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固態回收技術制備的AZ31B鎂合金氧化物與界面組織形貌
鎂合金由于其低密度與高比強度等優點而在汽車、飛機以及電子工業等領域的需求快速增長。但是,在切削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切屑等廢料也大量產生,因此對鎂合金廢料的回收越來越受到關注。早在1995年,日本和韓國就已經開發了鎂合金切屑和廢料的固態回收技術,即不必重熔而直接通過熱擠壓回收?;厥蘸辖鹬醒趸锏男蚊才c分布狀態必然影響回收合金的性能,氧化物顆粒與基體之間的界面組織是另一個關鍵因素。研究了回收合金中氧化物的形貌、分布以及界面組織,并分析其對回收合金力學性能的影響。
試驗中使用的材料是變形AZ31B鎂合金切屑,在4種擠壓比下分別進行熱擠壓。為了對比,標準的AZ31B鎂合金錠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擠壓以作為參考樣品。對試樣進行組織觀察和力學性能檢測,得到以下結果。①在擠壓過程中,氧化膜被破碎成為球狀顆粒,直徑約為15~25nm。②在所考察的擠壓比范圍內(11∶1~100∶1),擠壓比對顆粒尺寸的影響不明顯,但在擠壓比很低時,氧化膜的破碎不充分。③對氧化物和合金基體之間的界面組織分析表明,氧化物與基體結合良好,這為MgO的彌散強化提供了前提,使回收合金具有較高的拉伸強度。④由于氧化物顆粒是球狀的,因此氧化物的存在并未使回收合金的韌性實質性降低。
刊名: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
刊期:2013年第7期
作者:Z.S.Ji et al
編譯:張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