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濤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最銳利的思想武器,而這一哲學體系的核心是唯物辯證法。辯證思維則是按照唯物辯證法的原則,在聯系和發展中把握認識對象,在對立統一中認識事物的思維模式。只有堅持辯證思維方法,才能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增強基層建設工作的創造性、預見性,更好地夯實企業根基。
用普遍聯系的觀點
認識基層建設在企業全盤工作中的地位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而任何整體都是由部分組成,部分與整體二者互相影響,整體處于統率的決定地位,整體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影響到部分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實際工作中,存在把過多精力用到直接見效益的工作中,表面上是對基層建設重視程度不夠,而究其深層原因則是在思想上沒有建立普遍聯系的辯證思維,缺乏以哲學思維對所負責的工作做全面深入探究的結果。
用普遍聯系的辯證觀點來對基層建設進行哲學審視,我們可以認識到,企業是一個整體,而基層則是構成整體的部分,任何企業都是由若干基層有機組合而成的,企業的發展戰略、經營決策、生產任務和各項工作都要靠基層來實施。整體觀念的深入人心,從根本上建立起企業運營一盤棋的思維模式,是提升管理者管理素質,正確認識基層建設的作用和地位的關鍵所在。用普遍聯系的觀點來認識基層建設工作,就能充分認識到基層建設的復雜性和綜合性,基層建設工作縱向貫穿每個企業行為的始終,橫向涉及企業的各個方面。要搞好這項工作,絕不是哪一個部門或哪一類部門自己就能獨立完成的。必須發揮整個企業合力,才能更好地抓好基層建設,促進提檔升級。
用對立統一的觀點
分析、解決基層建設中的問題
基層建設的過程就是不斷解決管理中各種顯性和隱性矛盾的過程,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分析各種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解決矛盾是基層建設的整體深入推進的核心內容,因此在實踐中應注意用對立統一的原理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處理好一系列的對立統一關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次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主要矛盾處于支配地位,起著決定作用,解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可迎刃而解。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主要矛盾,例如,在本世紀初的時候,我們的市場出現工作量不飽和,當時主要矛盾是如何開拓市場,增加工作量。
內因和外因。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要抓好基層工作,基層干部職工的認識和覺悟屬于內因,外在的督促和指導屬于外因。有些單位制度不可謂不全,督促不可謂不勤,懲處不可謂不嚴,但基層建設依然會出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忽略了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的辯證法原理,過分相信“制度管人”“物質管人”等外部因素,沒有真正將物質激勵、制度約束等外部因素的著眼點放在提高干部職工的認識和覺悟的根本點上。
量變和質變。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基層建設不屬于立竿見影式的工作,不可能早晨抓基層建設,晚上就能見到效果,基層建設是在潛移默化中發揮顯著作用的工作,見效慢而功效持久。鑒于這種特點,有些基層建設底子好的單位,剛開始放松對基層建設工作力度的時候,不會馬上出亂子;而基層建設底子差的單位,剛開始抓的時候也不會立即見到顯著成效。但要使量的積累發生質的改變,這就要求管理者要以長遠的眼光、持久的耐力和堅定的毅力來抓基層建設,發揚鐵人為油田負責一輩子的精神,為企業謀長遠,對歷史負責任。
用變化發展的觀點
對待基層建設經驗的繼承和創新
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恒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發展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這一原理提醒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基層建設工作,在充分汲取基層建設的傳統和經驗的基礎上,注意抓基層方法和思路的創新。
汲取基層建設的傳統和經驗。任何企業的發展都與自身的歷史有著不能割舍的聯系,一切發展都是企業發展史的延續。對于基層建設工作而言,我們各個企業在這方面既有寶貴的經驗也有深刻的教訓。要以正確的態度,清醒的頭腦,對我們的基層建設工作及時進行總結,并力求通過現象透視本質,使基層建設經驗理性化、理論化。總結成功的規律,深刻發掘教訓的根源,讓企業歷史成為我們寶貴的財富。
基層建設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按照系統論的觀點,巨系統平衡狀態有多種形式,達到這一形式的方法不是唯一的。由此想起,成都武侯祠那副被毛澤東同志大加贊賞的對聯的下半句“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審時度勢,大道中庸,關鍵是掌握辯證法。
(作者單位:大慶鉆探工程公司總經理辦公室)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