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立淳
摘 ?要:學習貫徹習總書記“三嚴三實”重要講話關鍵在行動,歸根結底要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緊密聯系企業改革發展實際,在結合上做文章,在創新上下功夫,在工作上見實效。其重點是要把“三嚴三實”貫穿于企業黨建工作的全過程。
關鍵詞:三嚴三實;黨建工作
當前,全國人民都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3月9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三嚴三實”重要講話精神?!叭龂廊龑崱眱群S富、立意高遠,指明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員干部的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準則,既是正心修身的思想守則,也是干事創業的行動準則,是改進作風的再啟程、再出發,彰顯了我們黨一鼓作氣抓作風、馳而不息改作風的堅定決心和恒心。那么,我們如何把“三嚴三實”貫穿于企業黨建工作的全過程?又怎樣去落實?落實到哪些方面?本人提出幾點見解供作參考:
(一)部分企業“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雖然“四風”方面的問題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對照“三嚴三實”的要求,在企業的領導干部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集中表現為六個方面:一是信念不堅、精神懈怠。二是無視法紀、用權任性。三是不講規矩、律己不嚴。四是作風漂浮、工作不實。五是不敢擔當、不愿負責。六是不講正氣、做人不實。針對上述問題和不足的狀況加以改正。
(二)深刻認識“三嚴三實”的內涵和重大意義。要深刻認識“三嚴三實”是黨的建設的最新思想成果,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堅實保障,是領導干部從政處事干事創業的根本標尺,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從嚴從實執政治國品格的集中體現。學習踐行“三嚴三實”,是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確保我們黨永不褪色變質、永葆先進和純潔的迫切需要;是鞏固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推動形成作風建設新常態的迫切需要;是提振干部隊伍精氣神,破難而上實現公司扭虧增盈的迫切需要。
資興實業公司黨委書記彭桂劍在中層干部學習“三嚴三實”會上,要求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從深刻認識“三嚴三實”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入手。資興實業公司各級黨組織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結合單位工作實際、部門實際,充分認識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著眼于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努力為改善黨風建設、推進了新一輪振興企業發展凝聚強大正能量。
(三)樹形象、聚人心,踐行“三嚴三實”。一是要踐行嚴以修身,黨性修養錘煉到位;二是要踐行嚴以用權,依法治企規范到位;三要踐行嚴以律己,廉潔自律落實到位。四要踐行謀事要實,真抓實干工作到位;五是要踐行創業要實,勇于擔當責任到位;六是要踐行做人要實,對黨對組織忠誠到位。要對黨對組織忠誠老實,對職工群眾真情實感,對同志真心實意。
(四)制定好“三嚴三實”工作方案和具體措施。企業各級黨組織要把開展專題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把“三嚴三實”貫穿到企業黨建工作的全過程、貫穿到經濟工作各方面,把“三嚴三實”與經濟工作相結合。要從嚴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從嚴教育管理干部,從嚴加強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從嚴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制度執行,著力營造嚴細求實的企業氛圍,進一步夯實各項工作基礎,不斷提高管理干部整體管理水平。各單位要制定好“三嚴三實”工作方案和具體措施。
(五)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三嚴三實”精神。一是政治堅定,絕對忠誠于黨,真正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要保持頭腦清醒,把牢政治上的“方向盤”;要強化理論武裝,擰緊思想上的“總開關”;要注重加強學習,做工作上的“明白人”。二是堅持用權不任性,干凈干事,不破底線,讓權力在制度的“籠子”里運行。要慎權,嚴守規矩嚴以用權,按黨紀國法辦事;要慎獨,人前人后一個樣,八小時內外一個樣,有沒有監督一個樣;要慎微,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防微杜漸。三是敢于擔當,肩負責任使命,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有所作為。四是堅定執政為民理念,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要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對定下來的事情雷厲風行、抓緊實施、務求實效,要有一種奮發向上、艱苦創業、一抓到底的勁頭,必須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確保干一件成一件,讓群眾滿意一件。五是廉潔自律,不踏黨紀黨規的“紅線”,守住做人的道德“底線”,樹立良好企業形象。
(六)要準確把握“三嚴三實”總體要求和關鍵動作。把深入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作為首要任務,各企業單位要認真宣傳落實好《踐行“三嚴三實”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精神。要做到專題學習研討、專題民主生活會以及整改落實、立規執紀四個“關鍵動作”。要始終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要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帶頭接受教育,講好專題黨課,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形成上率下行的良好局面。要加強組織領導,努力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企業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把開展專題教育與抓好當前各方面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把專題教育激發出來的正能量轉化為做好工作、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全面完成既定的各項經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