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巖
孫麗琴:用心調解,促開基層和諧之花
◎文/孫巖

孫麗琴
生活中,她未語先笑熱情爽直;法庭上,她沉穩大氣不怒自威。自1998年在法院工作以來,她忠實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莊嚴使命:當書記員,她記錄案件1500余件,件件清晰完整地反映案件全貌;當案件評查員,她評查案件7000余件,件件字斟句查,逐一查漏補缺;當審判員,她參與審理各類案件384件,判決處理169件,調解撤訴215件,調撤率56%,調撤率位居全院第一。她所辦理的民事案件無一超審限,無一違法違紀,無一纏訴上訪。她用一腔真情用心調解,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
她,就是寧夏民革黨員、寧夏中寧縣人民法院寧安法庭庭長孫麗琴。
從事審判工作的人都知道,相對于“判決”工作,開展“調解”工作意味著付出更多的辛苦與努力。而孫麗琴卻始終在工作中堅持“調解”優于“判決”。
“在基層,許多案件的原、被告都沾親帶故,如果依法判決,對于我們法官來說固然既省心又省力,但當事人之間的親朋關系容易搞僵,甚至反目成仇。調解雖然辛苦,但能夠減少當事人的訴訟成本,避免雙方心理上形成對抗,真正實現案結事了。”這是孫麗琴多年法律工作的親身感觸。
2013年3月,孫麗琴主審了一起生命權糾紛案。毛某某的兒子與五名同事一起吃飯喝酒,酒后駕駛摩托車在回家途中發生車禍,當場死亡。盡管肇事司機已經賠付毛某某20萬元,然而痛失愛子的毛某某認為,兒子的五名同事與其子一同飲酒且五人未能有效阻止兒子酒后駕車行為,最終致其意外死亡,應負一定法律責任,要求這五個人予以高達8萬元的經濟賠償。
對于法官而言,此案案情較為簡單,按法理作出判決并不困難。這五個人對毛某某兒子的死亡不存在主觀惡意和過錯,不負有賠償責任,不過應承擔一定的補償責任。但細心的孫麗琴在查閱案情時了解到,毛某某與五名被告既是同事也是親戚。如果就此依法理審判,彼此之間會形成心結,且傷及親戚感情。為了達到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孫麗琴決定把調解作為處理此案的首選。
在庭審調解中,孫麗琴告訴雙方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著想,充分理解對方心情,勸說毛某某降低補償數額,同時勸說五名被告在能力范圍內對原告進行適當補償。然而,雙方當事人都拒絕接受調解。原來,作為家里的頂梁柱,毛某某兒子的突然離去使得這個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庭頓時陷入了困境,為了一家人今后的生活,毛某某希望通過法院判決獲得更多的經濟賠償。而五名被告均認為喝酒是其兒子提出的,且毛某出事前他們盡到了勸阻其勿要酒后駕車的義務,責任都已經盡到,無須賠償,更無須補償。由于雙方之前已經多次進行過協商,效果并不理想,毛某某曾領著身穿孝衣的孫子到這五個人家中大鬧,給五位被告心中留下了一股怨氣,因此堅決不同意補償。

孫麗琴(中一)參加基層巡回法庭工作。
面對陷入困境的案件調解工作,孫麗琴沒有放棄,而是充分運用“面對面”、“背靠背”、“情感呼喚、困難諒解”等調解方法反復做雙方的工作。她從交通事故責任劃分、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補償責任及賠償責任的區別等方面向毛某某釋明法律的相關規定,明確指出被告雖有補償責任但補償金額較少,從而使毛某某的訴訟期待值更加合理化。隨后,孫麗琴又通過電話溝通、多次上門拜訪等方式,勸導被告換位思考毛某某的現實處境,理解其因對一家人未來生活處境的擔憂而采取的過激行為,使被告有所觸動,表達出了主動補償的誠意。最終,經過前后多次調解、歷時3個月時間,雙方當事人終于握手言和,毛某某降低了補償金額要求,五名被告一次性補償原告各項經濟損失共計1.6萬元。
