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偉(內蒙古財經大學 商務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ZHANG Hong-wei (Business School,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ohhot 010070,China)
Porter(1996)認為,組織的活動和資源對戰略很重要,因為組織資源的專用性會影響差異化戰略,同樣也會影響成本領先戰略。根據資源基礎理論,盡管外包活動會影響組織績效,但企業的最終目標是通過獲取資源以實現超過平均水平的利潤(競爭優勢)。按照這種觀點,Day&Wensley(1988)指出,卓越的資源和能力不能自動轉換成低成本和差異化的位置優勢。這些轉換受特定戰略選擇(如企業目標、戰略和戰術實施質量)所調節。因此,作為企業戰略選擇的外包可能促使卓越資源和能力變成位置優勢,反過來也會導致更好的組織績效。
王雪瑞(2013)[1]認為組織能力和慣例在企業和專業組織間的交換,通過能力的共同使用,可以給企業帶來優勢,因此也會產生額外的租金。不包含特定資源的某些流程外包給具有優勢的專業供應商后可能會為企業產生額外的租金。一些研究者認為,信任外部來源并形成聯盟的企業可以提高績效,縮減風險,提高質量水平,而同時也會提高創新性和靈活性。因此,由外包所獲得的優勢或提升的績效會正向影響組織的整體績效,因為,與那些內部開發的活動相比,外包使得企業能夠利用較高質量和較低成本的互補性資源。外包不構成核心能力的那些流程的另一個優勢是,經理層可以集中于那些他們做得好的那些流程,換言之,就是產生核心能力的那些流程,這促使企業能夠在這些業務流程中變得更加具有創新性和靈活性。
以上是資源基礎理論對外包決策影響企業績效的解釋。除了個別少數企業把物流活動作為企業核心業務外,大多數企業均把其視為非核心業務。
通過剝離物流活動并將其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企業能夠提升績效。相對于非外包企業,企業績效提升體現為三方面:第一,減少物流所占用的資源能夠使企業集中于那些企業做得最好的業務。對核心能力的高度集中使得其在其核心領域變得更有創新性和敏捷性,這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績效。第二,第三方物流企業把其注意力放在非常窄的功能上,會比企業完成得更加成功。最后,外包物流給低成本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可以給企業帶來持續改進的成本降低。因此,通過實施物流外包決策,企業相對于未外包物流的企業能實現較高水平的績效。
企業外包那些具有較高價值的業務流程可能會對組織績效產生負向影響。Poppo&Zenger(1998)[2]指出,外包那些基于特定資源的活動在操作層面帶來較低的績效,由此也會對組織績效產生負面影響。外包也可能會腐蝕組織學習能力的潛力,尤其是在發展某些業務或核心能力的那些活動上。因為按照Cohen&Levinthal(1990)的觀點,內部開發對于創建新的核心技能和能力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機制。如果企業發展委托給外部供應商,核心技能和能力將會消失。然而,這種風險會隨著對價值鏈活動的分析而減少。Quinn(1992)認為,非核心外包可以被看作是適當強調核心能力的結果,即使戰略運作被外包出去,其可能被認為是發展核心能力的障礙。Bettis et al(1992)表明,長期外包可能導致組織績效的下降,因為企業自身不可能產生從供應商那里獲得知識。其他學者也指出,外包某些構成核心能力的流程或職能可能導致縮減創新以及更小的差異化,這些也會降低組織績效。因此,外包可能對組織績效有負向影響,因為Bettis et al(1992)認為,過度使用外包會為能力的構建和革新帶來問題,還會減少組織持續發展的潛力。因此,企業為了能夠保持短期領先地位,必須繼續發展價值鏈的主要部分,在市場上或者通過聯盟獲取那些對其業務不那么重要的環節。Kale et al(2002)認為,在互補資源方面缺乏戰略匹配、缺乏組織匹配、缺乏信任、不適當的治理結構的選擇、管理沖突的無能以及缺乏適應組織間交換的流程等是導致聯盟失敗的因素,并對組織績效產生負向影響,尤其如果合作的服務是必要的或者是補充性的。
以上是外包決策對企業績效負向影響的解釋。就物流外包決策而言,現有研究成果絕大多數表明企業外包物流后的各績效指標得到提升,但也有極少數文章的實證結果支持物流外包對企業績效產生負向影響。產生上述結論的原因,大體上包括:(1)物流在企業中具有較高的戰略價值,對企業核心能力貢獻較大,外包出去會削弱企業核心能力,進而縮減企業績效;(2)企業外包物流活動,沒有與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實現協同效應,進而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從而導致企業績效下降。
