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銀
(廈門怡鷺道路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361000)
微地形是指用地規模相對較小,在一定范圍內承載樹木、花草、水體和園林構筑物等物體,采用人工模擬大地形態及其起伏錯落的韻律而設計出的面積較小的地形。微地形在園林景觀中多以人工改造后的地形為主,當前在公園綠化、道路綠化及居住區綠化中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微地形具有如下功能。
利用不同的微地形特點,根據不同的需要設計出符合不同功能要求的場地、景觀。例如下沉式音樂廣場需要利用地形作活動空間場地,這就要求有一定大小的平地和外面圍以適當的地形。
微地形的起伏變化,用平地、道路、坡地和水體處理出各種園林空間。如在安靜游覽空間中,游覽小道的兩旁有密林、坡地等景物組織視線,形成縱深空間。
通過地形設計形成多樣性環境,改善場地條件,創造有利于植物生長的種植環境。例如對有地下人防車庫的小區綠化,應適當的增高作微地形處置,不但可以提供必要的的土層厚度,還變動了人的景觀視覺線。
運用微地形引流地表水有助于場地進行有效排水,避免地面與草坪積水。例如我國南方的降水量相對充足,微地形就更方便其流通。
對微地形的處理并非規模越大才能顯示綠色美感,而是要嚴格按照地形的高低、大小、比例、尺度、外觀形態等情況設計地表特點,這樣才能讓園林景觀顯得更加合適。對大場景的處理應結合寬闊平坦的綠地、大型草坪或疏林草地來,以此保證園林綠地建設的作用,能在水平和垂直兩維空間創造不同的感覺。對微地形實施有效的處理,能夠構建不同的層次和空間,以精、巧,帶來別具一格的景觀精華。
地面的形狀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比例和尺度各不相同,外表形狀千奇百怪,由于這些原因,才有了豐富多彩的地表特點,這些特點為各種景色變化提供了依賴的基礎。為了能在比較大的場景中有效展示大場面,應用利用相關的大型草地或者平坦綠地,但是,在比較小的區域內,則應該有效對整體的感覺進行打破處理。通過適當的微地形處理,創造更多的層次和空間。
自然界形成了千奇百怪的景色,把自然界的景色很好的加以利用也是很好的辦法。因此可以從景觀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到其地勢和地貌,并能有效結合相關的風土人情,有效處理綠地微地形,進行融入景觀的處理。
微地形為自然地形的人工意向凝縮,在處理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原有植被和表土,模擬自然山形態,處理好起伏、緩急和進退關系,滿足植物生長和排水等功能,不可牽強造作,以免露出人工斧鑿的痕跡。不宜將地形結構整成饅頭狀,該形態不但違背自然地形的發展規律,同時也與園林美失和。
設計微地形應該綜合考慮土方來源,土壤結構類型,區域的排水情況,管線鋪設狀況,以此決定坡度控制范圍,避免造成日后維修的困難。
創造微形地塊用到的土方,安息角限定了地形的坡度,有些地塊的坡度始終比安息角要低。一般情況下,從實際出發,坡比在1∶3范圍內,這樣利于安全地進行改造,在特殊要求下,可以設計較陡一些。
在地形設計方面,可以通過起伏的變化,有效地表現出自然景觀的魅力以及植物的多樣性。微地形能夠使得地區內部的小氣候得到改善,比如,對于一定面積的土丘來說,不同的坡面具有不同的氣候特點,比如,東、北坡的植物生產期比較短,反之,西、南坡春季升溫快,而秋季溫度保持時間長。因此,要依據小氣候對于微地形上的植物進行選擇。必須將微地形看作是個良好的有利用價值的地形,是一個有利因素,它與平坦的地域比較,能夠開拓一個較為寬闊的選擇植物材料的范圍。
在進行施工時,必須注意大型機械進入場地碾砸,會使土壤的結構發生變化,對以后植入植物時,會影響植物的生長。如果需要利用相關機械完成的內容,則需要使用相關的勾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不使用鏟車,這樣能使得碾壓程度所有減輕。
城市公園人群流量大,年齡、文化層次、愛好差異顯著,人性化的城市園林建設要求盡可能多地提供多種類型的場地,為不同愛好的游人提供豐富的活動空間。這些活動對于地形有相應的要求:城市綠地的主要活動空間必須有殘疾人坡道,讓老人、殘疾人、兒童可以與我們共享城市公園;大量人群的集會活動需要地形比較平坦的地方,促進鍛煉的興趣;公園集體舞蹈需要一種內聚的空間,讓更多的游客關注自己的表演;舞劍者、打太極的群體需要安靜、祥和的開闊場地,但又不希望被太多人打擾等等。
根據以上特點,公園微地形通常劃分成自然型、平板型、臺階型、混合型等幾個類型??梢愿鶕δ軐⑻幚碓瓌t規定如下:要依附于自然;要能體現它的特征;要能以小見大。在比較大的場地中,需要有寬敞平坦的綠地,大面積的草坪或是草地來呈現壯觀的景點。在比較小的場地里,利用微地形解決在橫面與縱面二維空間中突破整齊簡單的景點規劃,建造許多的層次與空間,產生景點精華。
對于單調、封閉、狹長的道路來說,景觀立面顯得尤為重要,略帶起伏的微地形不僅能增強道路的方向性、連續性,而且能夠有效阻擋塵土、汽車尾氣、噪音等的污染,產生絕佳的生態環境,協助改變這座城市的生態環境。
居住區用地及周邊環境的地形狀況,是影響居住區環境建設的重要因素。在微地形設計中,應首先考慮對原有地勢的利用,營造出幽靜的空間環境,有助于居住區生態系統的構建。
近幾年,筆者所在的廈門市在公園、街道等綠地進行了大膽嘗試,如園博園公園、大坪山公園等城市公共綠地,翔安大道等街道,萬科金域藍灣等高檔住宅小區進行微地形處理,使綠地呈現出高低起伏的立體景觀,增加了綠量,提高了綠化景觀的獨特性和觀賞效果。
隨著近年來廈門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借著修建BRT快速公交車道對城市道路沿線改造的機會,創新思維,認真組織景觀改造設計,通過強化道路綠化序列感,對于環島主道實行大范圍微地形的處理,人工創建出舒適的自然坡道,能夠運用微地形改變來分割空間,讓環島主道綠化帶別出心載,使街道綠化的景色更有層次感與空間感。改建后的環島主道綠化喬木、灌木、草叢整齊有序,大型的景色、樹木、山石與應季鮮花在坡道上搭配有序,坡面再鋪上毛石、草皮做隔斷和緩坡,紅花綠草和潔白的毛石相映成趣,共同構成了一道靚麗的城市風景線。
在相關的綠地中,經??梢钥吹较鄳膱@林微地形的處理技術,其中,能夠有效地針對不同園林地表進行充分考慮,能夠有效生成不同的景觀效果。園林建設方面,應全面分析園林所占據的地域特點,按照規劃進行設計,根據實際情況,借助園林地域特色呈現出迷人的景觀。
[1]仇多榮,汪華勝.現代居住環境景觀設計探討[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
[2]朱吉頂,范國輝,白延林.校區的生態園林景觀與人文環境的設計研究[J].建筑科學,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