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梅 游筱

2015年10月20日,由中鐵五局貴州公司承建的塘沖水庫大壩施工完畢,標志著該項目沖砂、放空兼導流隧洞、引水隧洞、溢洪道等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式進入工程收尾階段。經國家水利部、貴州省水利廳、貴州省質檢站、州水利局等領導及專家多次檢查,項目的施工進度、工程質量獲得各級領導檢查的一致好評。在一次檢查中,一位專家評價道:“這是我近期檢查的十幾個項目中外觀質量最好的水利工程,我幾乎找不出可扣分的地方,中鐵五局不愧是央企,干出來的工程大氣、有水平。”
塘沖水庫工程樞紐主要由大壩樞紐工程、灌區樞紐工程、供水樞紐工程組成。該工程是一項生態工程、民心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中鐵五局貴州公司主要負責擋水工程、泄洪工程、導流引水及發電廠房等工程施工,工程總造價1.42億元。
為干好塘沖水庫項目,中鐵五局貴州公司安排具有多年水利工程施工經驗的副總經理趙世新擔任項目經理,并從各個在建項目抽調管理能力、技術能力較強的人員組建塘沖項目部,并于2012年12月12日舉辦開工典禮。在項目經理趙世新的帶領下,項目部僅用15天就完成了施工前期準備工作,為快速開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012年12月30日,主體工程導流洞破土動工。業主要求在2013年6月26日前貫通導流洞。面對200天就要完成411.77米的開挖,工期緊,任務重。為加快施工進度,項目部堅持技術先行,優化施工方案。一是為了加快開挖速度,確保進洞安全;二是多次進行開挖爆破試驗,避免后期二次混凝土的浪費;三是嚴格按照施工組控制超欠挖;四是利用平行鉆爆臺車加快施工進度,提高進度30%;五是自制圓形一次成型臺車,保證了施工洞口質量。在各項施工技術創新的條件下,導流洞于2013年6月16日安全貫通,提前10天完成了業主下達的工期節點目標。
2013年10月20日,項目正式進入截流施工階段,并進行大壩基坑開挖。此時寒冷嚴重影響了現場作業人員施工,安全風險也隨之加大。為加快施工進度,項目部黨工委開展了“黨員先鋒工程”主題活動,黨員干部們主動帶頭,無論是天氣晴朗還是刮風下雨,每天都堅持輪流值班,技術人員也隨叫隨到,常常半夜三更還要到施工現場進行測量和技術交底。
2014年春節期間,為搶大壩趾板施工,項目部21名職工、50多名施工工人堅守崗位,項目領導班子深入各工班,為堅守崗位的每一位工人送去1 000元的慰問金,并組織所有工人及職工一起共進晚餐,讓在崗的每一位員工感受到五局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2014年1月10日,大壩下游處的填注工程開始施工,業主要求項目部在3月31日汛期來臨之前填筑至度汛高程683.5米。面對80天內就要完成45萬立方米的填筑量,公司總工程師茍祖寬現場蹲點,為大壩在填筑施工中提供技術和管理保障;對填筑原材料進行一系列爆破試驗及碾壓試驗,并積極主動地將試驗成果上交給了監理和業主審批,為質量控制提供了技術保障。在大壩填筑施工中,項目總工劉胡敏為了堅守崗位,做好現場技術服務保障,愛人臨產前一天才趕到家里,孩子生下來三天又趕回工地。可劉胡敏這一走又是半年時間,連過年也沒回家與家人團聚,他曾對女兒的照片笑著自言自語:“小家伙又長變樣了,再等一個月大壩填筑完了,老爸就回來看你。”
合同部部長郭素群為確保大壩填筑的成本及質量,每天堅守在工地對每一車填筑料的質量及數量進行過磅檢查,發現不合格的填筑材料一律拒收。她懷孕8個月還堅守在崗位,領導讓她早點回家養胎,可她回答說:“請領導放心,我會保護好自己的,合同部就我一個人,我得堅持到最后。”
為給施工創造良好的條件,項目黨工委書記嚴從斌加大了與當地村民的聯系與溝通,施工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3年來,項目部幫扶困難職工子女上學、節日期間慰問困難民工、開展冬送溫暖夏送清涼等多項活動,營造了“以人為本”的家文化,為快速優質完成工程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在全體參建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項目開工至今沒有發生任何安全事故、質量事故,為中鐵五局立足貴州水利建設市場創下了佳績。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