業務外包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的強度和方向可能會因某些因素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這些因素被稱作是調節變量。通常而言,業務外包與企業績效間關系的調節變量包括企業戰略(成本領先戰略和差異化戰略)和環境動態性。
柴國君,李丹(2014)[3]認為物流活動被認為是企業的非核心業務,被譽為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是縮減企業成本的主要來源。物流外包強度與企業績效間的關系會依企業競爭戰略而定。通過利用物流外包,實施成本領先戰略的企業不僅可以重點發展他們的核心能力,提高他們的物流質量,而且他們也可以不斷降低他們的總成本。提高的成本地位相對于行業競爭對手可以極大地提高競爭力,并借此促進更好的績效。因此,成本領先戰略增強了物流外包對企業績效的正向效應(或者減弱了任何負向效應)。
相反,實施差異化戰略的企業,通過物流外包,盡管也受益于增強的核心能力和提高的物流效率,但相對于實施成本領先戰略的企業而言收獲較少。物流外包導致的成本縮減對實施差異化戰略的企業而言意義顯得不那么重要,因為這些縮減的成本對他們的差異化產出沒什么直接影響。盡管成本縮減對實施差異化戰略的企業而言可能有非直接影響(即他們可能有更多的資源來繼續提高差異化的活動),但實施差異化戰略的企業相對于成本領先者而言收益較少。因此,差異化戰略被認為是減弱物流外包對企業績效的正向效應(或者增強物流外包對企業績效的負向效應)。
所謂環境動態性,是指企業面臨的環境具有頻繁、持續、難以預測性變化的程度。企業外部環境機制也會調節業務外包強度和企業績效間的關系,因為環境代表企業面對的偶然性的主要來源,外包強度在不同環境下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企業績效。業務外包對企業績效關系的影響主要受環境動態性而定。
物流外包對企業績效的效應可能會隨著環境動態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較動態的環境下依賴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完成物流活動,企業能夠利用新興的技術而不用在該技術上投入大量資金。而且,當新技術出現時,在合同許可情況下,外包企業可以轉換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來獲得的相應的成本或質量改善。因此,環境動態性有助于提高物流外包中的一項重要收益———技術相關的靈活性,由此也會提高物流外包對企業績效的積極效應。
相反,物流外包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效應在穩定環境下可能會下降。對此有兩個解釋。第一,物流外包的一個重要優勢是當考慮技術需要時,企業可以轉換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在更加穩定的環境,與技術變化相關的外包益處比在更加動態的環境下欠顯著,因為生產和服務技術變化得不是那么快速。因此,環境穩定性縮減了物流外包的重要益處。第二,在更加穩定的環境下,企業更難避免業務相關知識轉移到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企業的競爭優勢主要是基于企業能夠把自身資源和技術與其績效之間的聯系變得模糊。這種因果模糊性在穩定的環境下欠顯著,這樣會導致外包企業會無意地把他們的競爭優勢的來源泄露給他們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因此,環境穩定性很可能提高物流外包對企業績效的負向效應??梢哉f,物流外包的收益會隨著環境動態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且與物流外包相關的成本會隨著環境動態性水平的提高而降低。相反地,在更加穩定的環境,物流外包的收益下降,物流外包成本提升。
[1]王雪瑞.我國生產性服務業成長與發展現狀研究[J].財經理論研究,2013(5):42-48.
[2]Poppo L,Zenger T.Testing alternative theories of the firm:transaction cost,knowledge based,and measurement explanations for make or buy decisions in information servi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19:853-877.
[3]柴國君,李丹.內蒙古陸路口岸物流集聚區發展研究[J].財經理論研究,2014(2):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