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在湖南省創業創新先進典型首場報告會上,湖南永清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正軍分享了自己的創業故事。
5月14日,湖南 省 政府 舉 行 新聞 發 布會,介紹《湖南 省 人 民政 府 關于 加快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等相關情況。會上披露,2008年,湖南省有環保企業760家,產值407億元;2014年環保企業已達1100多家、產值1350億元,產業規模進入全國十強。目前,湖南全省營業收入10億元左右的環保企業有3家,永清集團即為其中之一。17年來,永清集團的創業 創 新之 路 是怎 樣 走的 呢?
在湖南的綠色環保陣營中,有一支力量,想創新,想把環保做成用戶體驗度高、效果好的產品,想讓空氣更清新,水更干凈,土地更健康安全。它就是湖南永清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今年17歲。
“他,帶著對自然的敬畏,將永清集團一家單一型企業,建設成為產業鏈齊全的綜合環境服務集團……作為環境產業企業中唯一的全國人大代表,他連續三年就推進霧霾治理、耕地污染修復治理、水生態建設及湖南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等話題為行業發聲……”這是湖南省第五屆(2014)“十大責任湘商”評選活動,對獲得提名的永清集團董事長劉正軍的評價,他被譽為綠色湘軍“引領者”。5月14日,在湖南省創業創新先進典型首場報告會上,劉正軍講述了自己的“永清夢”。
1967年,劉正軍在湖南瀏陽一個叫永安的小鎮出生,在那里,滿天星斗、滿塘蛙聲織起他的童年,稻香常駐在他的記憶里。然而,這樣的美好沒能存續多久。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內環境問題日益突出,22歲參加工作、24歲就當上國企法人代表的劉正軍,原本拿著“鐵飯碗”可以干一輩子,但看到兒時嬉戲的河流被污染,他倍感痛心。1998年他決定辭職下海。
創業總要選擇一個行業,劉正軍考慮,它首先必須是陽光的,是能夠推動社會前進的;同時它是可以干一輩子的。“使我猶豫的是醫院和環保,我認為這兩樣都是自己喜歡又有意義的事情。”
最終他想清楚了,如果人們能夠生活在青山碧水的環境中,還會疾病纏身嗎?搞環保才是人們的健康之本。1998年,國內爆發了特大洪災和“赤潮”,敲響中國環境治理的警鐘。這一年,國務院印發了《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這樣的契機也促使劉正軍一頭扎進了環保行業,創辦了永清集團。
永清環保投資1億元,按照國家級研究中心標準,建成了建筑面積達1.8萬平方米的研發中心。
永清集團承建的河北滄州華潤熱電有限公司脫硫吸收塔
2004年是創業的第六個年頭,永清集團的污水處理業務取得了階段性成績。然而空氣污染問題越發突出。2004年,國家出臺了針對燃煤電廠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市場嗅覺敏銳的劉正軍果斷決定進軍空氣治理市場,將目標投向了原本并不熟悉的火電脫硫,成立了湖南永清脫硫有限公司。
火電脫硫在當時是一門全新的領域,中國的企業、科研單位尚沒有攻克大氣治理的核心技術。劉正軍帶著技術人員走遍歐美、日本,與很多掌握了核心技術的公司溝通。但外國公司的答復都一樣:可以支持你們做,但你們只能給外方打下手,核心技術仍由外方掌握。這意味著,劉正軍的團隊每做一個大氣治理項目,都要交上千萬元的技術使用費。
“歐美國家能干的事,中國人也能干。”現實迫使劉正軍和同伴下決心臥薪嘗膽。他們把家搬到實驗室,晝夜攻關,大半年后終于攻克核心技術,永清成為國內兩家不需要給國外公司支付技術使用費的大氣治理企業之一。
掌握了技術,下一步就是拓展業務。劉正軍去拜訪一家電廠推介技術,負責人卻壓根兒不想見他們。劉正軍告訴他:“如果治理效果不好,我們不收任何費用!”抱著試試的態度,電廠讓永清集團承接了電廠脫硫的第一單。實踐證明,其大半年研發的技術已在全國領先。最終,電廠心悅誠服地付清了治理費,成了永清集團的老客戶。就這樣一點點做起,永清拿下甘肅的項目,此后又陸續將業務拓展至新疆、河北、內蒙古、遼寧等地。
2014年7月7日,永清集團為滄州華潤熱電有限公司設計的1號機組脫硫裝置,順利完成168 小時試運行,各項參數均優于設計值。
在攻克電力行業的脫硫技術后,劉正軍發現,每年鋼鐵行業耗煤量有6億噸,同樣是巨大的市場。但2006年,國家還未出臺鋼鐵行業強制減排措施,鋼鐵行業的脫硫技術在全國都是一片空白。[p1]于是,他們又投入到緊張的研發中。經過兩年多努力,永清成為全國首家攻克鋼鐵濕法脫硫技術的公司。2009年,全國鋼鐵煙氣脫硫技術排行榜中,永清的技術排名第一,公司還被環保部委任參與編寫鋼鐵脫硫標準,應了“一流企業做標準”這句行話。
