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素萍
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存在的風險及防范路徑
文/賈素萍
銀行承兌匯票業務是支付方式多樣化的體現,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隨著企業在交易活動中的大量使用,該票據的使用風險也進一步增大。正確認識銀行匯票及其風險,有助于我們找到正確的防范路徑。國家、銀行、企業攜手應對票據市場的風險,是當前防范票據風險的最佳舉措。
銀行承兌匯票;風險;防范路徑

中國經濟發展深受世界經濟低迷的影響,國內中小企業發展由于受到資金的制約,交易結算的方式呈現出多樣化趨勢。銀行承兌匯票業務適應了企業交易結算方式多樣化的需要,但是在交易的過程中各個環節都存在一定的風險。這就要求我們正確認識其存在的風險,從而找到有效的防范路徑,科學應對風險。
銀行承兌匯票(Bank's Acceptance Bill)是商業匯票的一種,是由銀行作為中介機構,以自身的信用作為擔保,在收取手續費的基礎上,對出票人簽發的商業匯票進行承兌。具體說來就是,由承兌銀行為存款賬戶的存款人設立承兌票據,存款人向銀行申請承兌并得到銀行審核認可后,銀行保證在票據指定日期內無條件支付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確定金額的票據。這種商業匯票的順利承兌需要出票人建立長期銀行信用,同時銀行也有見票即付的義務。
我國銀行承兌匯票業務起步晚,許多制度不完善。自從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頒布以來,我國的銀行承兌匯票業務逐步走上法制化軌道。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商業銀行的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發展迅速。“銀行承兌匯票業務成為各商業銀行獲取巨額利潤的重要來源和企業融資的主要手段”[1]。同
時,也為企業的經營活動帶來極大便利,開辟了商業性銀行新的結算方式,為中央銀行制定正確的貨幣政策提供依據。隨著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需要,大力發展中國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已迫在眉睫。但是,也應該正確分析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存在的風險。
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在中國推廣以來,已經成為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同時,也緩解了銀行的壓力、提高了銀行的收入。但是,隨著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發展,其各個環節中的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甚至有的已經成為金融業潛在的風險。
(一)使用銀行承兌匯票中承擔的風險
企業在接受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同時,也承擔起了匯票業務的風險。在現實的企業交易活動中,出現了很多克隆票、偽造票等各種虛假票據,所有企業都存在收到虛假票據而遭受嚴重經濟損失的風險。而且,即使收到銀行承兌匯票,因未及時納入企業賬戶而同樣存在被盜、丟失等風險。同時,在現實的交易過程中,很多場合越過票據法的規定,匯票被直接當作現金使用,違規轉讓背書,導致持有人票據到期而得不到銀行承兌。這種銀行承兌匯票背書不規范的行為,導致企業“不能及時收回款項或者失去收到款項的權利”[2]。
(二)保管銀行承兌匯票中承擔的風險
銀行承兌匯票是一種有價證券,這就決定了持有者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為該匯票和現金的作用相似,所以在保管的過程中同樣存在丟失、被盜、毀損等風險。票據法規定,“企業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票據權利”[3]。本來是為了保護匯票持有人在匯票丟失情況下的補救措施,結果被不法企業所利用。企業將票據持至有效期后到銀行承兌,卻不知道在此期間早已被不法企業公示催告而一文不值。即使在銀行承兌匯票保管期間,也存在因其他企業催告,而喪失票據權利的風險。
(三)轉讓銀行承兌匯票中承擔的風險在企業的交易活動中,企業經常會把銀行承兌匯票交付給供應商作為貨款支付,也可能用該匯票貼現。由于“銀行承兌匯票具有無因性特點”[4],在背書轉讓程序過程中,由于書寫不規范、漏寫、蓋章不規范等都會影響后面持票人的合法權益的順利實現,加大了各企業承擔經濟糾紛的風險。而且,有些企業由于各種原因,沒能在匯票到期前向銀行提示承兌,導致不能如期收到款項,增加了企業的經濟負擔。
在現實的經濟交往活動中,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風險不可能被消除。但是,隨著國家法律制度的完善、銀行內部對票據管控力度的加強、企業自身加強誠信建設,三者結合起來共同應對風險,一定能夠使我國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各個環節的風險降到最低,切實保護好國家、銀行、企業的合法權益,為企業發展創造一個穩定的環境。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規范票據市場發展規則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完善和發展,為我國票據市場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導向。但是,我國票據市場的具體法規建設落后,這就需要我國加快票據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對銀行承兌票據業務操作程序進行細化規定,制止票據市場的違法、違規操作。同時,商業性銀行的內部也需要加強票據業務相關的規章制度建設,加強銀行內部的管理和控制。充分運用法律法規維護票據市場穩定,建立完善的票據服務體系,有效規避票據市場的風險。從而,強化票據服務市場的功能,使票據競爭市場沿著法制化軌道前進,降低票據市場風險。
(二)銀行要加強對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管控力度
面對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風險,銀行必須首先加強自身建設。優化銀行內部各部門機構的設置,防止各部門協調作案。將承兌匯票業務的各個環節相互分離,形成完善的內部制約機制,嚴格按照銀行內部章程操作,從制度上防范風險。而且,要正確使用審批權,不得違規簽發。完善銀行的結算制度,在辦理承兌匯票業務過程中,要嚴格遵循“印、押、證”[5]互相分管的原則,加強對空白憑證的管理。對快到期的客戶要嚴格監督其銀行賬戶的余額情況,確保能夠有足額資金進行承兌。同時,銀行還需要加強對職工法律常識和崗位風險的培訓力度,提高銀行內部從業人員的防范風險意識、業務素質以及分析風險的能力,一定要規避由于銀行內部機構設置不合理而導致的風險。
(三)企業要完善對銀行承兌票據的管理制度,在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風險中,管理環節的風險最大,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最嚴重
所以,企業一定要完善票據管理制度。首先,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要充分憑借專業技術對票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鑒別,“提高識別簽章和身份證件的能力,還應綜合應用電腦驗印及支付密碼技術,解決簽章防偽問題”[6],徹底消滅虛假票據的生存空間。而且,也要求企業內部建立專門的票據管理部門,對銀行承兌票據進行統一管理。同時,企業也要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和防范風險的能力,熟練掌握票據的相關政策和結算規定,以便降低企業在保管和兌現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1]許祥彬.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發展與風險防范[J].中外企業家,2012(17)62-64.
[2]胡騰輝. 關于企業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管控的思考[J].齊魯珠壇,2014(6)41-42.
[3]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實用版)[M].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27.
[4]張靜. 淺談企業對銀行承兌匯票管理過程中的風險點及管控措施[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23-26.
[5]董安生.票據法[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43.
[6]吳小兵.銀行承兌匯票業務中的風險研究與防范措施[J].低碳世界,2014(3):167-168.
(作者單位:山西煤礦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