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蘇蘇 文/李璞
寶寶喝水喝對了嗎?
編輯/蘇蘇 文/李璞

李璞
原北京協和醫院兒科專家,1964年畢業于我國解放后首屆八年制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從醫50余年,專長于兒科臨床、兒童早期教育、兒童營養、健康咨詢、體格和氣質測評、智力開發等。
我們都知道海洋中的鯨魚、海豚啊都是水生的,河里的魚類也是水生的,這估計大家都沒有異議,但是如果我說我們人類也是水生的,您同意嗎?
生命的基本現象是新陳代謝,新陳代謝的所有過程都必須在水中才能進行,實際上水是我們身體內最重要的物質,我們身體內營養物質的運送、酶的活動、重要物質的代謝和我們日常的生理活動都需要有水的參與,如我們的血液中大部分是液體,我們的組織也是液體,我們的腦脊液也是液體,胃液、唾液也是液體,甚至我們的眼淚和汗水也都是液體,想想看,如果人體內真的沒有這些液體,也就是沒有這些水,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我們的寶寶們正處在快速生長發育階段,他們身體的新陳代謝比我們旺盛,寶寶們比我們成人每天需要更多的水分。
水對維持我們生命那么重要,那水是通過怎樣的途徑進入到我們身體的呢?水進入我們身體唯一的途徑就是“飲”和“食”,即飲食。當然體內還有一部分水是內生水,主要是體內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謝時產生的水。
讓寶寶從小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愛喝水、會喝水、喝有利于健康的好水的好習慣至關重要,寶寶平時需要的這些水是通過寶寶的一張小嘴巴的“飲”和“食”來完成的。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每天應該喝多少水也是不同的,具體到每個寶寶每天的飲水量是與許多因素有關的,是
因人、因年齡段、因地域、因季節而不同的。參考數值如下;嬰兒120~150毫升水/公斤體重/天;幼兒100~140毫升/公斤體重/天;4~7歲兒童80~110毫升/公斤體重/天,這是指每天飲食中的主食、副食(蔬菜、水果)、粥、湯水、奶制品等以及額外喝入水量的總和。

溫白開水
白開水是天然狀態下的水,經過科學的凈化,煮沸后,是殺死了致病菌、水中的礦物質(鈣、鎂等)得以保存的水。白開水的物理性質和體內生物細胞內的水分子有較大的親和性,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進而參與身體內的代謝活動,并能起到凈化血液、排毒、通便、利尿等作用。
煮綠豆湯
綠豆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尤其是綠豆皮中含有類黃酮、皂甙、生物堿、豆固醇、香豆素、強心甙、膳食纖維等對身體有好處的成分,盡量給寶寶煮爛、煮透吃。
煮蔬菜水
一些綠色蔬菜、紫色蔬菜、黃色蔬菜都可以給小寶寶煮水喝,有利于訓練寶寶的味覺、嗅覺,補充水分,蔬菜在水煮的過程中,水溶性的維生素大部分已被破壞。
煮水果水
水果水味道好,有些甜味,寶寶容易接受,但在水煮的過程中其中的水溶性維生素也所剩無幾。
煮西瓜皮水
鮮西瓜皮含有大量營養素,維生素C、B族維生素,礦物質鐵、鉀、磷、鎂、鋅,以及果糖、果酸等,西瓜外層的綠色瓜皮煮熟后仍有清香的味道,煮西瓜皮水可以解渴、利尿,清暑除煩。煮熟的西瓜皮水雖然維生素大量丟失,但其中的許多礦物質依然存在。
稀釋的鮮榨水果汁
這是寶寶的最愛,里面含有多種維生素、果糖、葡萄糖、膳食纖維等,但是鮮榨的果汁味道過甜,不利于寶寶牙齒健康,也容易養成寶寶嗜甜的不良飲食習慣,建議給寶寶喝鮮榨果汁時一定要稀釋后再給他們喝,而且每天只在一定的時間給寶寶喝一定量的稀釋鮮榨果汁。

○從小養成喝溫白開水的習慣,寶寶滿月過后,象征性地每天給他喝幾口白開水,習慣成自然。
○家庭壞境中營造定時喝水的氣氛,寶寶身邊的人都養成定時喝水的好習慣,利用寶寶從眾心理,引導寶寶愛上喝水
○不斷變換喝水的容器:調動他們的好奇心,或者在一個透明的玻璃杯子里,放些溫白開水,再切一片新鮮的檸檬放在水里面,會多么吸引寶寶的視線啊!
○家長不要在寶寶面前大口大口喝飲料,不在寶寶面前議論什么水不好喝。
○要給寶寶養成“該喝什么水就喝什么水,而不是想喝什么水喝什么水”的好習慣。
碳酸飲料
屬于三高食品,高糖、高添加劑、高熱量,對寶寶身體健康和牙齒等的發育不利,不建議給寶寶飲用。
礦泉水
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對寶寶沒有針對性,且不利于腎臟濃縮稀釋功能發育尚不完善的寶寶飲用。
葡萄糖水
寶寶進食的大部分食物在體內都可以轉化為葡萄糖,如無醫囑,寶寶不要喝葡萄糖水。
功能飲料
不適合寶寶飲用。原因是,寶寶腎功能發育不完善。有文獻報道,個別寶寶常喝功能飲料,可能出現攻擊行為、無防護行為等現象。
蜂蜜水
含有葡萄糖、果糖、生物活性物質等,可促進腸蠕動、可潤便,但食用過多可影響食欲。采集過程中會把農藥、致敏因子(花粉)、肉毒桿菌、某些致癌物質帶入蜂蜜中,故3歲以下兒童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