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梅(汕尾市體育運動學校廣東汕尾516600)
高校體育教師心理健康現狀調查與分析
——以廣東省惠州市為例
□蘇曉梅(汕尾市體育運動學校廣東汕尾516600)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惠州市50名高校體育教師進行調查,探討其心理健康狀況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體育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對策,旨在為提高高校體育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參考,也為其他相關研究提供理論依據。結果表明:惠州市高校體育教師心理健康總體水平與一般人群相當,部分教師存在著輕度或中度的心理問題;女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性;教師心理健康水平隨年齡增加而升高;教師的精神壓力主要來自于經濟收入、職稱晉升和子女教育方面。
心理健康高校體育教師SCL-90
眾所周知,教師心理健康不僅影響教師自身的發展,更是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重大影響,從長遠角度來看,教師心理健康將會影響到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在現代學校教育中,教師心理健康的價值甚至已經超越了教師知識本身。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學生身心健康教育的重任,是與學生直接接觸最多、互動最充分的一門學科,因此,體育教師的心理健康也必然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重要影響??梢?,研究體育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我國體育教師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到底如何,有何特點,具體又存在哪些問題等系列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對我國體育教師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研究。
因此,本文擬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惠州市高校體育教師進行調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狀況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為提高高校體育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論依據。
2.1、研究對象
惠州市高校的體育教師,有效被試為50名,其中男性39名,女性11名。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校圖書館和電子專業期刊網廣泛查閱和搜集相關文獻資料,并進行分析整理,為本研究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作為心理健康的測量工具,該量表的中文版本由汪向東等提供,共包括90個自評項目,測量的10個因子分別為: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其它(睡眠及飲食情況)。量表的每個項目采用Likert形式5級評分制記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則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該量表已被國內外學者廣泛的應用于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被公認為具有容量大、反映癥狀全面和能較準確的反映自覺癥狀等優點,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校度。本研究還對體育教師的性別、年齡和精神壓力來源等情況進行了調查。共發放問卷53份,有效問卷為50份,有效率為94.34%。
(3)數理統計法。
所有調查數據在PC機上采用SPSS 12.0 for windows進行統計學處理,計算出相應的平均數、標準差和百分率等指標數值,并進行相應的t檢驗和f檢驗。
3.1、惠州市高校體育教師心理健康總體狀況
根據SCL-90量表設計理論,被試如有某項因子分≥2分,則在該項因子上存在著輕度心理問題;如有某項因子≥3分,則在該項因子上存在著中度心理問題;如有某項因子≥4分,則在該項因子上存在重度心理問題。惠州市高校體育教師SCL-90因子分≥2和≥3分的人數及比率見表1,在50名體育教師中,小部分教師存在著各種輕度的心理問題,極少數教師存在中度心理問題,沒有教師存在重度心理問題??梢?,惠州市有部分高校體育教師存在著各種輕度或中度心理問題,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表1 惠州市高校體育教師SCL-90因子分≥2和≥3分的人數統計表
惠州市高校體育教師SCL-90因子分與全國常模的比較情況見表2,有軀體化等4個因子分值高于全國常模,有人際關系等5個因子分值低于全國常模,其中僅軀體化和人際關系因子分與全國常模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梢?,惠州市高校體育教師心理健康總體水平與一般人群相當,這一結果與劉強輝等的研究結果相似。

表2 惠州市高校體育教師SCL-90因子分與全國常模的比較表
3.2、惠州市高校不同性別體育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惠州市高校不同性別體育教師SCL-90因子分的比較情況見表3,男性教師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女性體育教師,其中僅在軀體化因子上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女性體育教師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好于男性,但差異并不顯著。這可能與男性體育教師感覺承受的工作壓力更大、社會和家庭責任更重等原因有關,這一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并不一致。

表3 惠州市高校不同性別體育教師SCL-90因子分的比較表
3.3、惠州市高校不同年齡段體育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惠州市高校不同年齡段體育教師SCL-90因子分的比較情況見表4,SCL-90大部分因子分均表現出隨年齡增加而減少的趨勢,且僅在偏執因子上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體育教師心理健康水平隨年齡增加而升高,但總體差異并不顯著。這可能與年輕體育教師由于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較低而承受較大的精神壓力等原因有關。

表4 惠州市高校不同年齡段體育教師SCL-90因子分的比較表
3.4、惠州市高校體育教師精神壓力來源情況
惠州市高校體育教師精神壓力來源情況見表5,主要精神壓力來源排在前三位的是經濟、職稱和子女方面,分別占到教師總人數的50.00%、40.00%和30.00%,其次是來自健康、教學和其它等方面的壓力。從表中可以得知,相當數量的體育教師感覺到經濟收入偏低、職稱晉升困難和被子女教育等問題困擾,正承受著來這些方面的較大精神壓力。

表5 惠州市高校體育教師精神壓力來源情況統計表
(1)惠州市高校體育教師心理健康總體水平與一般人群相當,有部分體育教師存在著輕度或中度的心理問題;
(2)惠州市高校女性體育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性,體育教師心理健康水平隨年齡增加而升高;
(3)惠州市高校體育教師的精神壓力主要來自于經濟收入、職稱晉升和子女教育方面。
(1)加大體育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力度,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使其得到社會和家庭的尊重、理解與支持,為體育教師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社會和家庭環境;
(2)重視體育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減輕其心理壓力,注意對其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要關注男性、年輕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對心理問題較嚴重的教師要對其進行治療;
(3)通過多種途徑提高體育教師的經濟收入水平,改善其福利待遇,同時注意加強對其進行價值觀引導,使其形成多元價值觀,避免過于關注經濟問題;
(4)為體育教師職稱晉升創造各種有利條件,為其提供各種進修和培訓機會以提高科研水平,如有可能應適當降低其職稱晉升的條件,另一方面可考慮適當減小高級職稱與低級職稱各方面的差距;
(5)面向體育教師開展子女教育方面的專業培訓,使其能夠正確的看待子女教育問題,并幫助其掌握有效的子女教育方法;
(6)體育教師自身也應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掌握一些常用心理保健的方法,逐步養成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健康心態。
[1]葉一舵.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心理健康的價值思考[J].寧波大學學報,2002,24(5).
[2]劉強輝,蔡先鋒,錢曉梅.高校體育教師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30).
[3]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
[4]郭念鋒.心理咨詢師(下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5]董玉福,張文星,郭美麗.云南少數民族地區中學體育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6).
[6]金華.中國正常人SCL-90評定結果的初步分析[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198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