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磊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國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面對新布局、新常態,如何建設優秀企業文化,更好地發揮文化軟實力作用,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
優化企業形象,增強凝聚力
良好的企業形象,是企業的生命,是競爭的有力保障。企業要有高大的形象,首先取決于企業領導者的形象。作為企業的“家長”,企業領導不僅是企業文化的倡導者和實踐者,而且也是企業文化的重要體現者,它直接影響著企業文化的創造和特色文化的形成。“正己”才能“正人”,“揚己”才能“揚人”,這是關鍵!領導者如廉潔自律,聰明睿智,剛毅果敢,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會在員工中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和感召力,領導有威信,人格魅力大,員工就自然會以領導的形象為楷模,就容易對企業文化形成共識,并自覺形成自身的價值追求、行為方式和道德規范,從而共同塑造出優秀的企業形象。其次,取決于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良好的信譽和服務。良好的信譽和優質的服務,是企業形象的重要基礎和本源。在同質產品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需要通過一些外在形象,諸如企業的識別系統來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但這只是表象上的,而真正要讓企業得到社會認可,關鍵還在于企業的信譽和服務。
強化企業精神,提高戰斗力
企業文化的主體是領導者和員工本身及其實踐活動。舍棄了主體,企業文化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企業精神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文化的支柱,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企業的具體體現。因此,企業文化建設必須“以人為本”,培養一種文明向上的企業精神,使企業干部員工有一種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注重采用教育、啟發、引導、吸引、熏陶和激勵等多種方式、方法,來培養員工的命運危機感、任務使命感、工作責任感、事業開拓感和集體榮譽感。經常對員工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生崇高價值觀念的導向,從而使員工從理想、信仰、職業道德等方面潛移默化,并逐漸凝聚成團結齊心、拼搏奉獻的企業精神。
明確企業目標,添加驅動力
企業經營目標,應該是企業全體員工努力奮斗的目標。崇高的目標能鼓舞人心,為企業目標奮斗所取得的成績就更能激發員工群眾的自豪感、榮譽感,從而加大企業的驅動力。因此,企業首先必須要有一個讓員工看得清、信得過的遠景規劃即發展目標,并為員工創造在實現企業發展目標過程中個人得到成長的快樂和幸福。可以想象,只有讓員工共同參與到一些企業管理活動中去,才能使其真正體會到當家做主的責任和義務,才能對企業遠景目標產生真實感,從而激發出極大的工作欲望與熱情,并愿意自覺地勤奮工作,為目標的實現而積極努力。
健全企業管理,規范約束力
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骨架,它對協調企業的生產秩序、人際關系具有約束力和規范性。為此,不僅要從觀念上規范員工思想,而且要從具體管理辦法上制約員工言行,要有一系列管理措施作保證。不僅要解決好企業員工“干什么”和“干多少”的問題,更要解決好“怎么干”和“干得好”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理順和協調企業的內外關系,不斷提高企業的執行力,進而提高企業各個環節的工作效率,以更好地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
深化企業教育,激發潛在力
建設優秀企業文化,關鍵在于以文化人,人是我們建設工作的最終落腳點。因此,能否造就一支高素養的員工隊伍,成為檢驗企業文化優劣的一個重要標準。要加強員工教育,既要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形勢任務教育、質量意識教育、安全保密教育、稱心道德教育,也要進行文化知識教育、專業知識教育、業務技能教育;既要抓生產一線工人的教育,更要抓好干部、管理人員和班組長的教育。弘揚主旋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高尚的情操塑造人,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通過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員工業務素質和政治素質。引導員工立足崗位創一流技術、創一流產品、創一流質量,創一流業績來實現企業目標。
(作者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九研究院八二五廠黨群處)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