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鵬智 魏小平 金中來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農牧和科學技術局,寧夏吳忠 751999)
“互聯網+獸藥”新業態下獸藥監管工作的思考
朱鵬智 魏小平 金中來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農牧和科學技術局,寧夏吳忠 751999)
“互聯網+獸藥”新業態下,通過監管獸藥電商服務平臺完善獸藥監管體系,切實杜絕假劣獸藥流通,更好地維護獸藥市場秩序。
獸藥監管;互聯網;問題;措施;效應
獸藥是用于預防、治療和診斷動物疾病的特殊商品,是養殖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事關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成效和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事關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獸藥監管工作關系群眾食品安全,關系市場經濟秩序,關系社會和諧穩定,做好獸藥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意義非凡,責任重大。面對撲面而來的“互聯網+”新常態,如何全面做好獸藥監管工作,成為獸藥監管部門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
紅寺堡區地處寧夏中部干旱帶核心區,是全國最大的生態移民扶貧開發區。開發建區以來,肉牛、肉羊養殖成為群眾認可致富產業,目前飼養肉牛5萬多頭、肉羊65萬只。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紅寺堡區不斷加大力度,加強獸藥市場監管,現已形成了點狀監管體系。獸藥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監管了獸藥生產廠家,獸藥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監管了獸藥經營企業,獸藥使用質量管理規范(GUP)監管了獸藥使用企業;但隨著“互聯網+獸藥”的興起和發展,獸藥電商平臺勢必沖擊獸藥傳統銷售模式,使獸藥直銷到鄉鎮、村、養殖場(戶)等,拓寬了獸藥銷售渠道,提升了獸藥市場化程度。原有獸藥監管模式逐漸跟不上新形勢新業態,對獸藥鏈狀銷售(廠家→網購→物流→經營和使用)的監管出現盲區,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獸藥市場的發展,給不法廠家、商家和假藥劣藥以可乘之機,破壞了獸藥市場秩序,損害了正規獸藥生產、經營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在“互聯網+”新常態下,獸藥監管點狀體系已難以適應獸藥鏈條式流通的新業態。
2.1 獸藥流通渠道成為監管盲區
“互聯網+獸藥”鏈接延伸了獸藥銷售渠道,使不法廠家的假劣獸藥逃過監管法眼,直銷到基層一線的獸藥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鄉村獸藥店、村級獸醫、養殖場或大戶)等,讓獸藥銷售更自由更廣泛更暢通,而職能部門的獸藥監管在點上做得多,在流通環節做得少、不好做。因此,獸藥流通渠道成為新的監管漏洞,給基層獸藥監管工作帶來難度。
2.2 獸藥批發者多,難以監管
省、市、縣三級獸藥批發企業多且有大有小,級別有高有低,向基層配發獸藥各有渠道,形式多樣,有物流配送的,有上門服務的,有班車帶送的,嚴重擾亂獸藥市場秩序,且利潤層層加碼,使最終銷售價格遠高于出廠價,無形中增加了養殖成本。
2.3 基層處罰治標不治本
縣、鄉、村經營或使用的獸藥基本來自二級或三級營銷者,這些獸藥營銷員大多是跨縣跨省上門服務人員,假劣獸藥被查處后,這些人早已逃之夭夭,經營者一定程度上充當了“替罪羊”。
