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喜 中國農業出版社)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理論基礎
——農業部“十二五”規劃教材《食品工程原理》(第二版)書評
(彭明喜 中國農業出版社)

由楊同舟和于殿宇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工程原理》第二版為普通高等教育農業部“十二五”規劃教材,是一本對應高等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食品工程原理”課程的優秀教材,本教材的主要優點是結構嚴謹、闡理精準、特色鮮明。
食品工程原理和化工原理一樣,主要內容是闡述物料加工的單元操作原理、工程計算方法和設備。這些單元操作原理建立在動量傳遞、熱量傳遞和質量傳遞三大傳遞過程理論基礎上,該以三大傳遞過程理論為綱,以單元操作為目,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全書按主要傳遞過程的特征分為三大單元。第一單元為動量傳遞與粒子過程,包括第一~四章。在闡述工程流體力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討論流體輸送、粉碎、篩分、混合、沉降、過濾及離心分離等單元操作。第二單元為熱量傳遞過程,包括第五~八章。在闡述傳熱理論的基礎上,討論熱交換、蒸發、制冷、空調及物料干燥等單元操作。第三單元為質量傳遞過程,包括第九~十二章。在系統闡述傳質基本理論的基礎上,討論吸收、吸附、離子交換、蒸餾、萃取及膜分離等單元操作。其中每個單元的首章,即第一、五和九章,是各單元的理論核心。由上可見,該書的結構非常嚴謹,脈絡分明。
該書各部分的內容闡述精煉,概念和原理準確易懂。第二版在引論中增加的“量的單位和量綱”一節,對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的介紹非常簡明,全書對量和單位的使用完全符合GB3200—93等系列國家標準。附錄1.單位換算系數,只一頁多,就解決了常用量的單位換算問題,舍棄了常見的各種量繁瑣的單位互相換算表,符合現在科研人員需要的將非SI單位換算成SI單位。第一章中,對轉子流量計原理作了新的闡釋,更加嚴格準確。第二章中,對真空技術中的概念敘述簡明,并突出了真空技術基本方程。第三章中,對平均粒度的闡述非常簡捷有特色,對篩分效率進行了清晰的推導。第五章在傳熱基礎上討論換熱,將傳熱和換熱區分的非常清楚。第七章中,濕空氣熱力學的濕度圖采用真正的焓濕圖,為切合第八章干燥的應用,第二版增加了改繪的低溫范圍焓濕圖。第九章對傳質理論闡述得既系統又簡練。第十一章對逆流浸取級數公式的推導作了更進一步簡化,清楚易懂。
該書各章次序的安排有自己的特色,特別是干燥一章排在第八章的位置。干燥是本書的重點章之一,為使理論問題不致過度集中,將濕空氣熱力學放在第七章空氣調節之前,這既是討論空調的需要,也為第八章討論干燥打下基礎。干燥雖也包含傳質,但工程計算主要應用傳熱,它也為后一章討論傳質提供了引子。
該書突出食品工程應用的特點,例如:化工中蒸發物料多為無機鹽溶液,沸點升高確實突出,但食品工程蒸發物料固形物多為高分子和較大分子,沸點升高較小,而常常采用的真空蒸發,靜液壓效應造成的溫差損失突出,故本教材將此放在首位,作為Δ’,符合食品工程的特點。舍棄結晶內容,因食品工程中結晶操作比化工少得多。
該書吸收國外優秀教材的長處,并加以改進。第五章非穩態換熱中大平板、球體和長圓柱三幅溫度,時間線算圖引自國外教材,經截取予以簡化,清楚適用。第十一章討論浸取平衡時,采用國外優秀教材中的比三角形相圖法更簡便的Ponchon-Savarit相圖法,并提出固液比概念,使該法清晰易用。對多級固定床浸取自繪圖解,給出獨特清晰的闡述方法。
該書在形式上也有一些獨有特點。除全書到節的總目錄外,每章設到小節的分目錄,既代替了本章提要,讀者精細查找也非常方便。且在書末有索引,這在國內同類教材中是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