類似的案件還有很多。正是憑著這種不肯放棄的堅強毅力,很多棘手的案件明明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在孫麗琴面前都又出現了“柳暗花明”的效果。“雖然調解起來比較費時費力,但調解便民利民,是消除雙方積怨、化解矛盾糾紛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實現‘案結事了人和’辦案目標最有效的途徑。”在她的帶頭示范引領下,寧安法庭走出了一條辦案調解率高、服
判息訴率高、群眾滿意率高的路子。2014年,寧安法庭審理各類民事案件302件,調撤169件,調撤率達56%,居全院之首。
作為一名基層法院的法官,孫麗琴承辦的案件大多數涉及鄰里糾紛、小額賠償、離婚訴訟或贍養老人等與日常生活關系緊密的問題,一些案子看似是家長里短、雞毛蒜皮般簡單,但都牽動著多個家庭之間的關系,剪不斷、理還亂。因此,孫麗琴從不因案件簡單就輕易下判,而是堅持情、理、法共融,努力將司法的人文關懷融入辦案過程中,讓當事人既感受到法律的莊嚴神圣,又感受到法官的脈脈溫情。
年近八旬的朱老漢因養子不盡贍養義務將其告上了法庭,要求養子每個月支付數百元的贍養費。朱老漢說,自己當年是抱著養兒防老的想法將自己的外甥收為養子,辛辛苦苦將他養大成人并為其蓋房娶妻,如今自己和老伴年紀大了、生活不便,需要子女照顧,而養子卻不愿意,不要說出力,就是連一分錢也未給過他們。養子則認為,自己年幼時眼睛受傷,因為父母送醫不及時,成為九級殘疾,造成今后生活的不便。且自己是一個普通的打工者,受眼睛殘疾的影響工作并不穩定,家中還有三個孩子都在上學,經濟拮據,無力履行贍養義務。目前養父母每人每月都能領取到八百多元的養老金,在當地而言生活條件并不那么困難,老人應該體諒子女的困難,以經濟拮據為由拒絕支付。由于溝通無效,雙方各說各的理,在起訴前已鬧得不可開交,養子因情緒激動口出不遜,老人則喊出斷絕父子關系的狠話,彼此之間的矛盾愈積愈深。
案件事實非常清楚,案情并不復雜。的確,按照法理,子女作為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父母對此進行起訴也合乎法理。但孫麗琴卻遲遲未判:與其讓養子自覺“屈服”在法理之下,不如讓養子因情理、法理而“信服”;與其讓父母因法理而獲得“照顧”,不如就此事讓子女通曉道理、以實際行動慰藉老人。否則案子即使結了,矛盾依然會存在,糾紛還會再起。
在庭審調解中,孫麗琴一方面嚴肅告知被告贍養老人是子女應盡的義務,不能因為經濟困難而不履行義務,另一方面,她耐心開導被告:“你眼睛受傷致殘,并非父母本意,而且當時他們確實盡力幫你醫治,你痛苦,他們也難受自責。養父養育你二十幾年,還幫你蓋房娶妻,如同親身父母,感情深厚,退一步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俗話說:養育之恩大于天。動物尚知返哺之恩,更何況人呢?”被告低頭沒有說話,但態度有所松動,孫麗琴又轉過頭勸老人:“說句不好聽的話,您現在雖然身體硬朗,但總有腿腳動不了需要人照顧的一天,不能為了幾百元錢就斷了父子多年的情份,而且你看孩子確實也不容易,也要體諒一下他們的難處,開口就是這么多的贍養費,子女能承受的了嗎?他們生活不順利,你們不也很痛苦么。”協調中,父子雙方情緒逐漸緩和,言語不再激烈,溝通中往事的提及讓家庭親情逐漸涌現,最終,父子二人達成調解協議,養子每個月支付養父300元贍養費。
案件審理結束了,但矛盾是否得到真正化解,親情是否能夠繼續維系?對此放心不下的孫麗琴利用節假日多次來到了當事人家里,以話家常的方式和養父子擺事實、闡法理、講親情,最終當事人之間的隔閡得以化解,雙方冰釋前嫌,和睦相處。
孫麗琴感慨地說:“基層法庭是化解人民矛盾和糾結的第一線,我們只能將工作做細,從當事人的角度出發,充分聽取當事人的訴求,加大調解力度來化解矛盾,才能讓每一個當事人都能感受到法律的溫度,贏得堂堂正正,輸得心服口服。”
在孫麗琴扎實有力的腳步后,留下的是一
串串閃光的足跡:先后6次被評為縣“優秀公務員”,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多次被中寧縣人民法院及中衛市中級法院評為先進個人;因為業績突出,2014年,所帶領的寧安法庭被中衛市婦女聯合會授予“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她本人被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評為“全區人民法庭工作先進個人”。
