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妍 孫 瑤
新生兒紅斑狼瘡1例
周愛妍 孫 瑤
臨床資料 患兒,女,1天。面部皮疹1天。患兒出生后家長發現其前額、面部環形紅斑,遂來診。患兒足月順產,為第1胎第1產,出生體重3.5kg。體檢:系統檢查未見異常。皮膚科檢查:額部、面頰可見大小不一圓形環狀紅斑,中央顏色淡,部分皮損邊緣少許紫紅色瘀點,壓之不退色(圖1)。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138g/L,紅細胞3.9×1012/L,白細胞18.3× 109/L,血小板241×109/L。抗核抗體(ANA)(+),抗Ro/SSA、抗 La/SSB抗體均(+),抗 ds-DNA抗體(-),抗Sm抗體(-),抗RNP抗體(-)。尿、糞便常規無異常。心電圖檢查:竇性心律,心律規整,無房室傳導阻滯。心臟彩超示卵圓孔未閉。患兒母親為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其實驗室檢查:ANA(+),抗Ro/ SSA、抗La/SSB抗體均(+),抗ds-DNA、抗Sm、抗RNP抗體均(-)。余無異常。診斷:新生兒紅斑狼瘡。未進行治療,囑患兒盡量避免長時間日曬,半年后皮損消退,隨訪2年無異常。
討論 新生兒紅斑狼瘡(NLE)是發生于胎兒及新生兒期的一種少見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暫時性皮膚損害和/或永久性心臟損害。本病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免疫異常或感染等因素有關。1SLE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母親分娩的胎兒會發生新生兒紅斑狼瘡,與孕期母體所產生的自身抗體如抗Ro/SSA抗體及/或抗La/SSB抗體經胎盤進入胎兒,在胎兒體內引起的自身免疫反應所致,2抗Ro/SSA抗體為本病血清學標志。臨床表現為皮膚環形紅斑和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有自限性,一般在生后4~6個月內自行消退,心臟病變常持續存在。無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者預后較好。有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者預后較差,病死率為20%~30%。3少數患兒在青春期可出現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干燥綜合征等,提示對新生兒紅斑狼瘡或僅抗Ro/SSA抗體陽性者需長期隨訪。本例患兒面部皮疹表現為環形紅斑,抗核抗體(ANA)(+),抗Ro/SSA、抗La/SSB抗體均(+),其母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病史,抗核抗體(ANA)(+),臨床符合新生兒狼瘡表現。患兒家長拒絕行病理檢查,未予特殊治療,囑家長盡量避免患兒日曬。半年后隨訪,生長發育良好,面部及軀干皮疹完全消退,復查ANA、抗SSA及抗SSB抗體均(-),心電圖無異常。1年后再次隨訪未見復發。目前仍在隨訪中。

圖1 額部、面頰可見大小不一圓形環狀紅斑,中央顏色淡,部分皮損邊緣少許紫紅色瘀點,壓之不退色
1胡瑾,劉曉雁,馬東來.新生兒紅斑狼瘡5例.臨床皮膚科雜志,2008,37(8):509-511.
2崔榮,李萍,李建紅,等.新生兒紅斑狼瘡5例分析.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0,24(5):436-437.
3白瑛,牛桃香,武三卯,等.新生兒紅斑狼瘡1例.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9,23(10):663-665.
(收稿:2013-07-31)
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濟南,25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