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剛,趙 晶
(1.綏化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黑龍江綏化152061;2.綏化學院圖書館,黑龍江綏化152061)
改革開放以來,在農業市場化發展的帶動下,農業生產規模化和產業化趨勢進一步加強。為適應這種發展形勢,廣大農民以資金、土地、技術等生產要素作為股份,組建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實行勞動聯合與資本聯合,從事規模化的生產和經營,推動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黑龍江省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面對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的發展形勢,針對本省農村土地經營分散、農民組織化程度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的狀況,對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建設和發展給予積極的指導、扶持和服務,有力地推進了本省現代農業的發展[1]。綏化市是黑龍江省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發展農民股份合作組織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號召,針對本地農業發展現狀,因地制宜地采取了發展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的措施,幾年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綏化作為黑龍江省的農業大市,近年來農村土地流轉速度不斷加快,各類農業生產合作社不斷涌現。綏化市為降低農民土地分散經營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的狀況,把發展農民股份合作組織作為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的重要突破口,有效地推動了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安達市是綏化市也是黑龍江省較早發展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的縣域經濟單位之一。2001年初,在綏化率先提出保證農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0年不變的前提下,安達市在全市范圍內推行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2]。當前,綏化市形成了形式多樣的農民股份合作組織,主要類型有3種:一是能人帶動型,由農村種植大戶、高產大王、致富能手等牽頭,作為投資大股東,同時吸納本地農民以土地、資金或其他實物等入股,成立農民股份公司;二是項目經營型,農民投資入股是以一個或幾個經濟效益高、市場前景好的發展項目為依托,組建股份公司;三是股份合作型,這是股份合作組織最常見的類型,農民以土地(往往是投資的主要股份來源)、現金、農機具等投資入股,同時確定單位土地的保底收益,年終再按股分紅的股份合作組織。
另外,目前綏化市各類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盡管合作水平差距較大,但從總體上看,各類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已經清楚認識到股份合作向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轉變是勢在必行的,一些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已經開始由合作之初的單項合作逐步向產加銷全程合作轉變,而且一些走在合作發展前列的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已經開始由區內合作逐步向與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跨區合作轉變,形成了跨行政區域的廣泛聯合。
2.1.1 不變更土地承包權是前提條件。雖然土地承包權30年不變是國家在農村的基本政策,但由于當前大力提高農業生產力、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不斷加強,使得農村土地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勢在必行,土地加快流轉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這種情況下,建立和發展農民股份合作組織,一方面是滿足農民自身利益的客觀需要,另一方面要給農民滿足自身利益所需要的一定的心理承受底線。眾所周知,當前土地短缺問題日益加重,土地對農民的生存保障功能越顯大于其作為生產資料的功能,尤其是當前農村社會保障體制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農民更加看重他們手里的土地資源,這種情況在綏化農民中同樣存在,所以不變更農民對土地的承包權,保證農民不失去土地是綏化市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建立發展的前提條件。
2.1.2 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才有活力。農民股份合作組織源于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創造活動,其活力就在于能有效地調動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因此,綏化市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在運行中堅持做到了“民辦、民管、民受益”這3大原則,充分滿足了農民入股后能夠能持久地分享股份合作的股權利益。以安達市為例,從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的興辦形式來看,目前由農民能人牽頭興辦的有48個,占75%;由農技部門牽頭興辦的有4個,占6.2%[3];由企業牽頭興辦的有6個,占9.4%[3]。這說明安達市的農民股份合作組織主要是農民自愿興辦和管理的合作經濟組織,調動了當地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
2.1.3 農民骨干是依靠。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發展的空間主要在農村,為此,農民中的骨干力量對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的發展尤為重要。在綏化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的發展中這一點表現得很突出。在綏化農村活躍著一批懂生產、能管理、善營銷的農民,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廣大農民發展農業生產、增加收入起著示范和領路的作用,因而獲得了廣大農民的信賴,成為農民心目中農村經濟發展的帶頭人,而且這些農民骨干力量要比以利益最大化為追求目標的外來資本制公司或經紀人更可靠。所以,綏化市各級政府在發展農民股份合作中要緊緊抓住這批農民骨干,使其在農民股份合作經濟組織中充分發揮作用。
2.2 存在的問題