與這些沉甸甸的榮譽相比,孫麗琴感到更重的是作為一名法官肩上應有的社會責任。
為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孫麗琴多次將庭審現場搬到農家小院、田間地頭,既方便了雙方當事人及多位證人參與審理,又對圍觀群眾進行了現場普法教育。
家住中寧縣寧安鎮洼路村84歲的李老太生育了5個兒子、2個女兒,丈夫多年前去世。2013年,李老太居住的老房子被列入縣城改造范圍,因拆遷安置補償款的分配問題,7個子女產生矛盾,互相推脫責任,致使李老太的衣食住行無人問津。老人萬般無奈下將子女告上法庭。
孫麗琴審閱案件材料后認為,現場審理該案對地方群眾的思想道德建設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為此,她邀請了縣婦聯相關人員及村委會主任在李老太所在的寧安鎮洼路村現場審理該案,以期能通過這一在農村中有代表性的贍養糾紛案例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庭審中,孫麗琴向當事人和現場旁聽的幾十名群眾宣講了贍養老人的法定義務、不履行贍養義務的違法后果以及相關法律法規,釋明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在調解過程中,婦聯工作人員和村委會主任又緊緊圍繞當事人血濃于水的親情闡述孝道美德,苦口婆心開導被告。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參加聽審旁聽的村民們也都說:“這種審判方式好,既能臊臊(當地方言,“使人丟臉”的意思——作者注)那些不贍養老人的子女,又能讓我們受到教育。”
此外,為回應群眾對司法工作的關切,孫麗琴充分利用每個案件的“庭后半小時”時間,跟當事人面對面討論與案件有關或者是法律道德方面的一些問題,向旁聽群眾和當事人解釋適用法律的依據,解答群眾的疑問,并現場征求旁聽群眾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在積極履行法官責任的同時,孫麗琴還不忘作為民革黨員的責任,工作之余,積極參加調研,認真撰寫提案。2012年10月,孫麗琴當選為中寧縣第十一屆政協委員。由于一直在從事民事審判工作,孫麗琴清楚的認識到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工作在保障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她在民事審判工作方面給予了諸多關注。此外,她的參政議政聚焦點還放在民生方面。在中寧縣政協十一屆一次、二次全委會議上,圍繞民生問題孫麗琴先后提交提案10件,立案10件。2013年在縣政協十一屆二次全委會議上所提的《關于加快推進我縣農村土地流轉的建議》還被會議定為重點提案,受到廣泛關注。中共中寧縣縣委、縣政府根據提案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的意見》,引導教育群眾不斷規范土地流轉,不斷優化整合土地資源。目前全縣土地流轉呈現出模式趨于多樣、范圍不斷拓寬、規模逐漸擴大、收入明顯提高、由被動轉為主動五大特點,加快了全縣現代農業發展步伐,為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閱卷、調查取證、調解、開庭、再調解、制作法律文書、送達和整理卷宗,每天的工作周而復始,單調而瑣碎,但孫麗琴樂此不疲。“因為我,讓這個社會少了一些矛盾、多了幾份和諧,我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我喜歡法官這個職業!”孫麗琴的語氣里透著自豪。
(孫巖,民革寧夏區委會組宣處副主任科員/責編 金綺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