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波
包頭市圖書館,內蒙古包頭 014010
圖書館空間服務
——從載體到資源的轉型
高玉波
包頭市圖書館,內蒙古包頭 014010
本文闡釋了圖書館空間服務的涵義,介紹了圖書館空間在其歷史發展各個階段所扮演角色,揭示了圖書館空間從載體到資源的演變過程,以“咖啡圖書館”和“創客空間”為主要空間服務形式,說明了圖書館空間在新時期的嶄新發展態勢。
圖書館 空間服務 咖啡圖書館 創客空間
空間,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是指一切物件占位大小和相對位置的度量,是與“時間”相呼應的物理概念。在以往的圖書館理論研究中,人們更傾向于從歷史和時間的維度來對圖書館的發展進行討論,從空間維度考量分析圖書館服務的較少。 隨著社會服務方式的不斷豐富和服務力度的不斷提升,圖書館空間的社會價值備受關注。
近年來,伴隨著新技術、新科技的高速發展,圖書館的工作內容也發生了日星月異的變化,數字圖書館、虛擬圖書館的興起更是引發了人們對于圖書館實體空間存亡的討論,甚至把傳統圖書館推向“消亡”的邊緣。面對這樣的沖擊,實體圖書館不能再僅僅作為文獻服務的“背景”而存在了,開拓圖書館空間服務,把“服務背景”轉為“服務對象”,從而引領圖書館服務轉型升級的新常態。
圖書館服務類型多樣,基礎服務包括借閱服務、參考咨詢服務、講座培訓服務等;深層次的服務包括知識挖掘服務、定題服務、情報服務等;從社會學角度講,圖書館還提供公共文化宣傳推廣、社會教育方面的服務。無論從什么角度劃分,在傳統的圖書館服務中,空間是作為這些服務發生的載體而存在的,是一種物質的存在形式,與時間相對應。
空間服務作為圖書館服務的新形式、新理念正在被圖書館人及公眾所認可和歡迎,“創客空間”、“館咖模式”、“第三空間”,這些概念和實踐活動的興起,實質上表明:空間不再是僅僅作為圖書館服務發生的載體而存在,其作為“圖書館特有資源”的身份逐漸被公眾認識。圖書館的空間不只是承載服務的“容器”,也是公眾享有的一種服務對象,是從“服務空間”到“空間服務”的華麗轉身。
按照圖書館界的普遍觀點,圖書館的歷史大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亞述巴尼拔圖書館。圖書館對于我國來說是舶來品,藏書樓可以被認為具備了古代圖書館形態的雛形,在藏書樓的命名上,多以“府”、“閣”、“觀”、“臺”、“殿”、“院”、“堂”、“齋”、“樓”稱之,如西周的盟府、兩漢的石渠閣、東觀和蘭臺、隋朝的觀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庫全書七閣。古代藏書樓大多為私人或少數群體服務,一般只允許閱覽、摘抄,而不能攜帶出去,因此,在空間的設計上多為封閉式的,空間實用性較強。盡管有一些藏書樓空間設計較為有特色,但其作用仍是為了襯托藏書及藏書樓主人氣質,并不作為特有資源而存在。
1902年,古越藏書樓建立,我國第一所具有近代圖書館性質的圖書館建立;1903年,在武昌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公共圖書館:文華大學圖書館,1904年,湖北省和湖南省圖書館也相繼建立。解放后,我國的圖書館事業雖然在戰爭中經歷了一些坎坷,經過后期的努力和不斷摸索,仍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形成了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科研和專業圖書館等構成的圖書館體系。在不斷引進和學習西方圖書館的先進管理理念,圖書館界出現了“大館舍=大服務”的觀念,各地區圖書館興起大拆大建,如雨后春筍般大規模建立,但是大空間并沒有帶來大服務的發展,圖書館仍以傳統管理方式為主,服務類型單一,以傳統的借閱、參考咨詢服務為主,圖書館的空間價值尚未發掘,圍繞“空間”的服務沒有展開。
進入21世紀,隨著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的蓬勃發展,虛擬圖書館、數字圖書館、網絡圖書館逐漸被公眾熟識,傳統的以實體圖書為載體的圖書館受到了空前絕后的沖擊,一連串圍繞“圖書館存亡”的論題在圖書館界開展,傳統圖書館到底有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以數字形式存在的文獻資源是否可以代替實體圖書館,實體圖書館將何去何從,在圖書館人的努力挖掘下,圖書館價值被重塑,公眾對于圖書館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不僅紙質圖書不會消亡,圖書館的資源也不再局限于文獻資源上,圖書館作為一種文化的符號、城市的地標,公眾享受休閑時光、開發創造力的重要空間受到廣泛的認可,創客空間、第三文化空間、館咖如一股春風喚醒了圖書館的活力,空間正在作為圖書館發揮核心價值的重要資源走上時代舞臺。
3.1 咖啡圖書館
