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錦文 鄧 義 劉玉新 楊壁然 劉 燕
CT尿路造影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對尿路結石患者的診斷價值
羅錦文 鄧 義 劉玉新 楊壁然 劉 燕
目的 探討CT尿路造影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對尿路結石患者的診斷價值。方法 收集我院60例尿路結石患者資料,將患者隨機分為CT組和磁共振組,每組30例,CT組患者通過CT尿路造影進行檢查,磁共振組患者采取磁共振尿路水成像進行檢查,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圖像質量和臨床確診率。結果 CT組患者的確診率為 96.7%,明顯高于磁共振組的7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圖像質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磁共振組患者的4級圖像質量略高于CT組。結論 CT尿路造影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所呈現的圖像均比較清晰,CT尿路造影的確診率要高于磁共振尿路水成像,而后者無需使用造影劑和電離輻射,因此這兩種檢查方法都適用于尿路結石的診斷。【關鍵詞】CT尿路造影;磁共振尿路水成像;尿路結石;診斷價值
尿路結石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結石可能發生在尿道和腎盞、腎盂的任何部位,根據發病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尿道結石、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以及腎結石[1]。尿路結石多發生于青壯年人群,且男性多于女性,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有下腹和會陰部疼痛。目前,臨床診斷尿路結石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使用較多的是CT尿路造影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2種方法,臨床中對兩者的診斷價值存在一些爭議。本研究將這兩種診斷方法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診斷和治療的60例尿路結石患者資料,均符合尿路結石的臨床癥狀和手術病理診斷,存在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尿痛以及血尿等癥狀。將其隨機分為CT組和磁共振組,每組30例。CT組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齡23~61歲,平均(41.2±2.3)歲;磁共振組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齡25~62歲,平均(41.7±2.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CT組 患者使用東芝16層螺旋CT掃描機進行檢查,掃描前患者可選擇不做胃腸道準備,也可先飲用500~1 000 ml水。掃描時,患者取仰臥位,掃描范圍是腎上極至恥骨上緣,在普通掃描后進行增強掃描,使用高壓注射器給患者注射100 ml碘海醇造影劑,注射部位為前臂靜脈團,速度控制在3.5 ml/s[2]。采用對比劑進行智能跟蹤,在注射造影劑后的動脈期(20~30 s)、髓質期(50~60 s)分別進行掃描,30 min后再行排泄期的掃描。CT掃描的參數設置:使用智能管電流為40~400 mA、管電壓為120 kV,噪聲指數SD值,平掃為18,增強掃描為15;矩陣為512×512、螺距為1.375,FOV設為35 cm×35 cm[3]。掃描后將數據進行重建,傳至工作站進行圖像處理。
1.2.2 磁共振組 患者使用GE 1.5T全身磁共振成像儀進行檢查,患者在檢查前需禁食8 h、禁水3 h,掃描時取仰臥位。采取快速屏氣掃描的方法依次進行自旋回波序列、T2WI冠狀位以及 T1WI橫斷位的掃描[4],自旋回波序列掃描的TR時間為2 800 ms,TE時間為1 100 ms,成像時間為4.3 s;T2WI冠狀位掃描TR時間為1 200 ms、TE時間為90 ms,層厚為8 mm、層間距0.25 mm,其成像時間為18 s;T1WI橫斷位掃描的TR時間為141.2 ms、TE時間為4.8 ms,層厚8 mm、層間距0.25 mm,其成像時間為20 s[5]。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確診率。
1.3 圖像質量評級 兩種檢查方法的圖像質量評級標準:1級為嚴重模糊和有偽影干擾;2級為中度模糊和偽影干擾;3級為中度模糊和略有偽影干擾;4級為清晰無偽影干擾[6]。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或頻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非參數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確診率比較 如表1所示,CT組患者的確診率為96.7%,明顯高于磁共振組的 7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確診率比較[n(%)]
2.2 圖像質量比較 如表2所示,兩組患者圖像質量評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磁共振組患者的4級圖像質量略高于CT組。

表2 兩組患者圖像質量評級比較[n(%)]
CT尿路造影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是診斷尿路結石最常用的方法,兩者有其各自的優缺點,選擇何種方法檢查在臨床診斷中存在一些爭議。CT尿路造影使用的多層螺旋CT掃描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影像學技術,具有無創性、掃描快、范圍廣、圖像質量高等優點,后期可以將掃描后的數據重建,形成立體圖像,消除腹腔中的臟器和骨骼的干擾,醫生可直觀看到尿路結石的情況。多層螺旋CT可以顯示直徑小于3 mm的結石,小結石的分辨率較高[7]。然而CT尿路造影需給予患者注射造影劑,且用量較大,處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以及兒童不宜使用。此外,CT尿路造影需要患者具有良好的腎功能,一些腎功能不全的患者CT圖像無法良好呈現泌尿系統情況。由于輸尿管較長,一次性的掃描不能完全顯示患者的輸尿管,且輸尿管的蠕動會影響圖像的質量,至少進行 4次掃描才能獲得良好的圖像,因此患者受到的輻射劑量較大。
