨在促進我國空中交通事業健康發展。
環境因素 機場 跑道入侵 風險評價 構建
近年來,市場經濟背景下,空中交通成為人們首選交通工具,社會發展新形勢下,人們對其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機場跑道入侵作為一項風險系數較大的安全事件,極易受到環境因素影響,解決跑道入侵風險勢在必行,由此,加強對基于環境因素機場跑道入侵風險評價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機場跑道入侵主要是指在機場中,對飛機跑道安全存在不利影響的事件。造成機場跑道入侵的原因存在很多,涉及人為因素、環境因素及管理因素,例如:機場自身復雜性、穿越跑道次數及管制員判斷錯誤等,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環境因素,一旦發生機場跑道入侵安全事件,對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一定傷害,嚴重情況下,會造成機毀人亡。
通過對影響跑道入侵風險影響因素調查研究發現,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因素存在400多種,本文將采取影響頻率較高的直接和間接環境因素,為風險評價體系構建奠定基礎。
2.1風險體系
結合相關研究成果及專業建議,跑道入侵影響因素中直接因素主要包括交叉跑道離場運行次數、機場最大小時交通流量等十個方面因素,而間接因素則包括能見度、跑道穿越等五個方面因素,兩方面各個要素結合共同構成了跑道入侵風險體系。
2.2評價建議值體系
通過借鑒以往研究成果,選擇飛行員、車輛駕駛員等主體共30名,并結合機場日常運行實際情況,給予各個評價指標關于不同風險等級的評價標準建議值,由于積雪及積冰測量難度較大,且對跑道入侵影響較小,將其納入到直接環境因素當中,并將評判標準劃分為低風險、中等風險及高風險三個等級,確定每個等級標準[1]。
2.3風險系數計算
風險系數計算,能夠明確展現各個因素對跑道入侵的影響程度,主要求得因素事故比例與該因素正常運行比例和不涉及因素事故比例與正常比例兩方面數據,并進行比例計算,最后確定風險系數,如果針對某個因素進行風險系數計算時,比值大于1,那么說明該因素出現時,會增加跑道入侵發生幾率,反之,則說明其對跑道入侵影響較小。不同環境影響因素風險系數存在較大差異,例如:跑道穿越方面,結合風險系數概念,對多家航空企業機場發生跑道入侵調查研究發現,正在進行跑道穿越的航空器出現安全事故要比正常航空器高出一倍,而事實上,跑道穿越運行在總運行中僅僅占據很小的比例,簡而言之,跑道穿越風險與其在運行中占比存在線性關系。
文章主要采取非線性可拓綜合評價法進行模型構建,并從四個方面入手:
3.1物元模型及關聯函數
物元主要是指給定事物名稱與其關于特征量值,利用有序三元組作為描述事物基本元,實現對事物的具體描述目標,一般情況下,主要涉及經典域、節域及待評價三類物元。由于傳統模型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關聯函數針對邊界處理問題與現實不符,因此,本文針對這一缺陷進行相應調整和優化,最終確定函數,并針對體系模型中各要素,建立物元模型[2]。
3.2歸一化調整
受到各因素自身特點的影響,各要素性質及單位等具有差異性,難以實現直接比較,為了確保評價標準一致性,需要進行歸一化調整和處理,消除量綱對標準的影響,以此來確保風險評價科學、合理性。
3.3明確指標權重
傳統權重確定主要受到各項因素對跑道入侵影響頻率影響,頻率高,影響也變大,且權重也隨之增加。但是,前文提到的“積雪及積冰”因素計算相對困難,基于此,本文主要采用層次分析法,結合對入侵事件的統計結果,對每一項指標進行客觀判斷,得出指標重要程度矩陣,并利用冪法求出矩陣中最大特征向量,對其進行規范化處理,最終確定權重指標。
3.4確定關聯度及風險等級評定方法
在確定權重后,能夠了解和掌握各因素對跑道入侵的影響程度,而后,要進行關聯度計算,簡而言之,以及評價指標與二級評價指標之間的關系,以此來獲取綜合關聯度,不同因素同時出現對跑道入侵的影響,并選擇科學、合理方法進行計算,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明確各要素風險,還能夠幫助機場工作人員提前做好準備,避免跑道入侵風險的出現。
將此模型應用具體實踐當中,雖然,機場運行中存在跑道繁忙等不良因素,無形中增加了風險,但是,并不會導致跑道入侵安全事故,充分證明此評價方法可行[3]。
根據上文所述,機場跑道入侵風險評價體系構建作為一項綜合性工作,在提高航空器安全、可靠等方面占據重要位置。因此,要加強對影響跑道入侵各個風險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并計算各因素權重,構建風險評價體系,最大程度上規避跑道入侵風險,進而促進我國空中交通事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1]姜雨,張洪海,夏洪山.多機場網絡系統流量分配策略[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0,18(03):259-261.
[2]楊羽,李峰,何秋剎.灰色層次分析模型在機場安全風險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12,20(05):12-14.
[3]李明捷,石榮.民用機場凈空區內障礙物安全性評價方法研究[J].安全與環境學報,2011,10(8):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