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谷朋
根據新版條例,黨風廉政建設將形成比較完善的約束體系,尤其是新增加的內容,向全社會傳遞了中央繼續高壓反腐的信號,反腐敗“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反腐敗永遠在路上”。
被黨建專家稱為“改革開放以來最全、最嚴黨紀”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近日印發,并將于明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條例修訂幅度超80%,新增6類“負面清單”,諸多表述讓人耳目一新,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
在條例征求意見階段,中央黨校黨史部主任謝春濤曾參與中紀委召開的專家學者座談會。他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條例總結了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的經驗,直接針對近年來出現的問題作出具體規定。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向《法制日報》記者表示:“這表明(中央)把反腐敗的經驗,特別是把十八大以來的經驗和成果制度化、規范化了。”
謝春濤表示,條例規定了“負面清單”,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制度依據,黨員和領導干部也應當按照條例規定約束自己的行為,對未來的反腐敗斗爭也將提供有力支持。
黨風廉政工作發生深刻變化
接受記者采訪的學者認為,十八大是中央反腐敗的“分水嶺”。
根據公開資料,李春城成為十八大以來落馬的首個省部級官員,也是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開通“紀律審查”欄目后上傳的首條信息。
此前,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履新伊始就宣示,“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
接著,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自覺遵守廉政準則,既嚴于律己,又加強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約束,決不允許以權謀私,決不允許搞特權。對一切違反黨紀國法的行為,都必須嚴懲不貸,決不能手軟。
2014年4月,中紀委在通報李春城時指出其“嚴重違紀違法”: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其妻、女收受他人所送巨額財物;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其弟經營活動謀取利益;濫用職權進行封建迷信活動,造成國家財政資金巨額損失;腐化墮落。
據不完全統計,自李春城落馬至2014年年底,中紀委通報超過50名省部級黨政領導干部。通報中,黨政領導干部“嚴重違紀”成為必備詞語。
中紀委對李春城的通報表述也成為該段時間內的一般性描述,即某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或濫用職權造成國家財政資金巨額損失等。
中紀委對相關案件的通報依據的仍是舊版《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莊德水表示,舊版條例由中央于2003年發布,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當前黨風廉政工作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也出現了許多新的腐敗形式,一些作風問題處于黨紀的監控之外,亟需對舊版條例進行完善,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反腐敗工作的需要。
在此期間,中紀委的通報中如果出現個性化措辭,立即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例如,2014年6月5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原副總經理戴春寧因嚴重違紀違法消息時,首次出現了“與他人通奸”的措辭,就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反腐敗通報表述上升為規范
2014年10月25日,十八屆中紀委舉行了第四次全體會議。
“在如此高壓態勢下,仍有一些黨員干部不收手,甚至變本加厲,有些地方甚至出現‘塌方式腐敗,令人觸目驚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岐山說。
“不收手”不久即出現在中紀委通報中。
今年2月13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稱:“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秦玉海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中紀委認為,秦玉海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嚴重違反黨的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嚴重違紀違法,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
同一時間,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還通報了另外2名省部級官員: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市公安局原局長武長順,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隋鳳富。
中紀委對上述3人的通報中,首次使用了“黨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斂、不收手”的表述。
今年6月19日,浙江省政協原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斯鑫良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的消息稱,斯鑫良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嚴重違反黨的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嚴重違紀違法,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斂、不收手,在得知組織對其有關問題線索進行調查后,與其妻及部分行賄人訂立攻守同盟,轉移贓款贓物,干擾、妨礙組織審查。
查閱公開信息,這是中紀委今年首次在涉及省部級領導干部通報中使用“干擾、妨礙組織審查”的表述。
今年8月,中紀委對趙少麟的通報更是新詞頻頻:在黨內搞團團伙伙,大肆進行利益交換、利益輸送,拉攏腐蝕領導干部,公開散布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相違背的言論;縱容其子開設私人會所,并多次在私人會所宴請有關領導干部。
今年10月,中紀委對河北省委原書記周本順的通報中,出現了“在重大問題上發表違背中央精神的言論”的表述。
這些表述在新版《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都能找到相關表述。
莊德水認為,十八大以來,中央查處了諸多重大腐敗案件,也緊盯違反“八項規定”和“四風”問題,把這些典型問題和違規違紀現象納入條例,可以通過制度方式加以約束和懲處。
謝春濤表示,十八大以來,中央在執行紀律方面是一個越來越嚴的趨勢,另一個趨勢是職務越高約束越嚴,這樣通報這些官員的違紀事實,正體現了這個趨勢。
完善黨規黨紀推進制度反腐
梳理公開資料可以發現,中央在推進反腐敗工作的同時,已經啟動了對舊版《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修訂。
今年10月,中共中央在印發《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時發出通知指出,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知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形勢發展,該條例已不能完全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實踐需要,黨中央決定予以修訂。
2013年11月,《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發布,其中明確提出: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根據新形勢新情況,增補處分情形,細化相關規定,明確處分標準,統一違紀行為名稱,提高紀律處分的規范化水平。
莊德水認為,這說明,中央把條例修改看成是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建設過程中的關鍵一環,也是統籌推進黨內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體現。
在中紀委十八屆四中全會上,王岐山表示,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解決問題的途徑在于完善黨規黨紀,“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
需要完善的黨規之一便是《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今年7月,王岐山在陜西調研時強調,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要針對現階段突出問題。要把享樂、奢靡等“四風”問題納入黨紀處分范圍。要把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要求細化、具體化,體現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最新成果。
今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后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修訂版《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強調“負面清單”作用,將原有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整合成6類: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形成了高于國法的“負面清單”,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
對此,莊德水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根據新版條例,黨風廉政建設將形成比較完善的約束體系,尤其是新增加的內容,向全社會傳遞了中央繼續高壓反腐的信號,反腐敗“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反腐敗永遠在路上”。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向《法制日報》記者表示,黨規黨紀屬于黨內法規體系,本身就是制度反腐的組成部分,對條例的完善,能夠更好地從制度上推進反腐敗工作,規范約束黨員和領導干部的行為。
(摘自《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