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康平
安全是人類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一切生活、生產活動都源于生命的存在。隨著現代化大生產的增加,事故的發生更具有突發性、災難性和社會性,保護人類自身是21世紀最重要的課題。實現安全的最根本的途徑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保障,在企業管理中處于重要位置。安全文化是上世紀80年代從國外流傳至我國的一種安全管理理念,是保護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實現人的價值的文化。是人的安全意識、安全信仰、安全習慣、職業道德、安全價值觀念的反映。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企業生產、安全管理現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長煉液化氣站是集易燃易爆有毒害于一體的企業,長期來,他們內強管理、外抓形象,大力構建企業安全文化,在安全文化建設上采取了行之有效方式,結合石化行業的實際進行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安全文化指南,讓安全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使職工從被動管理服從,轉變成主動自覺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動,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促進了安全管理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長煉液化氣站連續多年獲得了長煉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崗檢優勝單位等榮譽稱號。如何才能有效地抓好高危行業的安全文化建設呢?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樹立正確安全觀念
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在安全管理上,最大的隱患就是思想隱患。要實現企業的長治久安,必須從思想教育入手,讓職工牢固樹立先進、科學、完整的安全理念。引導職工樹立“安全是立企之本,安全是為官之本,安全是效益之本,安全是穩定之本”的思想,堅決杜絕忽視安全突擊生產的現象。二要樹立安全就是企業最大效益的觀念。安全是生產的前提,液化氣站只有實現安全才能確保企業穩定的生產秩序。要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向職工灌輸“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創造效益”等安全理念,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營造人人重視安全的良好氛圍。三要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責的觀念。企業對安全工作、對員工生命的關注不僅要強調生命存在的可貴,更要對員工進行情感和精神關懷,使企業“人本、人權、人性、人情”的核心思想得到充分的體現。最終潛移默化地使員工牢固樹立安全價值觀,并用以指導行動。
二、構建全員管理模式
首先,單位行政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安全監管是安全管理的主管職責,安全培訓是負責提高員工安全技能的主要任務。只有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才能實現嚴實精細的安全管理,確定并落實各項安全規章、措施和辦法,嚴格執行安全法律法規,營造起濃厚的安全文化管理氛圍。其次,黨的組織是營造安全文化氛圍的核心,以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地位監督安全工作,充分發揮內部報刊、廣播、黑板報、宣傳欄、網絡等輿論宣傳陣地的作用,通過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黨員監督崗、黨員身邊無事故等形式的活動,起到“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座戰斗堡壘”的作用。第三,工會、共青團和家屬等群眾組織是營造安全文化氛圍的主要力量,通過廣大員工、團員青年、家屬的廣泛參與,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構成全員參與安全文化氛圍的自我教育的龐大體系,使企業的安全文化呈現出“萬眾一心、眾志成誠”的群眾氛圍。
三、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是為了規范管理而制定的,同時也是為了規范人的行為而制定的。在安全管理上,必須要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并嚴格地執行制度,形成一種凡事講規矩,做事靠制度的氛圍,讓每一名員工在安全管理上,遵守制度,維護制度,執行制度,并在遵守、維護、執行的過程中形成一種不論是對安全管理中的隱患整改、違章違紀的糾察、“三違”現象的制止、獎懲等一切行為都按制度辦事的規范的行為模式。就長煉液化氣站而言,針對石化企業易燃、易爆、易毒、易污染的特性,根據“現代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原則先后制定了《液化氣站安全生產總則》,《危險作業審批制度》、《入廠安全教育制度》等8種制度。下設了專門的安全機構,強化了安全職責。在安全第一責任人的直接領導和在專職管理機構監督檢查下,企業員工積極參加各種現代安全生產活動,自覺遵守各項現代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新理念,主動提出改進安全操作規程和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努力實現“三不傷害”,從而使安全管理工作走向全面,全員,全過程,全天候。通過現代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建立,液化氣站的安全工作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連續多年保證了安全事故為零的目標。
四、突出安全知識教育
廣泛開展學習宣傳安全知識活動,活動的對象是全體員工、家屬,重點是各個層面上的管理者和監督者,因為只有執行層的這些人思想認識到位了,工作扎實了,才能把各項規程不折不扣地落實下去。可以從學習內容、形式、效果方面堅持做到“五個一”。一是按照長煉分公司開展創建學習型班組的要求,開展員工“人人學習一本書”活動,引導員工樹立繼續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提高員工的科學文化、技術技能和業務素質。二是扎實開展員工教育培訓,大力開展崗位練兵活動,引導員工學技愛崗,掌握過硬的操作技能,使全員的技術業務素質不斷提高。三是寫一篇安全管理體會文章。管理干部每年緊密結合自己所分管的工作,撰寫一篇安全管理方面的體會文章,鞏固學習成果。四是講一次安全文化教育課。在讀書學習的基礎上,管理層的領導,從車間主任、黨支部書記到班組長,每月給員工講一次安全課,可分層次進行,擴大教育面,增強安全知識學習的效果。五是組織一次安全文化研討會,每年進行一次,在全車間進行安全文化研討交流,表彰獎勵,這也是對安全文化學習實踐活動成果的有效檢驗。如為了有效提高外來人員和職工隊伍安全意識和技術素質。如2014年長煉液化氣站舉辦了三期用戶安全學習班,對178名液化氣用戶進行了安全培訓,簽訂《安全承諾書》,舉行了兩期職工安全教育學習班。
五、強化現場管理,塑造適宜的安全文化氛圍
長煉液化氣站把提高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作為現場管理的首要工作,做到“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除不生產,安全措施不落實不到位不生產”。對此做到了整頓、清潔和養成。所謂整頓,就是要求員工對生產現場區分有用和沒用物品,即經常對工作現場物品進行識別,對任何物品都進行有必要和無必要的區分,不斷把不必要的物品消除,而保留有用物品,目的是塑造一個清爽,有序、寬松的工作環境;所謂清潔,就是生產現場用品擺放整齊,整潔有序,一目了然,這樣既可把物品存放有序,避免擺放零亂,又可以讓操作者使用時方便、順手、省力、省時,從而提高生產效率。所謂養成,就是每一個成員自覺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言行舉止都符合安全規定和要求,從而達到安全生產的效果。建設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是一個企業預防事故,搞好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保障。通過安全文化建設,可以有效地提高企業員工的安全文化素質,使安全成為每位員工的共同的自覺行為。安全文化既是一種管理藝術,又是一種管理文化,它要求每個人日常生產、活的習慣,讓它能滲透到安全文化生產活動中的方方面面。同時,在安全文化這種精神力量的感召下,一定能激發企業員工為安全生產、安全生活做出自己的貢獻。
總之,營造企業安全文化氛圍,必須要充分發揮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根據自身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動。企業文化的培育和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積淀出一個厚重的文化底蘊。只要我們不斷探索和大膽實踐,就會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逐步構建起一個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企業安全文化,為行業的新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軟環境。才能真正構建起扎實有效的,被廣大干部職工所認同的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