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衛文 授權中國
用執行啟動品牌
吳衛文 授權中國

演講者簡介:
吳衛文,著名品牌授權管理專家,上海家麒品牌管理有限公司CEO,授權中國網創始人。經營品牌授權十多年,熟悉品牌授權全產業鏈形態,有廣泛的品牌資源與企業客戶積累。
國內生活用紙和衛生用品行業已蓬勃發展數年并不斷壯大,但競爭的確也進入了白熱化狀態,可謂到處紅海。消費者變了,傳播方式變了,渠道變了,在新的商業環境中,企業要壯大,品牌要發展,需要放眼新的商業模式,實現產業突圍。相信大家也都有相似的認知。我就從品牌授權的視角,和大家探討用“執行啟動品牌”這個話題。
21世紀,先是互聯網,再到互聯網購物平臺,然后就是移動互聯網,這種新的商業環境對行業有什么影響?我總結為四個主要方面,通過網絡,消費者可選擇的品牌豐富了,參與競爭的渠道形態多了,價格競爭后商品的利潤低了,營銷的創新難了。面對這些危機,怎么辦?
回顧上世紀80年代,那時百業待興,供不應求。有膽量第一批“下海”的老板們都是英雄。當時拼的就是膽量和速度,我稱之為規模經濟時代,然后到了90年代,產品多了,開始拼定位和營銷,我稱當時為產品經濟時代。進入21世紀,市場信息日益透明,消費者日益成熟,能幫助企業更好地活著和發展的只能回歸到商品的最核心——“品牌”。我們進入了品牌經濟時代 ,需要拼資源和價值。
因此,市場競爭的終極競爭就是品牌的競爭。世界上沒有100年的工廠,只有100年的品牌。可是,90年代只是產品過剩,現在用戶隨便在百度、淘寶上搜索,都能找到成百上千個品牌,現在不僅是產品過剩,其實已經是品牌過剩了。中國品牌面臨極度競爭時代,品牌升級轉型勢在必行!
那么,商標=品牌嗎?當然不是。什么是品牌?什么是好的品牌?有價值的品牌,有打動人心的價值,有粉絲的才是“品牌”。要突圍品牌競爭,僅有商標,做些廣告是不夠的。甚至有可能投了成千萬上億元廣告,也只是個有知名度的商標,不能稱為品牌。實現品牌升級,需要有打動人心的價值,需要找到目標消費者,并將他們培養為粉絲。
如今,消費者對品牌的青睞會愈發明顯,品牌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也愈加增大;通過與優秀品牌授權產品的合作,可以極大程度地吸引消費者。用品牌授權,是面對“戰場”升溫,亟需抓穩的品牌利器。
如何用執行啟動品牌?首先,需要塑造的是“品牌”,即有粉絲、有核心價值的“品牌”。然后,關鍵在于“執行”。
通常在品牌營銷過程中,決定成敗和市場的不是規劃和費用,痛點在于執行。執行是所有人都會提到的。但“做”不等于“執行”。怎樣執行呢?用什么進行執行呢?我總結為:工具,方法,速度,投入和成效。
蘋果公司前CEO喬布斯不會寫代碼,但洞察力非凡。對消費者需求的洞察是品牌發展的基石!品牌商如果自以為是,遠離消費者,離被淘汰就不遠了。未來屬于能夠和消費者緊密互動的品牌。
工具是指什么?是你要借用的“熱點”。我們來洞察當下消費者關注的熱點:
熱點1:娛樂經濟。在目前的消費市場,“娛樂”就是一切,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娛樂活動,從電視節目以及百萬千萬元投資巨制的電影等,甚至新聞媒體也普遍出現新聞“娛樂化”的現象,這就是娛樂經濟繁榮的體現。
熱點2:文化和樂趣。很多品牌商、渠道商說,產品越來越不好賣了。但問題是你知道消費者的需求是什么嗎?網上“三只松鼠”休閑食品賣得很火。不僅是因為通過最流行的電商渠道售賣,而且它的包裝設計、銷售語言也都動漫化,充滿了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文化。其實產品本身與同類產品區別不大。消費者為什么趨之若鶩?因為今天的年輕一代買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一種文化或者樂趣。
熱點3:數字傳播。在數字品牌時代,人力已經不再成為公司的優勢,尤其是從互聯網時代走向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今天,數字創意越來越成為了社會化品牌公司成功的關鍵。數字化的內容作品,以現代網絡為主要傳播載體,直接分發到終端和用戶。數字傳播的發展,對品牌人提出了全新的挑戰。
熱點4:消費者參與。現在消費者參與熱情更高,方式更便捷了,拍照、發朋友圈、分享、點贊、轉發,忠誠用戶可以通過自媒體自發傳播產品。
微信公眾平臺被各商家認為是效果良好的載體。很多公司都會有公眾號發布信息,希望積累人氣,和粉絲互動。但是大多數消費者的公眾號處于未讀狀態。企業投了人力、時間、精力發布信息,很可能沒有被消費者看到、參與。
環境變了,渠道變了,媒體變了,消費者變了。變化不是災難,變化是機會。
品牌授權早在上個世紀就進入中國,如市場上的迪士尼產品,又如幾年前心相印與幾米合作的經典包裝設計等都是品牌授權。但在今天,只是通過品牌授權,把形象用在產品上已遠遠不夠,我們還要學會“執行”。思考消費者體驗,如何與以往不同。如何既有意義又有意思。需要讓消費者互動起來,參與體驗。
在品牌經濟時代,產品的功能只占總價值的1/5,如果到了品牌戰略階段,產品功能只占1/10。另外,服務也是產品的衍生,顧客已把服務看作產品的一部分了。品牌文化會成為核心戰略。例如,星巴克服務一般,裝修普通,咖啡味道一般,價格也不便宜。它賣的是品牌文化,是它的核心價值觀——“小資生活”。今天我們的消費者對品質的需求,已經上升為生活方式的需求。
分享一個品牌執行成功的案例。伊利牛奶通過品牌授權工具,結合“復仇者聯盟”電影的熱點形象,通過數字媒體,結合線上線下銷售的方法,在電影上映期間,以最快的分享速度,使消費者積極參與。再次驗證,粉絲是最大的資源價值。借助粉絲,極大地提升了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從而提升用戶粘性。活動期間,伊利微博、微信相關話題擁有千萬條閱讀轉發量,天貓超市5,000箱限量產品24小時內售罄。
因此我認為,互聯網只是一個銷售渠道,但互聯網思維也是一種從消費者出發的新思維方式與商業模式,也就是C2B。發展互聯網思維的產品,就是要發展粉絲的產品。其實品牌合作的案例還有很多。每家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品牌和工具,使用合適的借力方式。
品牌營銷可以通過品牌授權的方式實現借勢。不僅獲得了品牌的使用權,更獲得了大量的粉絲人群,獲得被消費者認可的核心價值觀,圍繞這個品牌,還有很多背后的資源,包括設計資源、推廣資源、渠道號召力和流量資源、投資者的青睞等。

如需更多品牌信息,可登陸授權中國網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