咖啡圖書館對于我們已經不再是新鮮事物,目前,已有上千家咖啡圖書館在全國各地開花,深圳、北京、上海、重慶的咖啡圖書館數量均在30家以上。
咖啡圖書館,顧名思義,是將咖啡館與圖書館的部分服務項目進行融合,從而形成兼具咖啡館和圖書館雙重功能的一種服務形式。2013年6月,由深圳本土社會企業青番茄網上圖書館發起“咖啡圖書館計劃”,只要咖啡館保證提供圖書借閱服務,就可以為其免費提供200冊圖書,每季度進行更新替換。
咖啡圖書館已經成為人們進行閱讀、休閑、創意及交流的重要服務形式,公共圖書館應順應讀者的不同閱讀需求,緊緊抓住讀者對于閱讀環境的體驗需要,尤其是當下熱愛自由、輕松、舒適的讀者群體,對圖書館區域進行合理劃分和配置,以讀者需求為導向,合理定位各個不同的功能區,為讀者打造豐富的閱讀體驗,把文化傳播與休閑生活有機結合,推廣慢閱讀、慢生活的圖書館空間。
3.2 創客空間
創客空間是一個為創客們提供實現創意、交流創意思路,通過學習新技術、接受技術培訓,分享學習創意,開展創造的空間。圖書館建立創客空間的歷史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1873年,至今已有140余年。最初的圖書館創客空間的主要內容主要是開辟專門的空間來傳授工藝制作,為人們免費提供技術培訓,逐漸發展為出借工具和設備共享、提供創作空間。
我國上海圖書館的“創·新空間”是典型的創客空間,創意閱覽室,觸摸屏、感應器、3D打印機、機器人等科技元素為創客們帶來全新的體驗,共同分享、學習討論、親手示范,圖書館成為新創意和新思想孵化的重要基地。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空間,從傳統的文獻服務向知識共享轉型和重建,時代賦予了圖書館新的使命,圖書館也努力體現自身全新價值。
創客空間和創客文化能夠促進公眾、社區與學校的教育和學習,推動圖書館的改革和創新,增強圖書館的多元化服務能力,為傳統圖書館轉型提供了契機,為圖書館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圖書館創客空間的運作還應更豐富,不僅在大型圖書館開展創客空間,更要把這種服務方式推廣至各層級圖書館,根據圖書館面積大小、服務人群數量、讀者需要,建立不同內容的創客空間。
圖書館空間服務不僅是圖書館在功能和服務方面的挖掘,更是圖書館價值內涵的重建。圖書館不僅具備物理空間屬性,還具備精神和社會屬性,圖書館更應成為一個平臺,一個圈子,一個城市的第三空間。公共圖書館更應該適應讀者的時代需求,嵌入這種“第三空間”,豐富城市的慢閱讀;與此同時更應該擴大宣傳、拓展功能、加強環境提升和設施的改造,提高圖書館的社會地位,增強圖書館對社會文化的影響,體現圖書館存在的價值,凝聚城市文化。
[1]郭海明.資源共享理念下的圖書館空間服務[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07):1-4.
[2]江山.圖書館空間服務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16):51-52.
[3]王敏.我國圖書館創客空間服務及構建方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3)方塊停止下落、刪除整行。
方塊停止下落表明方塊已經下落到底部,或者方塊將要發生重疊。停止下落后就要使相應的方塊內彩色單元格的位置坐標(x,y)標注在二維數組g_world[y][x]中,即令g_world[y][x]=1。當方塊停止后就要檢測是否有整行的發生,這里用一個循環來檢測是否有一行的g_world[y][x]的值全部為1,如果全是1,就需要刪除這一行。刪除的這一行的g_world[y][x]的值全部標為0。然后把刪除行的上面的的g_world[y][x]的值全部下移一行直到某一行的g_world[y][x]全為0;同時用getimage()和putimage()兩個函數進行存儲圖形和輸出存儲的圖形。
4)更新、新方塊顯示算法。
當刪除一行時,根據游戲的功能需求,需要更新分數和等級,這時可以用sprintf()和outtextxy()更新分數和等級。當一個方塊生成以后,需要在游戲方塊預覽區域中隨機生成下一個方塊,用rand()函數生成g_ nextblock.num和g_nextblock.change。然后通過畫圖函數在預覽區域中畫出下一個方塊。

本文以俄羅斯方塊的程序編寫為例,詳細分析了游戲的設計思路和有關算法,為C語言初學者學習游戲開發提供了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譚浩強.c程序設計[M].3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王文舉.c#語言開發俄羅斯方塊游戲[J].電腦編程與維護,2013(3).
G2
A
1674-6708(2015)150-01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