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東慧
由中國機械政研會主辦、機械勘察設計研究院承辦的中國機械政研會2015年課題研討會于11月12日-13日在西安召開。全國機械行業十大優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全國機械行業十佳政研會工作者、獲得2013-2014年度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的代表、機械政研會高級特邀研究員和特約研究員、2015年度行業課題組負責人等50余人參加會議。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政策規劃部副主任李偉受邀出席會議并作主旨報告,《企業文明》雜志社總編李祖榮受邀出席會議指導,會議由中國機械政研會秘書長邵樂利主持。
本次課題研討會的主題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提高新常態下機械工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的研究水平,為機械工業企業深化改革、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思想政治與先進文化的保障。會議主要內容分為三大板塊。
板塊一:專家授課培訓。李偉主任作了《關于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思考》的主旨報告,報告從推進工業文化工作背景、推進工業文化工作基本認識、推進工業文化工作思考三個方面,全面介紹和闡釋了從宏觀層面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重要性與現實意義、機遇與挑戰、責任與任務。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黨委副書記、中國機械政研會專家王振林和上海柴油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中國機械政研會專家施一蒙分別作了關于《企業黨建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和《關于企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建研究思考》的專題報告。
板塊二:闡發行業課題。6個行業課題組分別作了結題闡述發言或書面發言,他們分別是:行業第二課題組的領題單位東風汽車公司黨委宣傳部宣傳處處長崔永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在機械工業企業“落地生根”的探索與踐行》;第三課題組的領題單位,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團委副書記鄒旭明《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新形勢下的企業黨建思考》;第四課題組的領題單位,北汽集團黨委宣傳部部長王虹《在深化改革中加強國企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研究與思考》;第五課題組的領題單位,正泰集團黨委書記林可夫《非公經濟組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與實踐》;第六課題組的領題單位,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黨委副書記葛美華《轉制科研院所新形勢下人才隊伍建設研究》。第七課題組的領題單位,中國鑄造協會《社團文化研究》作了書面結題闡述。
行業6個課題的內容涵蓋面廣,導向性強,關注度高,緊扣主題,契合當下,既有國有企業改革的黨建研究,又有民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既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企業落地的探索,又有科研院所轉制后的人才隊伍建設以及社團文化的研究。課題組單位通過廣泛深入調研、大量數據統計、翔實案例分析、認真歸納總結,提出了具有建設性和實戰型的對策與方案,為企業領導決策提供了參考依據、為行業改革發展提供了軟實力的支持。
板塊三:分享研究成果。獲得中國機械政研會2013—2014年度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的代表、北京海納川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濤,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孫懷科,江鈴汽車有限公司車架廠黨委副書記許杰文等同大家分享了課題研究工作的收獲與成就,對與會者進一步提高課題研究工作水平具有學習和推廣意義。
邵樂利秘書長作了會議總結講話,她說,會議成功舉辦,體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及時重要。此次會議的召開,適逢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剛剛閉幕,《中國制造2025》頒布實施,“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啟動,機械工業深化改革轉型升級進入關鍵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問題,機械工業發展和機械工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又站在了新的起點,為機械工業發展服務的研究工作,既需要緊跟形勢,破解發展中的難點熱點問題,又需要提高研究工作的水平和為發展服務的能力。所以這次研討會是在重要歷史節點召開的一次及時重要的會議。
二是彰顯了行業擔當精神。參加這次會議的很多是企業集團黨委主要負責同志。這些領導同志不但親自抓研究工作、親自領題、親自撰稿,這次又親自來參加會議,表現出對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視。這次在會上進行課題結題闡述的六個行業課題組,是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立題的。這些課題組的研究工作得到了領題企業黨委從人力到物力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相關企業的鼎力配合,特別是形成了跨單位、聯合攻堅的喜人景象,如第六課題組就是由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黨委領題,由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上海電纜研究所和上海工具研究所等五個單位組成。他們組織了范圍廣泛的調查研究,召開了多次研討會,經過艱苦細致的工作,完成了《轉制科研院所新形勢下人才隊伍建設研究》這一課題。由東風汽車集團領題,多個企業提供案例,集中了行業眾多企業好的做法經驗,完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在機械工業企業“落地生根”的探索與踐行》這一課題。特別要提到的是中國汽車協會和中國鑄造協會這兩個行業組織分別承擔了汽車產業文化研究和社團文化研究這兩個行業課題,而且按計劃和要求完成了課題研究工作。參加這次會議的人員基本上是機械行業骨干企業和骨干研究人員,可謂是機械行業研究精英薈萃。大家走到一起,共同來研究機械行業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共性問題,其認真負責的精神和研究熱情彰顯了行業擔當精神。
三是內容豐富。這次會議時間雖然短,但信息量大,有專家授課、課題闡述和經驗交流;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既解渴又接地氣。這次研討會,得到了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的關注和支持。李偉主任作的主旨報告,給了久盼工業文化發展的機械工業企業以鼓舞和振奮;中國機械政研會專家的報告,既有理論闡述,又有問題解析,還有對策建議,以親身體會與大家分享所授內容,使大家感到接地氣;行業課題組的闡述既是結題,又是研討;經驗交流的角度不光是照搬課題本身的內容,而是從課題立意、成題過程、撰寫體會與大家進行分享。研討會集培訓、研討和交流多種功能于一身,使與會者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獲取了信息,提高了認識,加強了溝通,獲益良多。
邵樂利對下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研究工作要確立“三精”目標,即精準、精品、精干。也就是要通過完善成果評選標準及評選流程,客觀、準確評價,選出精品成果;通過成果的宣傳、推廣,提高影響力,打造精品項目,提升政研會吸引力和凝聚力;通過活動,發現培養精通理論、聯系實際的人才,形成一支精干的專家隊伍,發揮人才的引領作用。二是機械行業研究工作要形成合力,對行業的突出問題、共性問題的研究要借鑒已有的經驗,展開聯合攻關。央企黨建政研會在這方面為我們作出了示范,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把跨單位聯合組建課題組作為開展行業課題研究的主要方式,解決視野、角度、高度等、一個企業承擔行業課題可能出現的問題。各單位要積極申報課題,機械政研會研究部會根據大家申報課題的情況,提出組建行業課題組的建議,并指導大家開展研究活動。三是要樹立踏實認真的研究作風,要堅持真研究,反對浮躁和急功近利。研究工作不要單純追求篇數,要堅持寧缺毋濫,不要湊數。希望機械政研會的研究工作多出實的成果、好的成果,把研究工作為機械工業發展服務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李 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