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界提倡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中,中職生對學習不感興趣、言語偏激、缺乏自信心、破瓶子破摔等現象,表現為情感冷漠、沒有學習目標、意志薄弱沒耐心等,這些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本文通過對無助狀態的成因分析,提出中職生無助狀態的教育對策,有利于幫助他們消除無助感的不良影響,進而讓他們回歸到正常的學習狀態和生活。
關鍵字:中職生;學習無助;成因;對策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8-0048-01
一、中職學生學習無助狀態成因分析
學習無助是指學生在學習上遭受了頻繁的懲罰或失敗后對現實產生無助、無可奈何的心理和行為狀態,他們認為無論自己如何努力,不斷付出只換來一次次失敗,結果仍然不如人意,因此他的行為和產生怎樣的結果沒有關系,就會放棄努力,實質上是一種消極的行為反應。中職生由于在初中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程功底不扎實,主動性和自覺性差,自控能力差等,進入中職學校后,沒有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屢戰屢敗”的學習經歷,讓他們習慣于無所事事,沒有目標等,給中職教育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1.不良的社會競爭環境存在偏見 社會普遍認為讀大學才是出路,讀中職學校是無奈的選擇,盡管現在的職業教育得到了國家的重視,但人們對中職學校的社會地位仍有偏見,只有考不上高中,才會到中職混日子,讀中職的學生都是不會讀書,沒有前途,對職業教育的輕視從未根除。這些外在的因素會直接影響到中職學生自我評價過低你,認為自己沒優點,沒特長,進而放棄學習,形成了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學習無助由此而生。
2.家庭環境對中職生的影響 家長教育孩子有自己的教學辦法,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孩子的成績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時,無視孩子的努力,而是認為孩子不夠努力,作為父母他們從心里對孩子的學習產生了失望的情緒。孩子進入中職學校,他們不再關注孩子的學習,放任自由,不對孩子職業發展提出合理的意見,甚至打擊孩子讀不讀都一樣,什么都不會。父母的消極態度會使中職生失去信心,變的迷茫,絕望,毫無斗志,加劇了中職生的學習無助感。
3.學習成績是學校和老師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學習成績長期不良引發了學習無助感。在學習中經受了太多的失敗,沒有體會過成功的滋味,慢慢的失去信心們不敢主動學習,產生逃避心理。學習成績長期差導致學習好奇心和興趣的弱化,逃避學習,毫無信心,形成了學習無助感。有的學生嘗試過努力,但結果卻不如他人,老師沒有及時發現肯定,長期被忽略,便慢慢不抱希望,直接選擇放棄,得過且過,他們傾向于把自己的失敗歸因于智力和能力, 取得的成功歸因于任務的簡易和運氣,形成了“學習無助”群體中的一員。
二、中職生學習無助狀態的表現
中職生大多數學生基礎差,體驗過學習的失敗,毫無動力,缺乏進取心,不愛學習甚至逃避學習。學習無助是中職學生經過多年反復的打擊和失敗,尤其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消極評價,認為自己天生愚昧,在學習面前就是一個失敗者,對學習失去了興趣,甚至自暴自棄,內心對學習充滿恐懼遠甚于對學好的成就感。即使是力所能及的任務,他們總懷疑自己解決不了,瞻前顧后,不敢嘗試,害怕失敗的恐懼,讓他們對困難妥協,所以不努力直接放棄。在與老師和同學的交往中,認為自己不受歡迎,自卑的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與他人溝通。在班級里,同學間不能有效溝通,相互埋怨,遇事相互推卸責任,缺乏主動性,不愿參加集體活動,學校的事就是老師和班干部的事,跟自己毫無關系。
三、針對中職生學習無助狀態的教育對策
1.社會環境方面 社會各界應重視中等職業教育的工作,政府要通過各種途徑引導社會輿論,統籌中德職業教育教學,加強就業,給中職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轉變對中職教育存在偏見的觀念,重視學生技能的培養,消除社會各界對中職教育錯誤認識。政府可以牽頭社會的各大企業招收部分中職學校的優秀學生,開拓寬松的就業渠道,鼓勵學生通過努力獲取企業的認可。同時改善學校周邊的環境,取締黑網吧,優化衛生環境等。
2.家庭環境方面 古往今來的經驗是家庭對孩子的成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家長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教育上要注意自身的學習,多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知道他們的困惑并適應的給以指導,并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運用科學的教育方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立性,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要多陪陪孩子,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創造一個積極向上,輕松自在,懂文明,講禮貌的氛圍。家長要經常跟學校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通過學校、老師和家長共同幫助孩子,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和轉化。
3.學校教育方面 首先學校要狠抓校風校紀,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要著既定各項嚴格的管理制度,提高中職學生對職業和專業的認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營造良好的學風,促使學生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第二,中職學校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為學生的基礎差,學校可以開發校本教材,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開發適合本專業的校本教材,讓學生看得懂,學了之后有用,這就要求校本教材要有實用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對自己的專業充滿熱情,之后再將熱情帶到其他的課程中。第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獎勵。中職學校的教學質量是有教師團隊決定的,要加強教師自身的培養,鼓勵教師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及培訓等方式,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教學管理,鼓勵教師實行新的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借助視頻,課件,微課等條件,以圖、形、聲、色等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形象生動,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也可以通過情景教學,以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實踐,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性,少講多練,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及時發現學生的進步,哪怕是一丁點,要多表揚,多關注,鼓勵學生,讓學生的學習無助感慢慢消除,進而增強自信心,慢慢的獨立完成任務。
綜上所述,中職學生的學習無助感一旦形成,需要社會,學校,家長和教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慢慢轉化學生,讓他們重新回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因此,要為社會發展培養各行各業合格的專業人才,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應通過多方重視和努力,激發和培養中職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為優質的職業教育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