磁共振尿路水成像的檢查方法無需注射造影劑,且患者的不良反應較少,可以用于孕婦和兒童。磁共振成像可以讓醫生直接觀察到腎實質和集合系統,且圖像質量較好。然而,部分積水高信號影像出現的缺損或充盈狀況并非都是結石的表現,無法直觀顯示結石,需要聯合其他診斷方法加以確診,尤其是在輸尿管結石的診斷中,其誤診率較高[8]。對直徑小于3 mm的結石,圖像不能完全顯示出來,需要結合原始圖像以及其他影像學檢查資料才能確診,一些小結石沒有造成梗阻積水,若不行薄層掃描會出現漏診的情況。因此磁共振尿路水成像對結石的敏感性與特異度沒有CT尿路造影高。
本研究對尿路結石患者使用CT尿路造影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2種方法進行檢查,結果顯示,CT組患者的確診率明顯高于磁共振組。由此可見,CT尿路造影可以提高尿路結石的確診率,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降低病情惡化率,這與多層螺旋CT可呈現小直徑結石有關。在圖像質量上,兩組患者的圖像質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磁共振組患者的4級圖像質量略高于CT組,可知磁共振尿路水成像在圖像質量方面稍占優勢。
總之,在檢查尿路結石中,CT尿路造影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的方法具有各自的診斷價值,結合使用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迪開,譚莉平,陸建常.CTU及MRU對泌尿系結石診斷價值的對比研究[J].重慶醫學,2013,42(26):3162-3164.
[2] 張毅.CT尿路造影與磁共振尿路成像在泌尿系統結石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9):173-174.
[3] 王煜,孫景金.泌尿系統結石MSCT、MRU成像的對比分析[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0,4(4):112-115.
[4] 李剛,白亮彩,周俊林,等.CT尿路造影及磁共振尿路成像在診斷泌尿系結石中的應用價值[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7):139-140.
[5] 楊培紅,王健.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泌尿系的應用[J].中國CT和MRI雜志,2010,8(5):69-71.
[6] 章先鋒,章可謂,葛丹楓.磁共振尿路成像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11):71-73.
[7] 耿志海.螺旋CT尿路造影與磁共振尿路成像在42例輸尿管梗阻性疾病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2):2946-2947.
[8] 簡昌友,茍仁波,王乾平.螺旋CT尿路造影和靜脈尿路造影技術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3, 22(3):224-225.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服務態度 操作熟練度 交流能力 書寫能力對照組 39 82±7 81±5 79±6 86±6觀察組 39 96±6 92±7 94±5 94±7 t值 3.96 3.17 4.26 2.83 P值 <0.05 <0.05 <0.05 <0.05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在骨傷科臨床中為常見病與多發病,其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中老年人發病率較高,在治療過程中給予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降低或避免并發癥的發生,減輕致殘程度,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者的功能活動[3]。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在機體突然遭受損傷后,局部疼痛、功能障礙等癥狀導致極易出現恐懼、緊張心理,因此,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病情,加強心理、疼痛、功能鍛煉等護理干預,以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加強其治療疾病的信心,鞏固治療效果,促進機體快速康復。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通過嫻熟的護理技術與高度的責任心,以贏得患者的信任,融洽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與劉金茹和程揚[3]的研究結果相一致,說明采用常規護理聯合綜合護理的干預措施是提高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治療效果的保障,對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及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1] 王冬云.老年胸腰椎壓縮性骨折45例舒適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75-76.
[2] 楊春英.胸腰椎壓縮性骨折39例護理[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26(2):113-114.
[3] 劉金茹,程揚.護理干預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0,7(24):105-106.
R445;R691.4
A
1673-5846(2015)03-0168-03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廣東廣州 510700
羅錦文,大學本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