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
摘要:舉辦節事旅游活動成為各地發展旅游業、提升城市形象、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本文并針對攀枝花節事旅游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其中存在的關于政府干預過多、旅游產品雷同、宣傳力度不夠等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愿能促進攀枝花旅游業較好較快的發展。
關鍵詞:節事旅游;攀枝花;問題;建議
一、攀枝花節事旅游的現狀
中國作為社會現象的節事歷史可以追溯到非常久遠,但具有旅游經濟影響的節事活動則蓬勃發展于近二十年。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在新興的休閑需求牽引下,隨著地方營銷理念的傳入,很多地方政府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旅游業,積極承辦或者主導創建了新型的城市節日、慶典活動。
攀枝花發展旅游業起步較晚,但是發展比較迅速,近年,當攀枝花的工業旅游和運動休閑旅游正在興起的同時旅游節慶活動也精彩紛呈。
攀枝花舉辦的節事旅游活動多以農作物展銷為主,如石榴節、芒果節、葡萄節、草莓節、櫻桃節、雪梨節等,以政府為主導,聯合開發商、贊助商共同舉辦。舉辦的內容主要有各種文藝表演、當地居民的特色表演(噠踢舞、敬酒歌、篝火舞)、以及農業采摘樂趣。吸引了本市的居民及西昌、成都、昆明等周邊城市的居民前來參加,更多的是吸引來了大量的水果批發商,解決了當地的水果銷量問題,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給前來參加活動的旅游客帶來了歡樂,宣傳了攀枝花,讓更多的人了解攀枝花這座城市以及攀枝花的特色水果。
二、攀枝花節事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攀枝花節事旅游活動的舉辦提高了攀枝花的城市知名度,也給當地居民帶來了經濟效益,但是攀枝花的節事旅游發展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1、政府干預過多
政府干預過多是攀枝花節事旅游存在的基本問題。由于旅游節事涉及面廣、綜合性強,因此的確離不開政府的協調和支持。但是,攀枝花政府不單在名義上主辦旅游節事還從事具體的操作工作,這不利于調動企業和當地居民參與的積極性,約束了企業和居民參與旅游節事的空間,并且政府干預過多引起的低效率、資源浪費、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日益突出。
2、缺乏市場調研、市場分析與先進營銷觀念的指導
攀枝花多次舉辦的節事活動都普遍存在著同一個問題,即忽視了節事活動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在旅游節事活動之前對節事市場的調查、預測與旅游者購買行為分析不夠,不了解參與者審美情趣,活動中及活動之后忽視了聽取旅游者意見的重要性,對旅游者的反饋、抱怨,沒有及時有效的處理。
3、節事旅游產品主題雷同,缺乏創新
由于節事旅游活動中政府干預過多,所以節事旅游的眾多活動項目設置主要體現了政府的意愿,或多或少忽視了市場的需求,缺乏對游客和大眾的吸引力。除此以外,政府工作人員并不是旅游節事專家,缺乏旅游節事策劃、運作的經驗和能力,因此很難產生有新意、有創新的旅游節事活動。以攀枝花的大田石榴節為列,每年舉辦活動的節目都幾乎相同,旅游產品主題雷同,缺乏創新,從而缺乏對游客和大眾的吸引力。
4、對外宣傳營銷力度不夠
目前攀枝花舉辦的節事旅游活動的游客都是以本市城市居民為主,有時候遇到節假日也會有周邊城市的一些游客來參加,但外地乃至海外的游客卻很少,參與的形式也是以散客為主,團隊很少,這說明在宣傳、包裝乃至營銷上都亟待提高。
三、攀枝花節事旅游發展的建議
(一)強化政府的引導作用
要將以往以政府為主導舉辦方式轉變為以政府為主導,聯合開發商、贊助商和當地的農民共同舉辦的方式。政府只在名義上主辦節事旅游活動,對節事活動進行協調和支持,不從事具體的操作過程。這樣才有利于調動企業與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例如,讓當地的居民參與節事活動的策劃管理,以居民自主選舉堅持公平、公開、民主決策的原則選舉出當地的旅游管理委員會,在村民委員會領導下負責村里節事活動的一切事務。委員們分工負責每一項工作,在對節事活動的策劃問題上,由全村集體討論,最后通過投票決定。
(二)加強市場調研,了解市場需求
要改變以往采取的“拉郎配”的形式,在舉辦節事活動之前重點對節事市場的調查、預測與旅游者的購買行為進行分析,了解廣大參與者的欣賞口味與審美情趣;活動過程中及活動后及時聽取旅游者的意見,例如,在節事活動舉辦的過程中,給每位游客分發放意見調查表,在節事活動結束后統一收回,并將游客的意見進行分析,對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為下次的節事活動提供參考建議。
(三)開發創新型節事旅游產品
以往節事活動的策劃、運作及眾多活動項目設置等工作都是由政府工作人員來完成,這樣的眾多活動項目主要體現了政府的意愿,缺乏創新,對游客和大眾沒有吸引力。所以必須從旅游消費者需求出發,把消費者的需求作為設計產品的基礎,研究出有新意、創新的旅游產品來吸引大家的眼球。例如,邀請專家對節事旅游進行策劃,對節事旅游產品進行包裝設計,也可以對舉辦地居民進行動員和培訓,使他們不僅僅是節事旅游的關注者,而是成為節事活動的參與者、投資者、接待者,甚至是節事旅游產品的開發者。
(四)加強環境保護
近年來,攀枝花節事旅游活動對環境的負面作用和消極影響,日益顯現出來,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因此我們有必要去研究出旅游活動和環境污染的基本規律,找出相應解決對策。例如,對當地居民和游客進行大力宣傳,發放宣傳手冊,增強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在游覽區內設置足夠的垃圾箱,方便游客投放垃圾,嚴禁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匯水溪溝中,以免引起水體污染。生活用能源盡可能使用液化氣、沼氣、太陽能等作為能源,禁止使用煤炭。
城市節慶活動被人們稱為“有主題的公共慶典”、“平民參與的節目”,它是一種特殊的旅游產品,是人們創造出來的旅游吸引物,旅游節慶活動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非常可觀,已經成為許多城市發展旅游的亮點,節慶旅游開發和可持續發展值得我們永遠探索。
參考文獻:
[1]傅廣海.會展與節事旅游管理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4).40-49
[2]羅秋菊.事件旅游研究初探[J].江西社會科學.2009(9).218-219
[3]李萌.都市節事型旅游者的行為特征[J].企業改革與管理.2007(1).50-51