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攝影:王巖 ]
莫干問“道” 明銳挑戰“莫干賽道”
[ 文/攝影:王巖 ]
“莫干好,遍地是修篁。夾道萬竿成綠海,風來鳳尾羅拜忙。小窗排隊長。”陳毅元帥的詩詞,道出了莫干山竹林的風韻與雅致。可到達這雅致之地,則需要經過驚險刺激的48盤。對于崇尚運動的明銳,這條山路絕不會從它的車輪下輕易溜走。
走進秋季的莫干山,我與明銳漂移“莫干”的表演正式開始。這被毛主席譽為48盤的驚險盤山路果然名不虛傳,將其稱之為天然的“莫干賽道”毫不為過。莫干山是天目山的余脈,山上多是竹林。山體陡峭,道路依山而轉,蜿蜒多彎。透過明銳的車窗往下看,竹海茫茫,人宛若置身綠云之上,給人一種凌虛蹈空之感。
我們隨明銳一直盤旋而上,路況較好,但不太寬,僅僅能容兩車相錯。翹首山頂,只看到層巒疊嶂和陸續而來的山路,那個要到達的終點似乎遙不可及。這是真實的自然界里的漂移線路,險峻、靜謐,只有明銳輪胎與地面的摩擦聲在山巒間久久回蕩,那是動人心弦的回響。它出色的底盤和電子控制系統保持著車身的平穩,在發生側滑的緊急狀態下動態穩定系統會及時參與工作,準確地進行制動力的分配,并把車身拉回到正常的位置。
對于很多車而言,這崎嶇恐怖的山路令人不寒而栗,而對于明銳而言,這是天然的樂園,讓它過足了癮。走下車回望48盤,它配得上“賽道”二字,一條勉強容得二車通行的小路,一側是郁郁蔥蔥的竹林,一側是陡峭的崖壁。
明銳搭載的1.4TSI發動機加上扎實而穩健的底盤,顯然已經具備了賽道的能力,如果在城市中,變速器甚至無需降擋就可以完成常規的超車動作。我此時肆無忌憚的將油門踩到底,渾厚的動力便給了我極強的信心,這也得益于更加平順的線性動力輸出。單純從加速和制動的角度,明銳絕對具有與豪華品牌抗衡的能力,甚至還更出色。
當然,除了風景,我們更加享受明銳帶給我們的運動刺激,駕駛明銳快速過彎、加速走線,整個底盤給人的那種完整感覺,確實是一種激情的享受。車頭指向靈活,車尾循跡性出色,這一點不是每個車型都能做到的,這絕對是MQB平臺的強項。明銳作為這個平臺下首款A+級轎車,強大的綜合性能和指標,已經代表了當代同級車型的較高水平。
駕駛明銳沿著蜿蜒的山間公路,也不知盤旋了多少個彎,終于到達“翠綠仙境”。漫步在山間竹徑,眼前霧靄氤氳,蒸騰繚繞,流泉淙淙,飛瀑凌空,這就是干將、莫邪鑄劍的地方。
莫干山里的精髓當數劍池,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成就了莫干山的盛名,一汪不大的淬火池,鑄就了莫干山的靈魂。劍池,是青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走近劍池,就是走近中國幾千年前先進的冶煉技術,也是走近中國古代一段殘酷斗爭的歷史。“觀瀑橋”旁的“試劍石”上,仿佛還有著一種升騰著的“劍氣沖天”,阜溪橋旁,凝望那經典的雕像——莫邪干將鑄成的雌、雄二劍仍在歷史的深山中熠熠生光。
征服山路,看似家用的明銳也可以擔此重任,它用更先進的技術和性能把賽道轉移到大自然,并完全勝任。
劍池不大,水也不深,但整個景點陡崖峭壁,
流泉飛濺,好一派原生態風光。而干將、莫邪雙劍的犀利不禁令人唏噓,據稱這雌雄二劍,寒光閃爍,鋒利無比,合而為一,分則為二。
走下車回望48盤,它配得上“賽道”二字,一條勉強容得二車通行的小路,一側是郁郁蔥蔥的竹林,一側是陡峭的崖壁。
此番前來探訪劍池的明銳造型設計并不威猛兇悍,但這并不影響它犀利的運動特性。它將百年品牌的經典元素與現代藝術元素進行了完美融合,全新的水晶切割設計風格在明銳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流暢、動感的線條勾勒出簡約、大氣的外觀造型;直瀑式立體鍍鉻格柵、浮雕鍍鉻全新徽標、發動機蓋V形線條、動感四葉草造型燈組等斯柯達家族設計語言都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穿過叢篁密林,依著山勢起伏,那些用石料砌就的款款別墅星羅棋布,它們如今是莫干山最好的裝飾與點綴。這些別墅中,蔣介石、宋美玲曾來此度蜜月,周恩來與國民黨要員在此談判,連一貫深居簡出的毛澤東也兩次踏上莫干山,并作《看山》詩一首。自古以來,許許多多的名人都在莫干山留下了游蹤墨跡。
不禁要問,莫干山憑何能吸引如此眾多達官政客。如果看到掩映于茂林修竹之中的二百多幢別墅、亭臺時,就不會再感到驚詫。清末民初時,風景宜人的莫干山就已名揚四海,英、美、法、德等洋人趨之若鶩,中國的達官名流也接踵而至。他們在莫干山大興土木,建造風格各異的別墅,有西歐田園式、歐洲中世紀城堡式、中國古典式等等。這些建筑依山就勢展開,高低錯落有致,雄渾優雅,匯聚了本世紀初期美、英、法、德、中等國別墅風貌的精華,莫干山別墅群也因此被譽為“世界建筑博物館”。
征服山路,看似家用的明銳也可以擔此重任,只是我們之前并不了解它的實力。莫干山此行,馳騁48盤,總覺意猶未盡。明銳用更先進的技術和性能把賽道轉移到大自然,并完全勝任,留給莫干山的,仍是那山重水復間回蕩著的響胎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