憑借扎實的研發能力,永清在鋼鐵和有色金屬行業脫硫方面占據領先地位。2008年,湖南永清脫硫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湖南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永清環保成功上市,成為湖南首家上市的環保企業。
永清環保承建的陜西渭河發電有限公司煙氣脫硫工程,率先達到國家史上最嚴火電廠煙氣排放標準。
有著強烈創業饑渴感的劉正軍,追求在細分市場中做到行業第一。永清環保上市之后,他找準了新的利潤增長點,目標直指土壤修復。在2013年度股東大會上,他表示,公司將集中80%的人、財、物,投入到土壤修復的市場開發與運營,使之成為永清環保主營業務的第一板塊和最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持續創新”是永清發展的關鍵詞。劉正軍把公司的業務領域從火電、鋼鐵,拓展到有色、冶煉,再到石油石化、農業等領域,業務鏈條也從單一的火電脫硫、脫硝、污水治理,延伸到環境咨詢、垃圾發電、土壤修復等。在商業服務模式上也不斷創新,其首創的政企合作PPP模式與區域合同環境服務模式相結合的“岳塘模式”、“邵陽模式”,正為湘江流域重金屬治理和全國污染場地環境修復積累經驗,提供示范。
永清環保還投資1億元,按照國家級研究中心標準,建成了建筑面積達1.8萬平方米的研發中心。該中心由200余名專業人才組成研究設計院,引進了多名留學德國、美國的高級技術人才,涉及八大研究方向,是湖南省最大的企業環保實驗室。目前永清集團已經獲批47項專利技術,其中發明專利占比60%以上。
17年來,永清集團帶給環保界許多驚嘆號。它在霧霾治理技術上不斷創新,可將燃煤發電的煙氣含塵排放濃度,從每標準立方米30毫克降到5毫克以下,而燃氣煙氣的排放濃度是每標準立方米10毫克,意味著永清的技術使燃煤煙氣的排放濃度比燃氣的還低,達到“近零排放”。
永清環保的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可使二惡英排放濃度小于0.08納克/立方米,優于歐盟標準的0.1納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小于120毫克/立方米,優于歐盟標準的200毫克/立方米。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以離子礦化穩定化技術為核心,建立了從藥劑生產到項目管理及過程檢測一條龍服務體系,填補了國內空白。它是全國第一批土壤重金屬修復技術重點推廣示范單位。
永清環保承建了甘肅靖遠第二發電有限公司的煙氣脫硝工程
注重技術開發的同時,永清環保還重視國際經驗交流。5月5日,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永清與美國三角研究院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環保技術和產業咨詢方面深度“牽手”,共建中國中部地區環保技術研究中心。他們準備借鑒美國空氣質量管理、土壤質量管理的實踐,在湖南選取試點,并將該試點做成全球范圍內的優秀示范。
從摸著石頭過河到身經百戰,劉正軍一手抓研發,一手打品牌,將親手創立的永清集團發展成為業內知名的全方位、全產業鏈的環保龍頭企業,永清集團的資產和永清環保的市值均已超過百億。公司于2014年、2015年連續入選美國《福布斯》雜志排行榜,是國內6家入選的環保企業之一。
人做事倦了,會想放手,但那不是劉正軍。接下來,永清將通過PPP、兼并、聯合、重組等方式,在未來5年內擬投資30個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和污水處理廠項目,實現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集團力爭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同時實現長沙、北京、上海“三點支撐”的全國戰略布局。
“創業,不能只懷著賺錢的目的。賺錢也許會一時風光,但責任卻能使企業世代常青。”他認為,任何一種企業,任何一種產品,最終還是要讓人的生活更加美好。環保企業不僅僅是賣技術,賣設備,而是要努力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要為用戶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真正幫助用戶解決難題。
劉正軍不是獨善其身、只求自好的企業家,他希望能帶動整個環保產業共好。“環保公司要用最少的錢,最快的時間,為用戶營造一個好環境,這才是我們該做的事。”劉正軍希望將永清集團做成環保領域的“蘋果”,成為受人尊敬的企業,去解決更多難啃的環境問題,讓子孫后代生活在綠水青山、鳥叫蛙鳴的祖國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