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平
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應對經濟新常態、提升國有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依靠和基本要求。要堅持“四個導向”,把好正確方向,找準存在問題,搭建起工作橋梁,走出一條“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新路子,做到“掌好舵”“把好脈”“架好橋”“鋪平路”,不斷使黨的領導在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中發揮出更大更好的作用。
堅持政治導向
確保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
中共中央出臺的《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堅持黨的領導是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這就要求國有企業在改革發展中必須始終不斷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不移遵循這個重大政治原則、保持定力牢牢守住政治底線。
深刻認識黨的領導本質要求。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國有企業自覺承擔了發展壯大中國經濟的歷史重擔,確保了黨的意志在企業落到實處。堅持黨的領導是國有企業區別于其他所有制企業的本質特征,這個最根本的區別決定了國有企業戰略目標和發展方向應當與黨的宗旨要求和國家的根本利益保持高度一致。
發揮好黨的領導獨特優勢。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在于,企業黨組織作為我們黨執政的基層組織,有先進的理論指導和價值追求,有健全的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有嚴明的組織紀律和優良作風,這既是國有企業履行好責任和使命的重要保證,也是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的根本保障。一定要把這個獨特優勢打造成核心競爭力,并下大工夫、下大氣力持續抓好。
確保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國有企業改革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增強活力,改革的依靠是堅持黨的領導。只有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深化改革、加快轉型、提高效益,才能確保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深化改革,才能牢牢把握經濟發展主動權,才能在新常態下有新作為,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作出新貢獻。
堅持問題導向
找準制約企業發展的問題和不足
當前,制約國有企業發展的種種問題和不足,主要是存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市場競爭尤其加劇,產業和產品結構面臨轉型升級,發展質量和效益亟待提高,等等。必須要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把存在的問題抓緊抓實解決好。
正確地認識問題。問題意識是我們必須具備并且不斷強化的一種意識。當前存在的客觀問題需要各級黨員從思想上正確認識,高度重視,不能違背客觀規律、一味地片面追求業績、不顧發展質量。這就需要各級黨員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敢于捫心自省,能夠嚴于律己,打破思想障礙,把存在問題看清、看準,分析透徹,解決徹底。
正視問題的關鍵。要直面、正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創新各級黨組織積極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的方式,堅持黨管干部,最大化發揮國有企業黨的政治核心作用;要強化黨內監督,勇于改進自身、不斷提升自我,對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發現的各類問題“拋開面子動刀子”,使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內燃機”。
解決問題要有力。國有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能不能有效發揮,能不能促進企業的發展,主要看企業的黨建工作開展得怎么樣,有沒有抓住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對癥下藥。要牢牢把握住“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這一根本,克服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兩張皮”現象,緊密結合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下猛藥、出重拳,創新黨建模式、方法,把黨建工作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引導力、推動力、發展力。
堅持服務導向
始終以促進中心工作為著力點
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國有企業全部工作的基礎,也是黨在國有企業發揮最大戰斗力和凝聚力的堅實堡壘。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要緊扣“為中心工作服務”這個根本,把基礎打牢、把堡壘筑實,著力于創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強化服務功能。企業基層黨組織要始終圍繞企業發展和職工隊伍建設搞好服務,把服務作為自覺追求和基本職責,將黨建、中心工作同布置、同檢查、同考核、同總結;建立職工思想狀態定期分析制度,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創新實施超前引導、同步開導、善后疏導的“三導”工作法,引導職工群眾培育奮發進取、愛廠如家的心態。
建強服務隊伍。著力建設一支黨性強、能力強、創新意識強、服務意識強的基層黨務干部隊伍,對同職級的黨務干部與經營管理人員實行同薪同酬、同責任考核,建立黨務工作者與經營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同等地位的職業發展通道,完善目標責任制,為基層黨務干部做好思想解惑、工作解壓、生活解困工作。
完善服務保障。要把握職工群眾多樣化需求,開展貼近實際、貼近職工、個性化、多元化的服務活動,搭起與職工群眾的“連心橋”,奏響企業“和諧曲”。要保證黨組織活動經費,建設好黨員職工活動中心、黨建活動室;要堅持深化創先爭優、“兩創”工作,對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進行集中整頓,促進轉化提高,逐步起到凝聚企業人心,打通服務中心的“最后一公里”。
堅持發展導向
引領國有企業實現轉型發展新跨越
加強黨的領導最終的落腳點是要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引領國有企業實現轉型發展,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的發展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善于在新常態下捕捉新機遇,把握經濟發展主動權,開創發展新境界。
要造好“血液”。企業的發展依靠人才,人才是企業鮮活的血液。要堅持黨管干部人才,培育和造就一支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高素質的干部和人才隊伍。要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創新人才強企工程,以點帶面,以評促建,努力為企業發展提供先進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要建好氛圍。面對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信心是最珍貴的,勇氣是不可戰勝的。動員和鼓舞廣大干部職工投身于企業攻堅克難新的創業發展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要大力選樹典型,讓典型人物和事跡廣為人知,營造好比學趕幫超的氛圍。要弘揚正氣,抵制歪風,真正把那些埋頭苦干、實心干事的干部職工選樹出來,對那些遇到困難就躲、看到利益就爭的要嚴肅教育轉化,營造好風清氣正、人心思進的良好風氣。
要鑄好“靈魂”。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文化的高度決定著企業的高度。國有企業要在黨的領導下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文化,大力實施以企業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的文化管理工程,把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融入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以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規范、引導、約束、激勵職工言行,為企業的發展凝魂聚氣、強基固本,把企業文化打造成企業未來發展的第一競爭力。
(責任編輯:胡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