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世曉
黨的十八大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企業乃至個人價值觀的樹立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在市場和利益的驅使下,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準則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追求享受成為時尚,社會倫理道德出現偏移。因此,加強員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社會的和諧穩定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海汽集團是一家有64年歷史的老國企,下轄28家分公司及直屬單位、17家全資子公司、5家控股子公司、4家參股公司,業務領域涵蓋班線客運、旅游客運、出租客運、物流快遞、汽車維修等,現有員工5 500多人。長期以來,由于體制落后、機制不活,削弱了市場的競爭力。2007年10月,該司改制成為國有控股的海南海汽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11月,再次引進戰略投資,整體變更為海南海汽運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道路運輸一級企業、中國道路旅客運輸50強企業、中國交通百強企業、海南道路運輸業龍頭企業,也是國際旅游島最大的道路運輸綜合服務提供商。
在開展員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培養員工的人生觀、價值觀方面,海汽集團做了一些探索與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充分認識企業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可否認,效益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第一要素。但是,海汽集團領導清楚地認識到,企業不能片面地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員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或者錯誤地認為物質利益最為重要,只要員工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企業就會穩定團結,就會持續發展。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質利益,而忽視員工精神方面的需求,久而久之會使員工過度地看重個人得失,只想索取、不愿付出,只講攀比、不求進取,喪失精神追求,造成員工人生觀、價值觀的迷失,最終將影響整個企業的戰斗力和向心力,影響企業的和諧健康發展。因此,海汽集團把員工思想道德教育作為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列入企業制訂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每年組織編寫員工培訓大綱和學習計劃,并跟蹤落實,確保員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切實、長效開展。通過宣傳、鼓勵、說教等一系列工作,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克服各種不良的思想障礙,為搞好企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創造條件。
從源頭入手抓好員工的道德觀教育
抓好員工思想道德工作,教育是基礎,其中掌握員工思想源頭是關鍵。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潛能,調動員工積極性,把員工的聰明才智引導到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實現員工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把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教育人、管理人、成就人統一起來。
一是從思想上加強員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海汽集團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為契機,結合“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教育,利用“每周一課”對員工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員工良好的思想情操。同時,該集團黨委、工會還結合企業實際,開展“崗位成才,價值創造”學習大討論和“立足崗位,創造價值”主題大辯論,同時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武”和“我為海汽獻一策”等一系列活動,以培養員工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
二是從精神上對員工進行引導。海汽集團對文化理念進行梳理,進一步提煉企業精神,使之更全面系統地體現企業發展戰略。明確企業愿景、使命、核心價值觀和企業精神。海汽的企業愿景是“讓世界更親近”;企業使命是“開啟希望旅程,運載美好生活”;核心價值觀是“為顧客創造滿意、為員工創造價值、為股東創造財富、為社會創造文明”;企業精神:同心、多元、創新、奮戰。通過對企業文化理念的梳理,進一步提高員工的思想政治覺悟,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鼓勵員工在各自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成就自我、服務企業、回報社會、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奉獻個人的聰明才智。
三是從行動上對員工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活躍員工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增強企業凝聚力,是海汽集團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海汽通過舉辦籃排球賽、乒乓球賽、足球賽等體育比賽,組織海汽藝術團到基層單位演出,舉辦聯歡會、辯論會和各種培訓班等,使員工的精神境界在多姿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娛活動中得到陶冶和提高。公司還投入近100萬元建設員工食堂、活動中心、健身室、圖書室等,有效發揮了先進文化寓教于樂、陶冶情操、凝聚人心的良好功效,引導員工抵制物質型、享樂型的生活陋習,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觀。
樹立標桿,發揮先進典型的帶頭示范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注意發揮企業內部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的示范作用,以榜樣的力量教育人、鼓舞人。
近年來,海汽集團通過開展“最美海汽人”和“十佳服務明星”評選活動,并重獎“百萬安全公里標兵駕駛員”“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等措施,激發廣大員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熱情。公司先后涌現出黨的十七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海汽海口公交公司員工常春敏,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萬寧分公司300萬安全公里標兵駕駛員劉德忠,用生命呵護32名旅客安全的海汽白沙分公司瓊D40728號海汽快車司機韋強、乘務員李紅惠,拾金不昧的駕駛員文獻瑞等先進個人。公司對他們的先進事跡進行了充分的宣傳報道,樹立正能量,號召全體員工向先進班組和先進員工學習。在他們的感召下,公司班組與班組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掀起了比、學、趕、幫的熱潮,以點帶面,全面開花,有效促進了良好道德風尚在公司的全面形成。此外,公司還有意識地把新招收的員工放在先進班組中進行鍛煉,讓先進員工來做傳、幫、帶工作,使新員工在先進班組的大熔爐中感受氛圍,親身體驗,讓他們一開始就找準人生方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他們今后的成長道路鋪下堅實的基礎。
積極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彰顯企業社會責任
扶貧濟困是海汽的優良傳統,海汽集團長期以來默默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2013年4月,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海汽集團捐獻30萬元善款。2012年、2013年連續兩年分別出資4.2萬元聯合海師初等教育學院在定安新竹小學聯合設立支教基地,并開展支教活動。2014年4月,海汽集團出資30萬元建設白沙民族中學黎錦傳習所,幫助黎苗族學生學習黎錦傳統技藝。近幾年來,海汽通過開展“送溫暖”“送清涼”活動,慰問勞模、勞模遺屬和困難員工,每年給困難員工子女發放獎學金和“金秋助學金”,還設立了“海汽慈善基金會”,每年安排50萬元善款,用于幫助解決困難職工及其子女在重病、就學等方面的問題,讓困難職工感受到絲絲溫情。
另外,海汽系統把保障性住房建設作為構筑幸福企業,增強企業發展動力的民生工程來抓,讓民生工程惠及千家萬戶。
2013年10月,位于海口金盤金星路的海汽最大的保障房項目——海汽海星家園竣工,共8棟23層高樓,1 052套員工保障房。這是海汽改制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一個縮影。幾年來,海汽投資6.25億元,建設員工保障性住房項目16個,共計2 388套,總建筑面積19.2萬平方米。隨著一批保障房的竣工,使不少員工告別了蝸居生活,圓了安居夢。通過開展各種扶貧濟困活動,培養了員工愛祖國、愛黨、愛人民的大愛情懷。
實行全員績效考核,健全工作機制、監督機制、
激勵機制和管理機制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員工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開展不能單純依賴于企業領導的重視程度,若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就難以保障員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長期實施,就難以準確地把握員工的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避免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流于形式,形同虛設。
海汽集團率先實行ISO服務質量體系認證和交通運輸服務標準,經過多年的有效運行,不斷健全和規范各種全員服務管理制度,使各個崗位上的員工的工作和道德行為都有標準規范,形成一套健全的工作機制、監督機制、激勵機制和管理機制。近年來,海汽集團大膽改革用人機制,變“相馬”為“賽馬”,在中管層推行競聘制,全員推行“三定”管理(定機構職能、定崗位職責、定人員編制),打破固定工資模式,鼓勵多勞多得。公司成立考核小組每月對部門員工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評比,獎勤罰懶。通過以上工作,員工的服務意識得到提高,服務由被動要求轉向主動追求,形成你追我趕,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員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關系到企業的長遠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企業只有充分認識其重要性,不斷推進企業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才能使企業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凝聚人心、激發活力、提高境界,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規范體系,使員工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成為企業發展的生力軍。
(責任編輯:陳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