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恒飛
摘 ?要:電價是單位電能商品價格的總稱,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電價應依據供求關系的變化, 消費者的偏好, 替代產品的經濟比較和市場未來預期的影響等社會因素綜合考慮,它是電力市場供求關系的信號,同時也是控制電力市場交易的有效制衡,因此,在當前新的經濟形勢下進一步探討研究電價的市場走向,深入分析影響電價的因素和存在的問題,并探求積極合理措施予以及時的解決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電價;電力市場;區域電價
在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傳統的電價征收標準和方式方法早已被新的市場經濟發展運行機制所淘汰,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能源競爭,電力企業只有不斷的改革創新、拓展思路、與時俱進,才能適應新的經濟發展形勢的需要,走出一條科學合理的發展道路,為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發揮作用。下面本文就市場經濟環境下的電價問題做進一步的探討分析。
一、電價影響因素
(一)電力成本。電力成本可以分為發電成本、輸送成本和交易成本三部分。具體來說,它包括發電所需的燃料費;在輸電、配電過程中的損失費;從事電力生產所需的人工費用和管理費用;發電、輸電、配電所需的維修費用;設備老化折舊的費用以及更新所需的費用;隨著電力負荷的不斷增長,還要考慮發電、輸電、配電所需的發展和還貸費用。
(二)市場供應需求。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動,直接影響產品價格的波動,這是市場價值規律的必然。在電力市場中,電價的高低主要取決于系統的供求情況。當系統的總需求很大,而電力供應緊張時,電價便會升高;當系統的總需求很小,而電力供應充足時,電價便會降低。
(三)輸電約束。輸電網絡對電價也有比較大的影響。輸電費用包括電網設備使用費或占用費、電網擴建費、網損分攤和維護費和阻塞費。阻塞費用可以理解為一種機會費用,正如維持系統平衡的費用應由導致不平衡的市場成員支付一樣,如在新西蘭實行的強制損失金和強制補償金,輸電阻塞調度的費用應由引起阻塞的市場成員支付。在輸電阻塞嚴重的地區,由于輸電約束而不能將其他低電價地區的電力輸送至缺電地區。導致部分節點電價非常高,致使整個市場的出清電價升高。
二、我國區域電價制定存在的問題
(一)區域電力市場電價存在的問題。要想解決目前我國的電力市場的現狀就需要改進,“打破壟斷與區域電力市場建立模式”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但是建立區域電力市場面臨著不小的障礙。首先是利益上的障礙。電網資產在區域網和省網之間劃分,也發生很大的矛盾,誰都想強化自己這塊。其次是制度層面的障礙。現在改革沒有法律制度的保障,電力法也沒有修改,一些制度都是轉軌初期形成的,以至于我們一些新的機構沒有法律的依據,缺少與改革相配套的法規制度。
(二)區域市場問題分析。首先,不要一刀切。省公司不要說一定是子公司, 或分公司可以有獨立核算的公司。但基點要建立在區域市場上。然后,處理好區和省的關系,應該統一的要統一,同時要有分工。交易品種應該分工,如現貨市場、 期貨市場、 實時市場等等。現在交易量不大,10%-20%,好多市場產品沒開發出來,好多問題還沒想清楚。最后,建立區域市場要把握兩個立足點,即中國的國情,和電力工業的自身規律。中國的財稅體制、 管理體系、 責任體系都是省為基礎。 所以省電網公司變為分公司很難做到。另外各省經濟發展程度不一,對電價承受能力差距很大。這對市場的模式的形成會有很大影響。
三、對解決區域電價制定具體實施的建議
(一)區域電力公司實行計劃單列。建議區域性的電力公司獨立出來,由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直接授權各個區域電力市場, 實行計劃單列。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成立后,國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五大集團一樣,地位已經平等。未來相當長時期,我國電力市場仍舊是區域電力市場為主。供需雙方要自己面對面, 進一步改革,建議在省或大區,選一些大用戶,在這個范圍里自主選擇、談判,按合同執行。讓供需雙方在新機制里感到完全可行,不影響原有重大利益,積極推進直供大用戶。
(二)客戶供電非常必要。如煤漲價鋼鐵肯定要漲價,電也是工業用戶的成本, 也應該隨行就市。南方電網搞競價,就能真正走通,不走市場就永遠走不通。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更好的建立雙邊的、長期的現貨市場,使電力市場從低級到高級發展。
(三)電力監管體制要分工。建議監管體制分成兩塊,國家電監會和它在區域的派出機構,重點放在發電側的監管,因為發電側重點應該是打破省間壁壘,搞區域資源優化配置。國家電監會沒有局部利益,監管發電側市場也能相對公平。省內供電、 配電應該由省設立單獨的監管機構,面向用戶,主要管普遍服務、服務質量、價格。國家監管機構和省級監管機構有分工, 又有關聯,地方監管機構受國家電監會的指導和協調。這樣工作量可以大大減輕,力量也可相對集中。
總而言之,利用電價在市場環境中的經濟信號作用,可以有效的指導、調節、控制電力生產與消費,從而達到優化資源配置,合理組織生產,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于爾鏗,韓放,謝開,等.電力市場[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9.
[2] 曾鳴.電力工業商業化運營與 電力市場[M].北京:中國 電力出 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