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匯,余劍
(江西省上饒市林業局,江西 上饒 334000)
林業碳匯項目的三重功能分析
黃宗匯,余劍
(江西省上饒市林業局,江西 上饒 334000)
摘要:指出了林業碳匯這個項目對我國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其包含的三重功能,都是符合新時代前進所需求的重要基礎。闡述了林業碳匯項目中的三重功能實質意義和內涵,分析了我國林業碳匯項目的基本情況,探討了合理有效展開林業碳匯項目工作的政策,以期為林業碳匯項目的開展實施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碳匯;工程項目;三重功能;策略
收稿日期:2015-09-28
作者簡介:黃宗匯(1975—),男,江西高安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碳匯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5)11-0127-02
1引言
目前,由于全球經濟發展不均衡,不少國家和地區在追求經濟發展時,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造成全球氣候不斷惡化,這種惡劣的氣候變化又反作用于全球經濟,制約著全球經濟發展。所以,我國應該對此加大重視和關注力度,依照《京都議定書》中的相關規定進行林業碳匯項目,改善我國以及整個世界的氣候環境,最終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林業碳匯項目三重功能的介紹
林業碳匯實質就是從事造林工作,經過造林以及再造林形成一定規模的森林,然后對森林展開管理和保護工作。這些措施可以使空氣中的CO2被林木所吸收,讓森林控制吸收大量的CO2。就目前來看,林業碳匯項目的主要意義一般有三重功能,包含了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以及促成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氣候發生變化,所指的就是經由溫室氣體不斷排出,囤積達到一定濃度標準時,致使氣溫增高,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造成降雨不規律而引發洪澇災害和相關災害等現象。這些現象會對社會及自然造成難以想象的破壞,在一段時間之內,大自然以及人類社會的各個生態系統都需要適應這些氣候變化。
就人類社會而言,通常會采用一些適應或者減緩措施來應付這些氣候變化的現象。而適應,就是說面對惡劣氣候所采取合理實際的措施,減輕這種惡劣氣候變化所造成的損傷,比如抗災作物,加強海岸沿線防護以及保護生態系統等。而減緩措施主要是為了預防氣候發生變化,使氣候的變化速度或者說頻率有效降低。一般是通過減少或是制約向大氣層排放的溫室氣體來達到減緩氣候變化。實際措施有使用清潔能源以及選用新興能源等方式,有效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并利用造林來吸收CO2。在目前的形勢下,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重視《公約》,并按照《公約》落實具體工作。也就是說,現在各個國家包括我國都在重視考慮把適應氣候變化和減緩氣候變化結合起來,視其為國家的重要政策之一,為的就是保障國家能可持續發展。
3我國相關林業碳匯項目三重功能的具體分析
依照國際上的規則和具體程序的操作設計,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林業建設情況,林業碳匯項目的開展已有重大突破。這些項目中不僅通過植樹造林增加CO2的吸收效率,同時也考慮到其他的效益。
例如,廣西的林業碳匯項目不但強調吸收CO2,并且還對珠江一帶流域的植被進行了恢復,減緩了水土流失。在內蒙古的相關項目當中,碳匯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沙漠化,避免荒漠的同時也吸收了大氣中的CO2。另外在上饒地區,在響應江西省委省政府大力創建和諧生態社會、積極打造沿海城市旅游度假后花園的背景下,在江西建立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圈等重大項目的引領和帶動下,生態項目建設勢頭強勁,在考慮到吸收CO2的同時,還注重加強森林植物與動物的恢復與保護,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截止2014年底,上饒市已建立森林公園28個,面積58 405.08 hm2,其中:國家級9個,面積48 799.59 hm2;省級19個,面積 9 605.49 hm2;建立各級自然保護區29個,面積181 525 hm2;現有濕地公園10個,總面積60.67萬畝,其中國家級3個(含兩處試點),省級7個(均為試點)。這些不同地區的林業碳匯項目都顯示出了森林具有適應以及減緩氣候變化的兩大重要功能。所以說,大力研究《京都議定書》規則下的林業碳匯項目,對經濟利益和生態社會效益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這些項目不光是讓我國在適應氣候變化和減緩氣候變化方面的能力和效率得以提高,而且還對林業乃至全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我國目前為止,已經有六大林業碳匯工程項目獲得較為明顯的綜合性效益。
(1)我國的森林資源整體數量得到大幅增加。據江西省2014年度二類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截止2014年,上饒市累計保有森林面積131.1萬hm2,較2009年增加森林面積0.46萬hm2,增長率0.4℅;全市生態公益林面積56.97萬hm2,其中:國家補償公益林面積29.20萬hm2,省級補償公益林面積340.39萬畝,其他補償公益林面積5.07萬hm2。以每1 hm2森林平均每年可以減少11t CO2排量計算,預計未來30年,可減少CO2排量151.8萬t左右。
(2)天保項目的木材產出量削減調整已到位。自從天保項目開展以來,居于長江上游以及黃河中上游區域的天保樣本相關地區完全禁止了商業性砍伐天然林木,實際保護國家的天然林業資源達到430萬多 hm2。
(3)有效合理安置富余的職工。在這些項目中,富余人員的實際安置率超過85%。對于生態較為惡劣的區域,繼續實施生態移民策略,使得農民們的生活情況可以獲得良好改進。
(4)減少水土流失,緩解土地荒漠化。這些項目的開展實施,除了林業碳匯得到增加,有效減緩氣候的變化以外,同時還有助于各種生態生物多樣性的保存工作,以及防止水土流失。在改善人們生活環境和水平、凈化空氣以及發展農業的同時,還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這完全是適應氣候變化的有效策略。不僅如此,我國的六大工程還對全球氣候的改善作出了貢獻,有效控制了溫室氣體的排放,減緩了全球變暖的速度,對保護淡水冰川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完全履行了《公約》規定的義務。
4結語
我國的發展需要結合全球情況而進行,按照《公約》,我國必須嚴格落實開展林業碳匯項目。林業碳匯的三重功能對于國家社會發展及生態持續發展有著全重要意義。因此,做好林業碳匯項目工作,才能適應以及緩解氣候的變化,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
參考文獻:
[1] 石鐵峰,呂成軍.淺論林業碳匯項目的三重功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8):237+71.
[2] 尹曉芬,王曉鳴.林業碳匯項目基準線和監測方法學及應用分析——以貴州省貞豐縣林業碳匯項目為例[J].地球與環境,2012(3):460~465.
[3] 張銳,曹芳萍.我國林業碳匯項目的發展現狀研究[J].中國城市林業,20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