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衛平
摘 要 為培養學習者隱喻能力,大學英語教師應自覺完善自身隱喻能力素養:1. 加強對隱喻認知理論的學習,提升自身隱喻能力;2. 開展隱喻式教學,構建自身教學隱喻策略;3.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個人隱喻教學語料庫;4. 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構建語言多層次隱喻知識結構。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師 隱喻能力素養 自我完善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3-0010-02
近年來,隱喻能力與外語教學的相關性研究引起了業界極大關注。大家普遍認為,隱喻能力是一種與外語教學密切相關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應成為所有教育理念的基石和外語教學大綱的重要教學目標。嚴世清預言: 隱喻能力以及圍繞它形成的教學法將會成為新世紀應用語言學的發展方向。胡壯麟認為“對隱喻能力的掌握已成為第二語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縱觀當前研究前沿,隱喻能力的培養已成外語教學研究熱點。教師是任何先進教學理念和教育手段的執行者,其素質直接影響教學效能。而眾家在探索作為學習者的隱喻能力培養的同時,對作為傳授者的教師的隱喻能力素質卻鮮有涉及。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之一仍是教師質量問題。教師自身的語言素質、教學觀念、教學理論水平、教學技能技巧、教師的自主發展能力等都是制約教學進步的因素。教師的隱喻能力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成效至關重要,其隱喻能力素養是隱喻式教學的前提保障。教師的隱喻能力素養不容忽視。
一、大學英語教師的隱喻能力素養
隱喻能力這一概念首次由心理學家Gardner和Winner于1978年提出,其認為隱喻能力等同于Lakoff與Johnson所謂的“概念隱喻”,即通過隱喻性結構和其他認知機制對目標語中的概念進行映射或編碼的高級語言能力。Danesi(1992)則將隱喻能力等同于概念流利,認為二語學習者只有習得了本族化的隱喻能力才能達到概念流利。他還把在說話和寫作中能夠識別和應用新穎隱喻的能力歸為隱喻能力。Littlemore與Low (2006) 將隱喻能力分為4部分:(1)創新隱喻的能力;(2)理解一個隱喻多層含義的能力;(3)理解新隱喻的能力;(4)理解隱喻的速度,即輕松、準確、及時理解隱喻的能力。國內研究者王寅認為:隱喻能力是認知主體能夠識別、理解和創建跨概念域類比聯系的能力。作為教學實踐的實際操作者,大學英語教師不僅要具備隱喻能力,還應具有實施隱喻性教學的能力,其隱喻能力素養不僅指能夠識別、理解和創建跨概念域類比聯系的能力,還包括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英漢文化里的隱喻性認知機制,并透析隱喻性語言現象的深層文化內涵,以促進認知, 達成理解。
二、大學英語教師隱喻能力素養的自我完善
教師自我完善是提高專業素質和能力的根本。大學英語教師應不斷反思自身教學實踐,并對其原有知識進行建構。
1.加強教師個人對隱喻認知理論的學習,提升自身隱喻能力
教師自身專業理論對其行為具有重要影響,它直接支配著教師本人的計劃、決策、行為。土耳其學者薩班(Ahmet Saban)曾指出,隱喻在教學和教師教育中有10個方面功能,其中隱喻可反映教師的專業思想、可作為教師專業角色認同的原型、作為教師的教學策略、作為教師教學反思的媒介、作為改進教學的跳板等均與隱喻對教師行為的影響有關。隱喻能力應成為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的組成部分。英語教師首先應完善自身隱喻認知理論的知識構建,充分了解、挖掘并提升自身隱喻能力, 并在教學實踐中將隱喻能力系統化。
2.開展隱喻式教學,構建自身教學隱喻策略
Lange(1990)認為,教師發展是一個智力、經驗和態度等方面持續變化的過程,它源于教師教學備課和授課過程中的決策、課后的反思以及評估。大學英語教師應積極主動運用自身的隱喻認知理論知識, 系統地開展隱喻式教學,并在不斷反思自身教學實踐過程中構建科學的隱喻教學策略和方法。實踐和反思交錯進行,在不斷地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地構建與完善自身知識結構,用教學理論和經驗等知識來改善自身的教學行為,最終達到促進專業素質和能力的不斷發展。
3.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個人隱喻教學語料庫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外語教學提供了豐富教育資源,也為教師建立系統的隱喻教學語料庫提供了可能。教師可利用計算機信息處理功能,把有關英漢語言的各種隱喻描寫,包括詞匯的常規意義、語境意義、語言意義以及語篇隱喻的選擇手段等等,分門別類存放在電腦的各個文件夾中。通過建立個人隱喻語料庫,了解語言隱喻使用的規律和模式,分析發現隱藏在隱喻背后的意識形態。另外,還可以利用網絡搜尋最新的有用信息來不斷充實和更新語料庫,以保證個人語料庫內容豐富,方便檢索。
4.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注重多層知識結構的構建
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才智、經驗和心態的持續性提高過程。語言在不斷發展變化,隱喻亦無所不在。英語教師要在語言的各個層面嘗試并完善隱喻式教學模式, 并通過教學實踐, 深入挖掘隱喻的教育價值。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通過自學或進修等方式深入學習相關知識,更新教學理念及教法,積極構建語言隱喻化知識結構。
隱喻的教育價值使得培養語言學習者的隱喻能力已成為當前外語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大學英語教師應自覺地完善自身隱喻知識的建構,提升隱喻能力素養,才能勝任新型教學模式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嚴世清. 隱喻能力與外語教學[J]. 山東外語教學,2001,(2).
[2]胡壯麟. 認知隱喻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夏紀梅. 現代外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