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5日,習近平同志《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公開發表。《講話》深刻闡述了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創造性地回答了事關文藝繁榮發展的一系列帶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問題,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好文藝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對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出版工作同樣要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這個重要講話。
細讀《講話》,感受很深的一點是,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和強調文藝的精神力量和作用。他認為,“沒有中華文藝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藝和出版的重要性就表現為它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充分發揮強大的精神力量是文藝和出版的神圣使命,攸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既是對文藝和出版地位作用的高度重視,也是一種殷殷期望和深切要求。從這點出發,《講話》進一步指出,要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這是“中心任務”,是“立身之本”。“沒有優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熱鬧、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深入人民的精神世界的,更不能觸及人的靈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鳴的”。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最大的正能量”。要以中國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充分發揮文藝的精神力量和作用貫穿《講話》全文,讀后受到很大啟發和鼓舞。
出版兼有物質和精神兩重屬性,但本質是精神屬性,是一種精神產品,基本功能是精神功能。出版如果不堅持本質屬性,充分發揮社會賦予的本身固有的精神力量和作用,別的事情搞得再熱鬧、再花哨,也不能說是履行和實現了時代和人民托付的使命。出版發揮精神力量和作用是出版的表征,否則就不成其為出版。“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文化和出版的精神力量和作用就是對人及社會的教化,就是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偉大精神需要文藝、出版等提供精神產品武裝、引導、塑造和鼓舞人民大眾,不斷增強國家、社會、民族的精神力量。
文藝和出版的精神力量和作用來自哪里?它既是文藝和出版固有的功能,又需要文藝和出版工作者努力培育和踐行,文藝和出版工作者能否舉精神旗幟、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能否充滿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能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文藝和出版能否充分發揮精神力量和作用的關鍵。文藝和出版工作者是塑造靈魂的工程師,本身就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和靈魂,要具有精氣神。作品要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作者也要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講話》就講到文藝工作者“不僅要在文藝創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養上追求卓越,更應身體力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做到言為士則,行為世范”。
有一種看法認為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是來自文化本身,而是來自文化之外,文化的軟實力靠的是文化之外的硬實力。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硬實力對軟實力確實具有一定的影響和促進作用,但軟實力歸根結底要依靠精神力量產生,精神力量要靠精神產品培育,單靠物質力量不能產生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所形成的硬實力,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所形成的軟實力,兩者相輔相成而不是此長彼消。既不能脫離物質力量來發展精神力量,也不能只重視發展物質力量而忽視發展精神力量。文化和出版工作者要堅定文化自信和文化擔當,努力發揮文化和出版的精神力量和作用。
2015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下文稱“《意見》”)。《意見》強調文化企業提供精神產品,傳播思想信息,擔負文化使命,必須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要“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社會價值和市場價值的關系,當兩個效益、兩種價值發生矛盾時,經濟效益服(下轉第6頁)(上接《卷首語》)從社會效益、市場價值服從社會價值,越是深化改革、創新發展,越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要“正確處理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與產業屬性、文化企業特點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關系”。《意見》鮮明地指出了文化企業的精神產品屬性,要求充分發揮文化的精神力量和作用,為此要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的關系。時下一些國有文化企業改革還沒有到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人認為經濟效益好社會效益自然就會好。《意見》的出臺具有重要意義。處理好兩個效益的關系需要正確理解文化的精神產品屬性,正確認識文化的精神力量和作用。文化和出版只有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本身應有的教化功能,推出更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產品,提供更多有意義有品位有市場的文化服務,切實發揮引領時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精神力量和作用,才能做到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同時,也只有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才能更好地發揮文化和出版的精神力量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