2.4 獸藥經營行政許可不夠嚴格
國家要求獸藥經營企業要有與獸藥相適應技術人員,但申辦許可證時一些企業掛靠有獸藥或獸醫資質的專業人員蒙混過關,在日常獸藥經營中銷售人員偷梁換柱(如夫妻店等),讓不懂業務不專業的人賣獸藥,既害人害己又害牲畜。
2.5 獸藥抽檢浪費人力物力且滯后
一方面,獸藥檢測以省為單位,以前在獸藥經營店抽檢獸藥樣品,隨著獸藥物流鏈延伸,獸藥電商平臺直銷到養殖場、養殖園區和村獸藥店等地,獸藥抽檢工作也跟著延伸,路途遙遠,費人費車費時。另一方面,抽檢的獸藥樣品檢測期長,待檢測報告反饋到基層監管部門,同批次的獸藥已被售完,雖然經營、使用企業受到處罰,但監管成效已大打折扣。
3.1 完善獸藥監管流程圖

3.2 建立國家級獸藥生產數據庫
在國家層面建立獸藥生產許可廠家數據庫,使每個許可的廠家及其生產的合格藥品網上可查詢,便于省級監管員查詢、核實批發企業上報的月訂單。
3.3 嚴格獸藥經營監管
一是嚴格要求。要求獸藥經營企業法人是日常銷售獸藥者且必須持有獸醫或獸藥專業資質,避免不懂賣藥、以賣待學等獸藥經營環節害民坑農現象。二是按需批設。以縣、市為單位,根據所轄范圍各方面實際情況,僅批設、許可適量的獸藥經營企業,便于監管。
3.4 推行獸醫層級批售、分段監管
取締縣、市兩級批發企業,以省為單位,建立獸藥配送中心,按市場所需有效控制獸藥配送中心內批發企業數量,由中心內的獸藥批發企業負責本省內的獸藥批發,使廠家獸藥僅能到省級,便于更好地監管。
3.5 組建省級獸藥配送中心
面對“互聯網+獸藥”的新潮流,在省一級選擇優秀且實力強的企業組建獸藥配送中心,集中建立獸藥庫房基地,國家對硬件設施建設給予項目扶持,各企業自我管理經營獸藥及其庫房。使電商獸藥僅能物流到省級,再由省級批發商配售到基層獸藥經營和使用企業,實現縮短獸藥網購物流鏈,加強市場宏觀監管目標。
3.6 完善獸藥監管機制
一是先核訂單再進貨,查驗質量再批發。配送中心的各獸藥批發企業逐月上報獸藥訂單,省級監管部門在“國家獸藥生產管理數據庫”中核查,合格后備案并通知企業向獸藥生產廠家采購,貨到后先屯進庫房基地,經質量驗收合格后,由批發企業出具省級監管部門統一制定的獸藥批單銷往基層,此批單作為基層獸藥經營或使用企業的進貨臺賬長期保留(不必再重復登記進貨記錄、入庫記錄),同時作為基層監管部門檢查獸藥來源的依據,使省內獸藥流通唯一,渠道不濫,真正做到獸藥來源明、底子清、可追溯。二是每個批發企業除了做好獸藥采購、庫房管理、市場銷售等工作外,每年在不同市縣開展若干次售后服務或培訓工作。
3.7 強化溯源推進標志監管
打破“一看二摸三琢磨”的傳統獸藥檢查鑒別方式,在獸藥生產源頭給獸藥“量身定做”科技含量高的標識,推進“獸藥二維碼標識”,以科技手段提升打違治劣水平。
4.1 政策效應
進一步發揮獸藥“部門監管、企業管理、事中監管、事后服務”的體制機制。建立獸藥生產廠家數據庫和省級獸藥批發庫房基地,既體現了職能部門監管和服務的作用,也體現了企業在監管下的自我管理、自我經營服務模式。在“互聯網+獸藥”新業態下,更好地引導獸藥市場邁向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軌道。
4.2 節約效應
獸藥監管、檢查、抽樣監測等工作在獸藥庫房基地開展,可以節約人力物力。基層獸藥來源路徑統一,有統一進貨批單作為進貨記錄,可避免再做進貨、入庫臺賬。同時可縮減批發環節和獸藥價格層層加碼現象。
4.3 警示效應
建立獸藥生產廠家和批發企業處罰監管機制,把重點檢查放在省級獸藥庫房基地,先期遏制假劣獸藥的流通,一經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在嚴厲處罰違法獸藥批發企業和生產企業的同時,依法取締該獸藥批發企業,同時將該獸藥生產企業列入“黑名單”直至退出獸藥市場,使“處”以治表,“罰”以治本,切實杜絕假劣獸藥流通,更好地維護獸藥市場秩序,保障獸藥安全。
[1] 曾南華,吳微波.關于對獸藥監管工作的思考[J].湖南畜牧獸醫,201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