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中圖分類號:G64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3-0019-01
“三嚴三實”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3月9日下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參加審議時,關于推進作風建設的講話中的重要內容,三嚴三實內容包括: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它在哲學上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觀,體現了共產黨人“為了解放全人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哲學作為理論形態世界觀,從總體上去研究人和世界的關系,而人和世界關系的本質就是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系問題。思維和存在不僅是人和世界關系的兩個本質方面,也是哲學上的兩個最高范疇。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明確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恩格斯把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的不同回答,作為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哲學派別的唯一標準。共產黨員是無神論者,是歷史唯物主義者,堅信共產主義社會是人類發展的方向,并為此無私奉獻。因此,嚴以修身,就是在思想上加強黨性修養,加強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和研究,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努力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反對低俗化、庸俗化,自覺遠離低級趣味,敢于抵制歪風邪氣。
在哲學上,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還有同一性問題,即世界能否為人所認識、人的思維能否正確反映現實世界問題。這是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劃分標準。馬克思主義哲學承認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的意義在于,正確的意識和意識的對象可以達到一致或者符合,而不可能完全相等。因此,共產黨員要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不盲目,不脫離實際。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勇于直面矛盾,敢于擔當責任,善于解決問題,發揚釘子精神,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成績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的檢驗。
同時,提醒我們黨員做到表里如一,強調思想和行為舉止要統一。心里想一套,實際做一套,思維和實踐發生分裂和矛盾,不是一個純粹的共產主義者。做人要實,就是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在做人做事上,黨員帶頭做“實”,既是高尚的人生態度,更是嚴謹的道德實踐。
“三嚴三實”體現了唯物辯證法。量變質變規律告訴我們,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量變到一定程度引起質變,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開始新的量變。量變是質變的基礎和必要的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而且,由于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內部和事物之間都包含矛盾的兩個方面,矛盾的雙方既對立又統一。事物的運動發展在于自身的矛盾運動。共產黨員必須防備不良因素的萌發、蔓延。正如經典《禮記·中庸》所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是每個黨員的入黨誓詞,是共產黨員的“道”。除此之外,都是旁門左道,須時時警醒自己。要善于小中見大,小事雜事要當做大事正事來認真對待,認真做好。因此,共產黨員要想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做實,思想上就要嚴以律己,不可須臾脫離共產黨員的“道”,做到心存敬畏,慎獨慎微,勤于自省。
馬克思主義認為,現象是外在的、個別的、具體的、片面的、豐富的、生動的,而本質則是內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單純的。但二者又是統一的,沒有脫離本質的現象也沒有脫離現象的本質,現象是本質的外露和表現,現象背后隱藏著事物的本質,二者不可分割。本質和現象是揭示客觀事物內部聯系和外在表現之間相互關系的范疇,二者既對立又統一。法國哲學家福柯指出,權力是一種關系,一種內在的關系。在現代社會中,權力就構成了一張巨大的、無所不在的羅網,這個網就是現實中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之間的復雜的關系以及這種關系的運作。因此,即便是普通黨員,他在普通崗位上也擁有一定的權力,因為他處在一個復雜的關系所運作的網絡中間。而這種權力表面現象是他擁有的權力,實際上是人民的權力,必須服務于人民。因此,嚴以用權,不僅僅是干部,也包括每個普通黨員,都要做到權為民所用,按章行使權力,任何時候都不能搞特權、不以權謀私。
習總書記提出來的“三嚴三實”,是一個統一、嚴密的整體,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嚴以修身是基礎,只有堅定的信仰,才不怕歪風邪氣的及其變種的滋擾。嚴以用權是核心,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就不會背離用權的初衷,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嚴以律己是修養,時時處處提醒自己“慎獨慎微”,防微杜漸。做到“三嚴三實”,才能在中華民族騰飛大業中有所作為,這也是當今偉大時代對共產黨員的最新要求。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