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睿
摘要:近年來,中國城鎮化進程大幅加快,建筑市場蓬勃發展,中國現代建筑如何走出單純模仿的桎梏,創造自己的風格,引起了許多有識之士的思考。本文從中國現代建筑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入手,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希望可以拋磚引玉,為中國現代建筑的發展貢獻一點自己的淺薄見識。
關鍵詞:現代建筑;傳統建筑文化;創新
建筑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產物,縱觀歷史,我們發現,每一個建筑流派都有其文化底蘊,每一棟建筑都鐫刻著一個時代的文明特征。中國現代建筑要想取得突破,也必須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并加以創新,才能創造獨有的中國現代建筑風格,才有希望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中國現代建筑的印記。
一、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特點
建筑與文化關系密切,西方各種流派的建筑莫不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有關,在建筑形式和內容上反映了當時的哲學、文學、藝術等文化思潮,中國古代建筑也莫不如是,總體來說,有三個特點:
1、具有很強禮制規范的特點。中國古代建筑體現了禮制規范的特點,發揮著維系、加強社會政治倫理制度和思想意識的作用,具有嚴格的禮制要求和官方規范,尤以宮廷建筑、祭祀建筑和官式建筑體現的最重。
2、具有濃郁中華文化的特點。中國以木構建筑為主的古代建筑大量吸收了以“儒、道、佛”為主的傳統中華文化,構建了與眾不同的具有中國獨有魅力的東方建筑文明,這幾乎在大部分古代建筑中都有體現,現在任然存在的一些古書院、道觀、寺廟、園林、貴族宅院,只要大家認真仔細去看,去研究,都會發現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印跡。
3、注重和諧、環境、整體觀念的特點。中國古代優秀的建筑作品,幾乎都是動員了當時可能構成建筑藝術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綜合而成的一個整體形象,講求整體經營、與周邊環境和諧統一是中國古代建筑追求的最高目標,用古人的話來說,就是要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與西方建筑追求單體建筑設計的宏偉壯麗大為不同,這也是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和設計理念。
二、中國現代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近年來,中國城市化進程大為加快,高樓林立,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從表面來看,好像都很氣派??墒菍嶋H上一般建筑設計的質量卻是十分的差,大部分新建筑缺乏創意,我們城市的雷同性一直遭到大家的詬病,尤其是建筑的千篇一律就很說明問題。究其原因:
1、一味崇洋是重要原因。中國現代建筑師學于西方,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建筑流派的影響,在建筑設計上沿習西方建筑理念,對本民族的文化沒有信心,亦步亦趨,大批的歐陸風情的建筑就是很好的明證,模仿必然缺乏靈魂和思想,再形似也不是自己的東西,難以形成好的建筑作品。
2、對傳統建筑文化的應用流于膚淺。我們一些人雖然也看到了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底蘊和潛力,也有心想去應用到實際建筑設計中去,但由于對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理解不深、功力不夠,不是簡單復古,就是結合的不倫不類,優秀的中式現代建筑作品并不多。
3、也是最重要的,缺乏創新。不管是學習西方建筑理念,還是傳承傳統建筑理念,都缺乏深度的思考和創新,都存在簡單模仿和硬性結合的問題,注重形式而缺乏內涵,一直沒有形成中國自己獨有的現代建筑風格。
4、重視實用,而忽略藝術。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是立體的畫卷,建筑不僅提供人們住的功能,也是人類對美和藝術的追求,建筑要講究美,就必須懂的美,中國現代建筑設計過分追求工程技術,而忽視美學追求,使中國現代建筑難以體現文化性,難以形成自己風格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5、一個重要的外因是建筑設計的主導權不在設計者手中。城市的決策者和和委托方往往不懂建筑專業,只求外形“新、奇、特”的效果,也不懂建筑設計規律,有時為了趕工,根本不給設計方充分的時間去深入設計和解決具體的建筑問題,因此,形式上模仿西方建筑,甚至抄襲西方著名公司的作品成了市場設計的主流。久而久之,很多國內的大型項目,干脆直接委托國外名牌公司去設計,反過來進一步壓縮了本土設計師的市場地位,使國內設計行業深受打擊。
三、用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現代建筑的一點想法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中國古代燦爛的歷史文化孕育出了獨有的以木構建筑為主的東方建筑文明,在世界建筑之林獨樹一幟。雖然現代建筑起源于西方,木構建筑也不再是建筑主流,但傳統文化依然是我們創新發展中國現代建筑的主要源泉和不竭動力。當然,我們用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現代建筑,要批判性的繼承,發展中的繼承,開創性的繼承,既要汲取優秀的傳統文化,又要緊跟現代建筑理念,創造屬于我們自己的現代建筑風格。具體來說,我有以下幾點想法:
1、用心學習中國傳統建筑理念中的整體觀念。中國古代建筑理念的特點之一就是注重整體,著眼于建筑群的整體布局,而不是注重在單一建筑上。再具體建筑布局上,注重與周圍環境的和諧統一,總體建筑群依山帶水,錯落有致,猶如中國山水畫一樣意境深遠,濃淡相宜,從總體環境到單座房屋,從外部序列到內部空間,從色彩裝飾到附屬藝術,每一個部分都不是可有可無的,抽掉了其中一項,也就損害了整體效果?,F代建筑普遍缺乏整體規劃的理念,我們中國現代建筑完全可以學習這種理念來進行建筑群規劃,比如,大到城市的總體建筑規劃,小到一個小區或城市綜合體的建筑規劃,都可以借鑒整體規劃的觀念,使每一個小區都是一個風景,師每一個城市都是一個景區,只有這樣,我們的城市建筑才不會雜亂無章,才會逐步形成城市獨有的建筑風格,才會形成城市獨有的特色。
2、善于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運用到現代建筑的創新上。中國以木構建筑為主的古代建筑大量吸收了以“儒、道、佛”為主的傳統中華文化,雖然現代建筑材料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而不再是木質建筑,有許多建筑技術和形式并不完全適用,但我們目的是把中國傳統文化運用到現代建筑的創新上,是注重文化的傳承,精神的傳承,而不僅僅是形式的傳承。因此,在現代中國建筑中,如何體現“天人合一”的理念,如何體現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如何體現“儒、道、佛”的文化意涵,
使我們更需要重視和創新發展的方向,如果我們把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筑很好的結合起來,不難形成中國現代建筑的再次崛起。
3、發揚和繼承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的精髓。在現代,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獨特的魅力仍有其現實發展的土壤和傳承,是可以與現代建筑文明很好結合的最好古代建筑形式,因為園林建筑仍然可以大量運用木質結構,并且非常符合現代建筑的環保理念。最近,中國建設報推出中國木質建筑的發展與探討,首推園林建筑,尤其在旅游景點、公園等處,木質建筑有其獨有的優勢和發展空間。發揚和繼承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的精髓,不但可以傳承中國建筑文化,也可以使中國木質建筑形成一個新的行業,推動中國木質建筑的產業化和市場化,創新中國的建筑發展方向。
四、中國現代建筑的前景及未來
如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住宅和建筑的要求也不僅僅是適用,而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建筑是否美觀、舒適,是否具有文化氣息,是否體現個人喜好和理念,是否環保和節能,周邊環境是否優良并與建筑相協調等等,實際上這些都與我們中國傳統建筑文化中的一些理念相符合。如果我們能夠給設計師以足夠的尊重和創新空間,如果我們能夠大力發掘傳統建筑文化中的精髓,并持之以恒的推陳出新,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打造屬于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筑,推動中國城鎮化的高質發展,重現中國古代輝煌的建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