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平
摘 ?要:本文探討了高職英語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必然性高職教育要服務區域經濟,他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較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區域經濟也決定著高職教育的發展規模、質量等,區域經濟的發展正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動力。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一、高職英語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必然性
高職英語教育是面向區域經濟、面向區域主導產業、面向大眾的高等教育形式,是英語教育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在區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對區域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區域經濟發展又對高職英語教育有促進作用,高職英語教育對區域經濟發展也有助推作用,實現二者的良性互動,對區域經濟和高職英語教育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高職教育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源泉,為區域經濟服務是其重要職能。高職英語教育的目標是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和輸送英語應用型人才。高職英語教育以區域經濟服務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有效利用各種區域資源,采取“職業素養+英語語言技能+專業技能+實踐應用”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實現英語語言學習的實用性和經濟效益, 推動區域經濟和諧發展展。
因此,高職英語教育為區域經濟發展是必然的。高職英語教育應以服務區域經濟為導向,堅持語言必須為經濟服務的理念,高職英語教育應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才能更好地為區域經濟輸送應用型人才,高職英語教育才能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作用,實現兩者相互促進、和諧發展。
二、區域經濟發展為了高職英語教育帶來的優勢
(一)區域經濟發展為高職英語教育提供了經費支持。目前,高職院校的辦學經費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地方財政撥款。一般情況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越高,財政收入就越高,對教育的投入就會加大。
(二)區域經濟發展為高職英語教育擴大了生源市場。由于經濟的不斷發展,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經費也在不斷加大。很多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讓自己的孩子接受職業教育。另外有很多人有出國留學、出境務工的打算,他們從而產生再教育和再培訓的要求,這樣就為高職英語教育提供了生源市場。
(三)區域經濟發展為高職英語教育拓寬了就業市場。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一些老的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逐漸被新的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代替,從而就業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外向型經濟發達的區域對英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客觀上增加了企業對高職英語應用能力強的畢業生的需求,從而增加了畢業生的就業崗位,擴大了畢業生的就業市場,進而擴大了高職院校的招生數量和辦學規模。因此,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促進了高職教育的發展,從而帶動高職英語教育的發展。
三、高職英語教育在區域經濟發展當中所起到的作用
高職教育能夠培養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來滿足區域經濟對人才的需求,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高職教育的正常運行需要一定的經濟條件作為支柱,區域經濟的實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高職教育的發展,所以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高職教育要服務區域經濟,他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較大的推動作用。高職畢業生是地方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高職英語教育提供了區域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合格英語應用型人才,對區域經濟增長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和提升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助于區域經濟融入世界的平臺,推動進出口貿易。打造外向型經濟體系,承接沿海地區和國外產業轉移,這些涉外經濟活動離不開外語尤其是世界性語言——英語的介入,這就決定了高職英語教育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英語的學習,不僅要學習語言知識,還要學習說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習俗、禮儀等,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價值觀在同一經濟活動中能夠合作協調發展,提高貿易成功率和經濟效益,進而推動外向型區域經濟的發展。
(二)有利于吸引外資,促進經濟模式的轉變。加強本地區高職英語教育才能培養高素質英語應用型人才,才能增強本區域的投資吸引力。優秀的英語應用型人才,可有效學習和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生產技術,提高產品質量,亦可提升本地區從業人員的素質,促進對外商貿合作和經濟交流,帶動市場的多元化發展,有助于衡陽經濟增長模式轉變,即粗放型、勞力密集型到高技術含量型的轉變。
(三)有利于促進旅游業的發展,繁榮本地文化。對于有著優質旅游資源的地區,需要大量的外語人才對海外推介,吸引海外游客。語言的交流和豐富的優秀的外語人才存儲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游客,極大地推動了衡陽地區的經濟發展。
四、利用高職英語教育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的措施
(一)確定正確而合理的教學方向。高職英語教育必須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相一致,教學重點要放在讀、寫、聽、說、譯這幾方面。其目的是強調應用性,讓學生能真正的將英語應用起來,而非應付考試。隨著社會的發展更加的國際化,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為很多的外籍人士來到我國工作、投資、考察等,因此需要學生具備聽說讀寫譯的能力。教師要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開口說英語,從而培養他們的口頭交際能力。同時也要通過課外活動增加學生的詞匯量,使他們能具備和外籍人士交流的基本能力。考試英語的時候,可以采取考察綜合能力的方式,而非卷面考試。
(二)加強每一個階段的英語教學的銜接。英語教學脫節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很多學生都認為大學英語教材和中學不能銜接。另外,因為英語等級考試在大二的時候就已經完成,所以很多學校在大三和大四便取消了英語課。這使得學生在工作后,將英語知識忘得一干二凈。所以,應該加強每一個階段的英語教學的銜接,在中學已經學過的英語知識,大學內可以刪掉,重新設置新的課堂內容。只有使大學英語課堂內容和中學有所連接,才能夠提高他們的英語能力,使他們以后能真正的使用英語知識。
(三)對教師隊伍進行建設。首先要對教師進行考核,教師必須擁有讀、寫、譯、聽等多方面的能力,這是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教師還必須了解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禁忌、習俗等,因為這些知識對于學生以后和外籍人士的交流顯得非常重要。
(四)對教材進行改革。很多教材的編寫存在一定的問題,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革,使教材盡量避免往應試教育的方向發展。可以在教材中增加活動和實踐的內容,促使學生開口說英語。也可以在教材中加入適宜的圖片、多媒體資料等,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如果學校具備一定的條件,還可以編寫一些適應當地經濟發展需要的教材,使學校的課程形成動態平衡,為學生和社會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結:可見,只有區域經濟的發展與高職英語教育的發展相協調時,高職英語教育才能體現其服務地方經濟的職能、其自身才能獲得健康的發展。發展區域經濟,一方面必然要求本地區的高職英語教育為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高職英語教育也要求地方為其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 于海川.高職英語教學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同性[J].科技視界,2012,(09):46
[2] 蔡曉斌.淺談高校英語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9,(4) :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