2.2.1 發展不平衡,整體作用不高。農民股份合作組織是綏化市各類農民生產合作社中組建機制較為健全的一種類型,發展前景樂觀。但由于綏化市下轄各縣(市)縣域經濟發展資源稟賦條件差異大,目前農民股份合作組織仍未擺脫發展不均衡,整體作用發揮不明顯這一突出問題。全市農民股份合作組織主要集中在海倫、青岡、蘭西、肇東、北林5個縣市區,占總數的70%,其他5個縣市區僅占30%。經濟實力較強的農民股份合作組織較少,多數農民股份合作組織注冊資本僅達到法定的基本額度,其中入股耕地面積8萬hm2,僅占全市耕地總面積的24%;相當多的農民股份合作組織沒有獨立的品牌,缺少標準化生產基地,還停留在初級農產品加工銷售階段;主要經營管理人員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些情況影響了農民股份合作組織整體作用的發揮和提升。
2.2.2 管理不規范,法制觀念相對淡薄。綏化市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基本上是以我國《公司法》中設立股份公司的規定來建立的,但在實際運行中仍存在相當多數量的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在章程制定、組織機構設立、財務管理制度等方面流于形式的問題,甚至個別農民股份合作組織違反國家規定,將國家補助資金視為個人投資,以及無實際經營活動騙取國家扶持資金、規避稅收等。這些情況影響了農民股份合作組織正常的決策機制和民主管理機制,同時危害了農民的股權利益。
2.2.3 人才缺乏,資金緊張。農民股份合作組織是適應市場經濟競爭需要而組建農民經營實體,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農民股份合作組織要生存發展必需要得到各類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資金支撐。目前,綏化市市農民股份合作組織主要由農村當地的種養大戶、農民經紀人以及村組干部等帶頭領辦,但這些人缺少專門的管理技術和行業技術,往往是以經驗和威信在從事經營管理,在總體上還不很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的要求。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由于自身經濟實力有限,導致吸引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前景不夠樂觀。因此,人才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目前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的創新和發展。另外,目前綏化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發展規模化經營,需要擴大土地流轉規模,但一個流轉規模666.67 hm2的農民股份合作組織需要一次性支付給農民流轉費500萬元,這使一些農民股份合作組織較難承受,從而阻礙了這些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的擴大再生產。
3.1 進一步轉變發展理念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的要求,說明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4]。為此綏化市各級政府要進一步轉變發展理念,使農民股份合作組織成為參與市場競爭的有力經營主體。一是要積極響應國家深化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的號召,推動鄉鎮村組的一定量集體資產進行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和促進農民增收;二是繼續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組織,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
3.2 規范運作,加強服務 一是嚴格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制訂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章程,健全組織管理機構,完善財務管理制度,使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在運行中做到產權關系明晰,權利義務規范,管理、決策、監督民主,財務狀況透明。二是政府部門要積極對農民股份合作在登記注冊、貸款、技術指導和市場渠道等方面給予傾斜和幫扶;同時,組織人力和物力,利用農閑時間深入到各鄉鎮基層,宣講股份公司組建、運營等相關知識。
3.3 積極培育典型 農民股份合作組織成功典型的帶動力量是巨大的,可以增強農民創辦股份合作組織的積極性。綏化市各級政府要在農村多個領域培養一批特色鮮明的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典型,并讓這些典型現身說法。對于各類培育成功的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典型,為了能使其不斷發展壯大,更好地發揮示范作用,各級政府還要在涉農項目立項和專項資金安排上給予重點傾斜。
3.4 強化人才培養,加大財政扶持 人才是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發展的關鍵要素,資金則是農民股份組織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因此,綏化市各級政府要注重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的人才培養,加大財政扶持的力度。在人才培養方面重點放在與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上,圍繞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帶頭人素質提高和入股農民專業技術提升,加強經營管理、財務管理和農業生產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在財政扶持方面,各級政府要從資金和制度落實上為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發展提供支持:一是要設立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農民股份合作組織興辦特色農產品深加工;二是要建立支農信貸,在信貸發放資格上給予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在信用、評級等方面適當優惠,并擴大農民股份合作組織貸款擔保財產范圍;三是要加大稅收優惠,重點放在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組織上,做到“能免則免、能減則減、能緩則緩”。通過財政政策優惠,扶持農民股份合作組織的健康發展。
[1]孫玉吉.黑龍江省農民合作組織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J].商業經濟,2010(7):18-19.
[2]安達市農業委員會:安達市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制企業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EB/OL].(2003-10-10)[2015-05-02].http://www.hljagri.gov.cn/nydtls/nydtsn/200807/t20080714_199938.shtml.
[3]黑龍江省統計局.綏化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現狀[EB/OL].(2013-05-21)[2015 -05 -02].http://www.hlj.gov.cn/zwdt/system/2013/05/21/010539416.shtml.
[4]吳海玲,趙峰.我國農民股份合作制存在問題及其改革探索[N].光明日報,2014-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